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金力永磁研究报告:业绩再创新高,把握新时代下的发展机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09   来源:风电齿轮箱   作者:海上风电   浏览次数:125
核心提示:(报告出品方/作者:中邮证券,李帅华)1、永磁行业龙头,与时俱进1.1、公司主营钕铁硼的研发与生产公司是集研发、生产和销售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新能源 和节能环保领域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的领先供应商。公司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及 汽车零部件、节能变频空调、风力发电、3C、工业节能电机、节能电梯、轨道交通等领域, 并与各领域国内外龙头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目前,公司已在香港、欧洲、日本及美国设立附属公司,计划进一步发展公司现有的海 外附属公司,并将全球业务足迹扩展至更多地区和

   

(报告出品方/作者:中邮证券,李帅华)1、永磁行业龙头,与时俱进1.1、公司主营钕铁硼的研发与生产公司是集研发、生产和销售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新能源 和节能环保领域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的领先供应商。
公司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及 汽车零部件、节能变频空调、风力发电、3C、工业节能电机、节能电梯、轨道交通等领域, 并与各领域国内外龙头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目前,公司已在香港、欧洲、日本及美国设立附属公司,计划进一步发展公司现有的海 外附属公司,并将全球业务足迹扩展至更多地区和国家,以提高更多的全球市场份额。
公司 2020 年使用晶界渗透技术生产 4,111 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产品,于晶界渗透稀 土永磁市场中排名世界第一,约占 21.3%的市场份额。
2021 年,公司使用晶界渗透技术生 产 6,064 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产品,同比增长 47.51%,占同期公司产品总产量的 58.73%, 较上年同期提高了 16 pct;其中超高牌号产品产量为 3,437 吨。
2008 年 8 月 19 日,江西金力永磁科技有限公司在赣州开发区注册成立,专注于永磁 材料行业;2009 年 6 月,公司试产;2014 年 3 月,公司完成对赣州劲力磁材加工有限公司 的收购;2014 年 9 月,公司成立香港子公司;2015 年 6 月,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造,整体变 更为“江西金力永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5 年 12 月,公司正式登陆新三板,2016 年 6 月,公司正式进入创新层,成为进入新三板创新 层的挂牌公司;2016 年 9 月,公司子公司 JL MAG RARE-EARTH JAPAN 株式会社正式 成立;2017 年 1 月,成立江西金力粘结磁有限公司;2018 年 9 月,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 创业板上市,证券简称:金力永磁,证券代码:300748;2020 年 4 月,公司与风电龙头金 风科技签订采购框架协议升级至 9.05 亿元;2020 年 9 月公司与特斯拉签署《零部件采购协 议》,为特斯拉供应新能源汽车磁钢;2021 年 3 月公司的毛坯产能已经具备年产 15,000 吨的生产能力,生产基地由单一工厂向多地工厂的集团化迈进;2021 年 12 月,公司收到日本 电产株式会社车载事业本部的《定点通知书》,公司成为其稀土永磁材料供应商;2022 年 1 月公司在港交所主板上市,实现“A+H”双重上市。
1.2、优化股权结构,助力公司发展公司实际控制人为蔡报贵、胡志滨、李忻农。
截至 2022 年 3 月 31 日,瑞德创投持有公 司股份 28.93%;蔡报贵、胡志滨以及李忻农通过瑞德创投、赣州格硕、赣州欣盛直接或间接 持有公司股份 33.52%,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并具有一致行动关系。
新增大股东 HKSCC NOMINEES LIMITED 持有公司 15.00%的股份;金风投控为公司客户金风科技的全资子公司, 持有公司 7.02%的股份;赣州稀土为公司原材料重要供应商,持有公司股权 5.16%。
