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美国利用欧洲能源危机,试图再次工业化,几大因素注定难以成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10   来源:风电叶片   作者:风电叶片   浏览次数:72
核心提示:俄乌冲突引发欧洲能源危机之际,美国趁机推出多项政策,试图吸走欧洲制造业,以便实现自身的“再工业化”。30年前,美国的“去工业化”曾给华尔街插上翅膀,如今又一心想再度工业化,其难度之大恐怕不是借欧洲一场能源危机就能做到的。最近一段时间,包括美国《华尔街日报》、德国《商报》在内的多家西方媒体纷纷报道称,美国正因为欧洲企业迁移而受益,并警告欧洲或将走上“去工业化”道路。与此相对的是美国正在推动制造业回流。不难看出,美国正在利用欧洲能源危机,试图实现“再工业化”。(能源危机导致欧洲汽车行业陷入困境)美国“去工业化

   

俄乌冲突引发欧洲能源危机之际,美国趁机推出多项政策,试图吸走欧洲制造业,以便实现自身的“再工业化”。
30年前,美国的“去工业化”曾给华尔街插上翅膀,如今又一心想再度工业化,其难度之大恐怕不是借欧洲一场能源危机就能做到的。
最近一段时间,包括美国《华尔街日报》、德国《商报》在内的多家西方媒体纷纷报道称,美国正因为欧洲企业迁移而受益,并警告欧洲或将走上“去工业化”道路。
与此相对的是美国正在推动制造业回流。
不难看出,美国正在利用欧洲能源危机,试图实现“再工业化”。
(能源危机导致欧洲汽车行业陷入困境)美国“去工业化”导致的现状美国的崛起与工业化同步,而“去工业化”则始于几十年前,社会结构和经济构成也随之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并持续影响至今。
当时,在高科技产业快速发展下,传统的制造业被认为是“夕阳产业”,于是美国企业大规模裁员,大量中低端制造业被转移到海外,资本开始逃离实体。
蓝领中产阶级受到重创,开始萎缩。
传统工人得不到就业机会,不得不转向薪资更低的服务业。
而新兴的金融行业薪资飞涨,虽然精英阶层能从海外攫取大数量财富,但国内中产阶级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降低,社会结构日益走向两极化。
“去工业化”过程中,脱实向虚也成为美国企业的选择,拿通用电气(GE)为例,该公司70多家制造厂卖掉发电设备,将资金转投金融行业,市值从130亿美元迅速提升到4800亿美元。
但追求短期数字带来的后果是产品部门被忽视,市场竞争力开始下滑。
最终,这家定义了“美国时代”的公司被迫解体,它的命运,也是很多美国制造业企业的命运。
(当时通用电气的CEO杰克·韦尔奇更关注股价)美国为再工业化做的各种措施和努力为了改变历史车轮的走向,从奥巴马到拜登,三位美国总统都呼吁“再工业化”,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奥巴马任期内先后提出了《制造业促进法案》、“促进就业措施”等政策,并呼吁美国人“买美国货”,试图创造工业就业岗位,通过“再工业化”重振美国经济。
但他的任期内,虽然汽车、计算机等几个行业有了长足发展,但从整体上来看,美国再工业化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工业仍在拖经济增长的后腿。
对于特朗普来说,再工业化承诺是他胜选的关键。
上任后,他宣称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将给美国制造业带来致命打击,于是“退群”了事。
而他试图重振制造业的最有力举措,应该是17年底落地的税改政策。
但随后各大经济体都推行了减税,从而大大抵消了美国减税的效果。
随后的数据显示,美国制造业在GDP中所占比重并无扩大,说明美国并未能如愿成为制造业投资最佳目的地。
(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要求美国退出TPP)到了拜登政府,则是从所谓的“供应链安全”入手,全力推动日韩等国企业在美国建厂生产。
俄乌冲突开始之后,拜登政府更是利用了欧洲能源危机,公布了大量激励制造业和绿色能源的政策。
各州也积极吸引欧洲工厂前往美国投资建厂。
不过,美国“去工业化”并非一日之功,“再工业化”自然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为什么呢?美国“再工业化”能否成功?美国“再工业化”之路,至少还会遇到三大路障,前景不容乐观。
第一,跨国资本家是逐利的,美国生产成本高企,中国越南印度墨西哥等国生产成本低,在这些国家建厂和外包,可以最大限度扩大利润。
而个人与工会,则反对资本家为了利益将工厂转移和生产外包。
第二,美国劳动力市场中岗位与工人的供求比例失衡,随着全球化进程推动,大量低端工人移民美国,冲击了美国本土用工市场。
比起这些移民,美国本土曾经拥有熟练技能的蓝领中产阶级早已萎缩,竞争力越来越差。
(美国工人罢工)第三,金融巨头等资本家一向反对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干预,个人、工会则希望政府能够保护他们的利益。
但资本家有着强大的游说团队,反而能够干预政府做决策。
就连一向行事风格乖张的特朗普,也敌不过资本家的游说,退出TPP一年后又直言想重新“入群”。
由此可见,面对金融资本的强硬抵触,美国政府试图实现“再工业化”难度较高,三位美国总统皆屡战屡败也就说得通了。
总体而言,“去工业化”也好,“再工业化”也好,工业发展有其自身规律,既是资本家逐利的产物,也是产业升级换代、劳动分工和全球化产物,西方工业化国家大多走过这一历程。
美国想要实现“再工业化”,大概率只能靠政府通过各种补贴、激励、惩罚等非市场化手段进行干预,这或许在部分领域、产业有部分效果,但是恐怕难以扭转大势。

 
关键词: 风电叶片 风电塔筒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