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位于大同区的光伏发电项目施工接近尾声;那边,国家光伏、储能实证实验平台(大庆基地)累计发电量突破4亿千瓦时;普通农户,屋顶装了光伏板晒着太阳就赚钱;大学教授,正在光伏板下养大鹅……作为典型石油资源型城市的大庆,新能源全产业链发展势头正猛。
大庆“风光产业”,风光无限。
盐碱地上“种太阳”大风车光伏板落地生金从让胡路区一路向西,便来到了大庆银浪风电场。
远远望去,一排排白色的风力发电机组矗立在大地上,在年平均5.52米/秒的风速下,风力带动叶片旋转,转化为清洁电能,源源不断地输入电网中,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节能减排做出了贡献。
中广核集团新能源银浪电场安全技术专工穆广喜告诉记者,电场年上网电量2.3亿千瓦时,年产值约为1.4亿元。
继续南行,大同和平牧场一片片光伏发电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2020年,和平牧场有限公司建成了1.04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并网发电后,今年继续投身于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又开始建设0.9M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
如今,在大庆很多县区的盐碱地、泡沼边,都可以看见高大的风车和成片的光伏板。
十年前,如果有人说要在盐碱地上“种太阳”,还可能会被说成“痴心妄想”。
十年后,梦想已经照进现实,并落地生金。
风电和光伏具有蕴藏量大、可再生、无污染、占地少等优点,是国家未来能源开发和利用的方向。
大庆市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地处偏远,冬季气候寒冷,这些看似“短板”,却是发展新能源产业的“长处”。
大庆风能资源丰富。
大庆地处敖古拉大风口,西北部科尔沁沙地与大庆所处平原区气压差形成较好的风资源条件,年有效风速持续时间长,年平均风速达3.8米/秒,70米轮毂高度年平均风速为6.7米/秒,是国家9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之一,风电年利用小时数达到3000小时以上。
除了丰富的风力资源,大庆太阳能资源优越,年日照时数在2600-2842小时,属国家二类地区,光伏年利用小时数达到1500小时以上。
同时,大庆年平均温度较低,有利于提高光伏组件的效率,适合建设各类型光伏电站。
来自市发改委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装机规模为343.04万千瓦,占我市电源总装机比重53.55%。
其中,风电项目建成规模201.25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建成规模133.79万千瓦。
根据国网大庆供电公司的统计数据,到10月31日,风电发电355017万千瓦时,光伏发电201824万千瓦时。
记者采访了解到,“十四五”期间,我市将规模开发风能、太阳能等一次能源高效利用,轻电、蒸汽等二次能源配套,发展天然气电站、电蓄热储能及氢能储能调峰项目,加快新能源全产业链发展。
头部企业纷至沓来“风光项目”已经遍地开花如今的肇源县青花湖又多了“一景”:湖面上,一排排钢架矩阵排列整齐、井然有序,远远望去十分壮观。
这是不久前投产发电的省“百大”项目——肇源通威100MW“渔光一体”光伏发电项目。
该项目在鱼塘上建设光伏电站,实现“板上光伏发电、板下水产养殖”的发电模式,预计今年全年发电1.4亿度,实现综合销售收入1.55亿元,受益农户达3000户,带动农民增收2000万元以上。
2018年,大庆获批国家可再生能源综合应用示范区,新能源产业头部企业纷至沓来,黄河、通威……市发改委数据显示,我市目前在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装机规模为138.3万千瓦,其中,风电在建项目规模87.3万千瓦,光伏发电在建项目规模45万千瓦;已得到省里初步同意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装机规模为367万千瓦,其中,风电项目规模235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规模110万千瓦。
“双碳”战略下,大庆油田新能源业务全面“开花”。
走进群英西泡、北站泡,一块块光伏板组件分外闪耀。
这个7月1日并网发电的大庆油田星火水面光伏示范工程,是打造“大庆油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示范基地”的先导示范工程,也是中国石油首个水面光伏项目。
该项目利用两个水面,建设用地40万平方米、装机规模18.73兆瓦,年均发电2750万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2.2万吨。
今年年初以来,大庆油田已建成投产7个光伏项目,越来越多的井场间,新增了一片片光伏板“帽檐”,“晒太阳”就能发电……本土企业趁机掘金推动“风光产业”迅速腾飞走进明阳东北风电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项目建设现场,各工种正在加紧作业。
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45亿元,建成后,将成为大型风电装备制造基地和大兆瓦风电叶片制造检测中心,年产300万千瓦以上风机和1500支叶片。
2020年,我国向世界郑重宣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今年“两会”,“双碳”目标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一系列行动让本土企业嗅到了商机。
今年7月,一直从事农业领域工作的刘宇,把企业的发展方向调整到了新能源方面,由他们的新公司牵头引进的弱风集风发电及相关设备生产项目已经完成前期实验,即将破土动工。
“智慧储能也是发力的重点,可以通过光伏+储能、风电+储能,打造光伏储能离网项目。
”大庆辉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子辉表示,电力作为全球碳排放第一大户,实现“双碳”目标,要提高水风光伏发电供给。
但大量的清洁电力上网,需要储能设备消纳,形成发、储、用一体化系统,才能长久出力。
“按照‘资源造市场、市场带制造’原则,我市企业可以抢抓风机相关设备制造机遇。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经管学院教授、战略管理专家韩光鹤表示。
韩光鹤表示,风机相关设备制造总体处于起步阶段,企业仅有数家,多集中在高新区,但“起步”也意味着商机,在光伏方面,高效晶硅电池片、晶硅电池切片、光伏组件和配套等都是企业掘金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