瑞德创投为公司控股股东,蔡报贵、胡志滨、李忻农分别持有其 40.0%、30.0%、30.0% 的股权,且为一致行动人。
赣州格硕持有公司股份 2.64%,胡志滨和李忻农分别持有其 61.00%和 39.00%的股权。
赣州欣盛持有公司股份 1.76%,蔡报贵和胡志滨分别持有其 89.12%和 10.88%的股权。
员工持股激励计划: 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建立和完善劳动者和所有者利益共享机制,将员工利益与公司 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公司长远发展。
截至 2022 年 3 月 31 日,公司股权激励对象人 数为 213 人,占公司 2021 年员工总数的 6.04%;股权激励总数达 1320.32 万股,占公司总 股本比例约 2.0%。
成功发行 H 股助力公司发展,为公司提供资金支持。
公司于 2022 年 1 月 14 日成功登 陆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成为全球第一家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行业“A+H”上市公司。
公司此次 H 股招股引入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由华润集团间接拥有及控制的 CR Alpha Investment II Limited、YHG Investment, L.P.、中信保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招 商局集团发起的中白产业投资基金等多家重量级基石投资者。
本次全球发售共发售 125,466,000 股境外上市外资股(H 股),全球发售所得款项约为 42.41 亿港元,计划用于 生产基地建设、扩展全球产业链布局和技术研发等。
1.3、业绩再创新高,增长势头良好公司业绩增长态势良好,再创新高。
2021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40.80 亿元,同比增长 68.7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4.53 亿元,同比增长 85.32%;实现归属于上市 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4.23 亿元元,同比增长 86.37%。
2022 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 33.04 亿元,同比增长 82.65%;归母净利润 4.64 亿元,同 比增长 110.51%;扣非归母净利 4.61 亿元,同比增长 125.05%。
2022Q2,公司实现营收 17.95 亿元,同比增长 76.77%、环比增长 18.95%;归母净利润 3.00 亿元,同比增长 152.22%、环 比增长 82.93%;扣非归母净利 3.09 亿元,同比增长 171.45%、环比增长 103.29%。
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领域依旧业内领先。
按领域划分,2022 年上半年,公司新能源汽车及 汽车零部件领域收入达到 10.58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233.76%;公司节能变频空调领域收 入达到 9.84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26.69%;公司在风力发电领域收入达到 5.53 亿元,较上 年同期增长 13.00%;除此之外,公司在 3C 领域产品开始规模化量产,已成为公司新的业绩 增长点。
2022 年上半年,公司 3C 领域收入达到 0.99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88.66%;公司 于机器人及工业伺服电机领域收入达到 0.98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67.85%。
伴随需求攀升,利润不断释放。
2021 年,毛利润总额为 9.15 亿元,同比增长 59.4%,其 中,钕铁硼磁钢业务毛利为 8.03 亿元,占比总毛利 87.8%。
2022 年上半年,钕铁硼磁钢业务 毛利为 5.48 亿元。
毛利率受上半年稀土原材料大幅上涨的影响,略微下降,从 2021 年的 21.32% 到 19.05%,同比下降 2.27pct。
期间费用率逐年下降,降本效果显著。
2021 年,期间费用总额为 2.52 亿元,同比增长 32.6%,期间费用率为 6.16%,同比下降 1.68pct。
2022 上半年,期间费用总额为-0.05 亿元, 主要系报告期汇兑收益大幅增加(即港币募集资金受港币汇率上升)导致财务费用大幅下降。
2、稀土永磁再迎春天,下游需求百花齐放迄今为止,已经研发出第三代永磁材料钕铁硼。
