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能源广角」能源转型是一场高科技竞争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0   来源:风电网   作者:风电齿轮箱   浏览次数:103
核心提示:在能源革命和数字革命双重驱动下,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能源科技创新进入持续高度活跃期。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随着科技创新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中的权重不断加大,只有从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绿色技术创新和推广,才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抢占主动权。在传统化石能源时代,资源和资本对能源的生产和消费起到决定性作用。众所周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是物质在地层下经过上万年演变而成的,不仅储量有

   

在能源革命和数字革命双重驱动下,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能源科技创新进入持续高度活跃期。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随着科技创新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中的权重不断加大,只有从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重视绿色技术创新和推广,才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抢占主动权。
在传统化石能源时代,资源和资本对能源的生产和消费起到决定性作用。
众所周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是物质在地层下经过上万年演变而成的,不仅储量有限,而且在地球上分布极不均衡。
正是由于化石能源的有限性以及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高度依赖性,使得化石能源成为世界各国竭力争夺的战略性物资。
控制更多的化石能源,既有利于提高国家竞争优势,也意味着在国际事务中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比如,英国能在19世纪海上运输中占主导地位,最主要原因之一是拥有大量能作为蒸汽机燃料的高能量密度煤,相比之下法国和德国都没有同等质量煤炭的丰富资源。
近两个世纪以来,围绕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资源的争夺,在国际地缘政治格局形成中起到关键作用。
美国、欧盟、俄罗斯、日本等国家和地区较早涉足国际能源市场,在国际能源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相对而言,我国油气资源短缺且能源国际化战略起步较晚,在国际能源市场上获取资源、参与国际能源定价的能力较弱,加大了能源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压力。
不过这一切正在改变,从化石能源到可再生能源的转变将重塑世界竞争格局,并引发经济社会变革。
近年来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备受关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成为各国共识,而全球能源转型的最主要驱动力就是可再生能源的兴起,特别是太阳能和风能
可再生能源在许多方面不同于化石燃料——首先,大多数国家都拥有充足的可再生能源资源,不存在资源“卡脖子”;其次,可再生能源难以耗尽,更难被破坏;再次,可再生能源不仅边际成本近于零,且开发和使用更加灵活。
但可再生能源也存在能量密度低、不稳定、开发成本较高等缺点。
因此,要提高可再生能源的产量和效率,必须通过技术创新,推出新的能量转换方法或提高现有生产消费流程的效率。
随着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快速推进,一个“技术就是资源”的世界正向我们招手。
这场转型浪潮中,新兴技术将成为核心驱动力,推动能源产业从资源、资本主导向技术主导转变。
近年来,世界各发达国家纷纷将科技创新视为推动能源转型的重要突破口,积极制定各种政策措施抢占发展制高点。
专利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清洁能源技术领域专利申请数量比化石能源领域更多,意味着前者的技术创新更为活跃。
而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创新也为能源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助推可再生能源加速替代。
这一进程中,技术创新的领导国能从全球能源转型中获得最大收益,增强国际影响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科技创新摆在了全局发展的核心位置,能源技术革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水电、风电、光伏、核电、输变电等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取得了多个“世界第一”和“国际首个”,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可再生能源技术产业体系,能源领域科技创新实现从“跟跑、并跑”向“创新、主导”加速转变。
但与世界能源科技强国相比,与引领能源革命的要求相比,我国能源科技创新还存在明显差距,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的能源技术有待突破。
比如,关键零部件、专用软件、核心材料等大量依赖国外,能源领域原创性、引领性、颠覆性技术偏少。
下一步,要以实现能源强国为目标,集中攻关突破能源领域主要短板技术装备,加快研究快速兴起的前瞻性、颠覆性技术以及新业态、新模式,形成一批能源长板技术新优势。
同时,进一步健全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能源科技创新体系,有力支撑引领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和能源转型。
(作者:王轶辰)

 
关键词: 风电网 风力发电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