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车主加了“国六B”排水管喷水?中国石油发文回应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0   来源:风力发电   作者:海上风电   浏览次数:129
核心提示:自2023年1月1日起,国内所有省份加油站全部统一供应“国六B”汽柴油。照理来说汽油的级别提高是好事。可没想到,有些车主表示用上“国六B”后,怪事一件接着一件,一些短视频更是邪乎。油宝在后台的留言和私信里总是会看到类似的评论,有人说加了“加了国六B汽油后排气管喷水”;有人说“你们供应的国六B就是乙醇汽油”;有人说“国六B汽油不耐烧”。小编梳理了一下后台车主关注度最高并且反复问的问题,今天咱们就来破案!这国六B汽油到底有什么“猫腻”?一、“加了国六B汽油后排气管喷水?”汽车排气管的确“会滴水”,汽油喷入气缸

   

自2023年1月1日起,国内所有省份加油站全部统一供应“国六B”汽柴油。
照理来说汽油的级别提高是好事。
可没想到,有些车主表示用上“国六B”后,怪事一件接着一件,一些短视频更是邪乎。
油宝在后台的留言和私信里总是会看到类似的评论,有人说加了“加了国六B汽油后排气管喷水”;有人说“你们供应的国六B就是乙醇汽油”;有人说“国六B汽油不耐烧”。
小编梳理了一下后台车主关注度最高并且反复问的问题,今天咱们就来破案!这国六B汽油到底有什么“猫腻”?一、“加了国六B汽油后排气管喷水?”汽车排气管的确“会滴水”,汽油喷入气缸和空气混合在燃烧室内充分燃烧后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每升汽油燃烧后大约能产生270克水,水在高温下是以气态水蒸汽的形式排入大气中,也就是平时看到的汽车尾部的“白烟”。
冬季温度较低,水蒸汽遇冷会变成液态水从排气管排出,就变成了我们常见的滴水现象,夏天则会相对少见。
当车辆正常行驶一段时间,车辆排气管的温度上升之后,积存的冷凝水会直接蒸发,此后排气管消音包里自然也就吹不出任何水滴了。
那加了国六B汽油后,滴水会更严重吗?理论上会,但增加的量却微乎其微。
国六B汽油主要是将烯烃含量从18%降低到了15%,92#和95#提高了MBTE抗爆剂用量,98#增加了烷基化油(工业异辛烷)的添加量,其他化学成分指标压根就没变化。
至于排气管喷水的事情,“国六B”汽油更纯净了,理论上来说燃烧更完全、更充分,燃烧产生的水蒸汽会略微变多,但这个“多”只是相对而言,仅凭肉眼很难察觉分辨,而像短视频拍摄的那样往外喷水的情况肯定是不合理的。
破案了,原来有人故意往里加水!果不其然,不久前网上有人宣称是其故意往排气管里冲水,然后拍摄视频说“因为加了国六B汽油才喷水的”,而目的就是为了博眼球、赚流量,看到这里我想你就能明白了短视频网站上,那些汽车喷水的所谓“科学原理”了。
另外再补充一下,其实国六B汽油并不是什么新东西,从标准上来看,北京在2019年使用的京六标准汽油就和国六B汽油基本一致,所以北京市民提早整整3年用上了我们今年刚普及的“国六B”汽柴油,假如油品有问题肯定早就曝光了。
二、“你们供应的国六B是乙醇汽油?”国六B汽油≠乙醇汽油。
实际上,国六B汽油分为纯汽油和乙醇汽油。
乙醇汽油是一种由粮食及各种植物纤维加工成的燃料乙醇和普通汽油按一定比例混配形成的新型替代能源。
乙醇汽油通常会在汽油标号之前加上字母“E”,比如E95号汽油就是乙醇汽油了。
国六B乙醇汽油当中的乙醇含量占比和之前的乙醇汽油并没有明显变化,两者乙醇含量不超过10%士2%,如果乙醇含量超过15%,则会对车辆发动机有很大损伤。
在国六B汽油上线后,原先供应纯汽油的地区仍然使用国六B纯汽油,在原来使用乙醇汽油的地区会升级为国六B乙醇汽油。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目前的乙醇汽油是符合“国六”燃油标准的,完全可以正常使用,但把国六燃油和乙醇汽油混为一谈是不对的哦,两者不能划等号!三、“国六B汽油不耐烧?”汽油耐烧不耐烧主要和汽油的热值有关,汽油的热值通常为40.1-41.8MJ/KG,国六B纯汽油和国六标准的汽油相比热值并没有明显变化,所以国六B汽油不耐烧是谣言。
相比于国六A标准汽油,国六B标准汽油的烯烃指标由18%降至15%,汽油车颗粒物排放可下降20%至30%,碳氢化合物下降10%至15%,一氧化碳下降6%至10%。
国六B汽油当中的烯烃指标相比国六A降低了3个百分点,而烯烃的主要作用是提升辛烷值,增强汽油的抗爆性。
降低了烯烃含量可让汽车减少积碳和胶质沉积,对于车辆来讲有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降低保养成本,同时更加环保。
除此之外,国六B汽油的其他成分并没有改变耐烧程度完全没有变化!到这大家都清楚了,国六B汽油并非什么洪水猛兽,面对“国六B”这样一个“新鲜事物”,很多车友朋友们看到网上各种不同的声音时会产生质疑和忧虑,这种心情油宝非常理解,所以会努力发文为大家科普消除顾虑。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