稀土永磁材料自 20 世纪 60 年代问世, 随着研究水平和技术的更新迭代,先后三代稀土永磁材料应运而生。
第一代和第二代稀土永磁 材料分别以钐钴永磁材料(SmCo5)和钐钴永磁材料(Sm2Co17)为代表,并分别于 1967 年和 1975 年研制成功;第三代稀土永磁材料以钕铁(Nd2Fe14B)为主要代表,于 1983 年, 日本住友特殊金属公司的佐川真人博士首次发明了钕铁硼永磁体。
钕铁硼是第三代稀土永磁 材料,由大量的钕、铁、硼三种稀土元素构成,其中钕属于轻稀土元素。
钕铁硼作为现今性能最为优异的永磁体,其性能作用也有差异,其中最为尖端的是高性 能钕铁硼。
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是以速凝甩带法制成、内禀矫顽力及最大磁能积之和大于 60 的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磁性能、矫顽力、剩磁密度、温度特性等性能都要大大优于一般钕铁 硼永磁材料。
根据生产工艺的不同,钕铁硼永磁材料可分为烧结、粘结及热压钕铁硼。
烧结钕铁硼采用 的是粉末冶金工艺,熔炼后的合金制成粉末并在磁场中压制而成;粘结钕铁硼是由钕铁硼磁粉 与树脂或橡胶挤压成型后制成;热压钕铁硼是通过将钕铁硼快淬磁粉缓慢而大幅度的热压变 形诱发类似的晶体择优取向,制成优异的全密度各向异性磁体。
相比于烧结钕铁硼来说,粘结 钕铁硼不易腐蚀,生产难度较低,但磁性能比烧结钕铁硼要差。
稀土永磁材料应用前景广泛。
稀土永磁材料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汽车工业、医疗设 备、能源交通等众多传统领域。
同时,随着技术的持续进步,在很多新兴领域,稀土永磁材料 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如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智能机器人等。
特别是在低碳经济席卷 全球的大势之下,世界各国都在把环境保护、低碳排放作为关键科技领域作为重点发展对象。
2.1、新能源汽车是高性能钕铁硼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永磁同步电机是同步电机的一种。
它不采用对励磁绕组通过励磁电流,而是用钕铁硼等永 磁体产生转子磁场,相比直流励磁同步电机具有不需要产生直流磁通的电功率,因而大大提高 了电机效率。
除此之外,永磁同步电机相比其他电机具有功率密度高,同体积质量下输出转矩 更高,启动转矩大,极限转速高,制动性能优秀以及转矩脉动小等优点。
这些优点契合新能源 汽车驱动电机所需的快速响应、体积小、转矩大、宽调速范围等特点,这使得永磁同步电机迅速占领了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市场的大量份额。
随着低碳环保需求和能源革命的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需求迎来爆发。
根据 EVTank 发 布的《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白皮书(2022 年)》,2021 年全球电动汽车的销量达 670 万 辆,同比增长 102%,占全部乘用车销量的 9%左右;根据中汽协数据,2017-2021 年,我国 新能源汽车需求由 76.8 万辆增长至 354.5 万辆,四年 CAGR 达 46.6%。
2025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高性能钕铁硼需求有望达到 6.4 万吨,2021-2025 四年 CAGR 达 35.9%。
假设:1)2021-2025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从 670 万辆增至 2240 万辆, 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从 354.5 万辆增长至 1000 万辆;2)每辆车需求 3.0kg 的高性能钕铁硼 磁材,我们可以测算出,全球对高性能钕铁硼磁材的需求有望从 2021 年的 1.9 万吨增长至 2025 年的 6.4 万吨;中国对高性能钕铁硼磁材的需求有望从 2021 年的 1.0 万吨增长至 2025 年的 2.9 万吨。
新能源汽车领域增量前景广阔,有望成为高性能钕铁硼磁材需求增长的核心驱 动力。
2.2、风力发电持续高位新增,钕铁硼需求的第二发力点风能作为一种清洁和可再生能源,国家鼓励并支持风力发电的建设,符合国家战略发展 规划。
2020 年 10 月,400 余家风能企业联合发布《北京风能宣言》:保证“十四五”期间年均保证风电新增装机 50GW 以上,2025 年后年均新增风电装机 60GW 以上,至 2030 年装机总 量达到 800GW;到 2060 年至少达到 3000GW。
截止 2021 年底,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为 328GW,距离 2060 年的目标尚有近 2700GW 的缺口;由此可见,我国风电装机增量空间依 然广阔。
