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阎洁:为风电预测插上人工智能的翅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0   来源:风力发电机   作者:风电网   浏览次数:29
核心提示:在“双碳”战略目标下,我国面临着包括能源结构转型在内的多重挑战,清洁能源的高效利用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华北电力大学新能源学院副教授、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阎洁,从事着与此紧密相关的工作。阎洁所从事的研究是风光功率预测、风电场运行控制等可再生能源相关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研究。她通俗地解释,“也就是利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更精准地预测什么时候会刮来多大的风、能够发出多少电,帮助电网接收更多的风力发电”。阎洁工作照创新系统,提高能源效能以往的风电功率预测是针对一个场站的数据来预测这个场站的情况

   

在“双碳”战略目标下,我国面临着包括能源结构转型在内的多重挑战,清洁能源的高效利用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华北电力大学新能源学院副教授、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阎洁,从事着与此紧密相关的工作。
阎洁所从事的研究是风光功率预测、风电场运行控制等可再生能源相关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研究。
她通俗地解释,“也就是利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更精准地预测什么时候会刮来多大的风、能够发出多少电,帮助电网接收更多的风力发电”。
阎洁工作照创新系统,提高能源效能以往的风电功率预测是针对一个场站的数据来预测这个场站的情况,通常面临预测结果不准确、人力成本高、系统使用复杂等问题。
阎洁创新性地将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在风电预测领域中,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将所有场站的数据融合到一个模型,运用更多的数据来提高预测精准性。
而这些数据也正是她在科研攻关中面临的主要难题,怎样让人工智能找出大量数据之间的关系、进行精准计算。
阎洁介绍,这些数据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不同电站之间这些风速、辐照度,这些天气参量之间的关系,相当于用人工智能方法模拟出气象参数间的联系。
阎洁自主研发出“风光一体化发电功率预测系统”,使预测精度得到了提高,同时可以单独输出每个场站的预测结果,并将原来众多分散的系统功能聚集在一个系统中,让管理人员的工作变得更轻松、高效,目前这一系统在我国30多个场站进行推广应用。
带着自信,瞄准国家需求在从事风电领域研究的几年间,阎洁已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6项国家级或省部级项目,并担任IEA Wind Task 36的课题负责人(唯一担任负责人的中国人)和专业领域部分期刊的编委,积极参加国际交流合作,为我国风电领域的发展注入青春活力。
2020年,阎洁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在她看来,这既是一个新的头衔,也增添了一份自信。
“中国科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与同时代科研工作者交流沟通的机会,并且通过资金支持,让我们在科研创新上有了更多发挥空间。
”阎洁说。
“每一个科研工作者在自己的细微科研领域深耕多年,应该有一份坚信没有人比你更熟悉这个研究领域的自信”,阎洁说,带着这份自信,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瞄准国家的未来需求,坚持做下去,困难会有、瓶颈也会有,只有经历了这些,才能体会到那来之不易的满足感。
(武玥彤)

 
关键词: 风电招聘 节能风电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