风电机组的发电机主要包括异步发电机、双馈异步发电机、直驱式(半直驱式)永磁同步 发电机。
通过研究分析表明,采用钕铁硼制造的永磁发电机在系统效率、年发电量、电能质量 和可靠性等方面,明显优于双馈发电机,只是制造成本略高。
目前直驱式电机的渗透率在 30% 左右,鉴于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其未来在风电机组中的渗透率有望逐步提高。
2025 年全球风电领域高性能钕铁硼需求有望达到 2.4 万吨,2021-2025 四年 CAGR 达 7.6%。
假设:1)平均 1GW 风电装机需要 650 吨左右的高性能钕铁硼;2)2022-2025 年新 增风电装机量稳步增长,至 2025 年全球新增风电装机量为 117.6GW;我国新增风电装机量 稳定在每年 50GW。
由此,我们测算出,全球风电钕铁硼的需求将从 2021 年的 1.8 万吨增长 至 2025 年的 2.4 万吨;中国对风电钕铁硼的需求有望从 2021 年的 0.93 万吨增长至 2025 年 的 1.04 万吨。
2.3、“双碳”背景下,节能电梯和变频空调的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变频空调符合一级能效标准的空调才能获得市场准入,变频空调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市场渗透率 进一步提升。
2020 年 7 月 1 日起我国正式开始实施 GB21445-2019《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 定值及能效等级》标准,该标准首次统一变频定频空调能效评定体系。
在新的能效标准体系下, 原三级能效的定频空调、变频空调以及原二级能效标准的单冷式定频空调都不符合市场准入 门槛。
新的能效标准下,采用稀土永磁材料制成的变频压缩机更受市场青睐,将成为新的市场 趋势。
变频空调压缩机主要为铁氧体变频压缩机和稀土永磁变频压缩机,在新的能效标准下, 铁氧体变频压缩机很难达到一级能效标准,因而使用稀土永磁变频压缩机是必要的。
除此之外, 地方政策会给予符合一级能效标准的一定财政补贴;从消费者角度,稀土永磁变频空调相比铁 氧体体积更小,节能效果更好,更受消费者青睐;从空调制造商角度,铁氧体变频压缩机除了 能效方面不达标,消耗的硅钢、铜等成本要比稀土永磁变频压缩机高。
综合以上优势,使用稀 土永磁变频压缩机的空调将成为主流消费趋势,其市场渗透率进一步提升,从而拉动稀土永磁 材料的需求增长。
新标准出台后, 2021 年,空调销量为 15430 万台,同比增长了 9.1%,其中,变频空调 销量为 14596.8 万台,同比增长了 95.0%,近乎翻倍。
2021 年变频空调的市场渗透率为 94.6%, 同比 2020 年大幅上涨了 41.7pct,并且可预见,未来变频空调的渗透率仍将继续上涨,逼近 100%。
节能电梯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中国电梯行业正经历着一个平 稳增长期。
近几年,国家也频繁出台鼓励加装电梯的政策,整体来看,电梯行业发展潜力巨大。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政策推动电梯需求井喷式增长。
2019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支持加装电梯”;2020 年 5 月召开了十三届全国人大会议上,明确指出“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 区 3.9 万个,支持加装电梯,发展用餐、保洁等多样社区服务”。
自此,老旧小区改造加装电梯 的行动开始在全国各地大规模启动,有望带动电梯市场的需求增长。
根据住建部数据,全国上 报需要改造的城镇老旧小区有 17 万个,保守预计一个小区需加装 10 部电梯,则至少需要安 装 170 万部电梯,对应将为电梯市场带来新增 7000 亿以上的空间。
电梯曳引机是电梯的动力设备,而使用钕铁硼制造的同步曳引机,具有体积小、损耗低、 效率高、低噪音等优点,已发展成为新型曳引机的主流机型,并逐步占据市场主流地位。
2025 年全球变频空调领域高性能钕铁硼需求有望达到 1.2 万吨,2021-2025 四年 CAGR 达 8.6%。
假设:1)每台稀土永磁变频空调消耗钕铁硼磁材 80g;2)2022-2025 年空调销量 稳步增长,至 2025 年全球家用空调销量增至 17322 万台,同时我国家用空调销量增至 15830 万台。
由此,我们测算出,全球对变频空调的钕铁硼需求将从 2021 年的 0.88 万吨增长至 2025 年的 1.2 万吨;中国对变频空调的钕铁硼需求有望从 2021 年的 0.81 万吨增长至 2025 年的 1.12 万吨。
2025 年全球节能电梯领域高性能钕铁硼需求有望达到 1.2 万吨,2021-2025 四年 CAGR达 6.1%。
假设:1)单台节能电梯钕铁硼用量约为 6kg;2)2022-2025 年节能电梯产量稳步 增长;3)节能电梯渗透率已达到了 80%左右,至 2025 年提升至 86%。
由此,我们测算出, 全球对节能电梯的钕铁硼需求将从 2021 年的 0.94 万吨增长至 2025 年的 1.2 万吨;中国对节 能电梯的钕铁硼需求有望从 2021 年的 0.76 万吨增长至 2025 年的 0.97 万吨。
2.4、工业机器人增量可期,驱动高性能钕铁硼的需求激增驱动电机是机器人的核心部件,永磁同步伺服电机是行业使用的主流驱动电机,这是因为 满足体积小型化,较高功率、较高的负载变化范围下能实现较高效率等特点。
目前,永磁同步 伺服电机在工农业生产、航空航天、汽车、家电、医疗设备、电子产品等各个领域应用广泛, 能够降低电耗 15%-20%。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 年我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 36.6 万台,同比去年大幅增长 了 54.4%,反映了我国工业机器人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
22 年 1 月工信部《“十四五”机器人 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以高端化智能化发展为导向,面向产业转型和消费升级需求,提升产 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的发展目标, 也就是到 2025 年,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机 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超过 20%,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实现翻番。
2025 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领域高性能钕铁硼需求有望达到 1.60 万吨,2021-2025四年 CAGR 达 10.1%。
假设:1)每台工业机器人消耗钕铁硼 25kg;2)2022-2025年期间,全球 工业机器人增长至 63.9 万台;我国工业机器人增长至 56.0 万台。
由此,我们测算出,全球对 工业机器人的钕铁硼需求将从 2021 年的 1.09 万吨增长至 2025 年的 1.60 万吨;中国对工业 机器人的钕铁硼需求有望从 2021 年的 0.92 万吨增长至 2025 年的 1.40 万吨。
2.5、总需求预测高性能钕铁硼行业准入壁垒高,主要产能较为集中。
目前,我国市面上游 160 多家钕铁 硼厂商,但大部分企业的钕铁硼坯料产能不到 2000 吨/年,且主要产品未中低端钕铁硼;具备 高性能钕铁硼生产能力的企业主要为金力永磁、正海磁材、英洛华、宁波韵升、中科三环、大 地熊六家公司。
高性能钕铁硼市场前景佳,主要企业积极推进钕铁硼扩产工作,优化产能布局。
目前国内 龙头上市公司的坯料产能在 8.2 万吨左右,随着扩展工作的持续推进,预计 2025 年龙头企业 合计钕铁硼毛坯产能可达 19.3 万吨。
伴随下游行业的蓬勃发展及衍生新需求,企业产能有望 逐渐释放。
3、不断优化产业链,提高市场占有率3.1、晶界渗透技术业内领先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实现技术突破,由此打造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2021 年公司研发费用 1.6 亿元,同比增长 55.23%,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 3.93%,;研发人员数量为 411 人,同比增 长 15.13%,占公司总人数比重 11.64%。
同时公司新增发明专利授权 4 件,实用新型专利授 权 10 件,另有 20 项专利申请正在实审过程中。
随着下游应用场景的革新,对钕铁硼永磁材料的矫顽力和温度稳定性提出了高要求,制造 商往往通过加入镝元素和铽元素来提高永磁材料的矫顽力以及温度稳定性。
由于重稀土元素镝和铽价格比较高,大量添加会使钕铁硼生产成本大幅提升。
传统方法,厂商在熔炼过程中加 入元素一同熔炼,在制成的磁体中晶界和晶内主相中均有添加元素的分布,但研究表明,仅处 于晶界的镝元素对提高矫顽力作用最为显著,传统的元素添加方法会造成资源浪费。
高性能钕铁硼永磁体的生产技术门槛较高。
晶界渗透技术,又称晶界扩散技术,采用特殊 的工艺使镝元素通过扩散只存在于晶界而不进入晶内,这样不仅提高了钕铁硼材料的磁性能, 而且大大减少了镝元素的总量,降低了材料的消耗和成本。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晶界 渗透技术一般可以减少 50%至 70%的中重稀土用量。
目前,公司已掌握以晶界渗透技术为核心的自主核心技术及专利体系,包括晶界渗透技术、 配方体系、晶粒细化技术、一次成型技术、生产工艺自动化技术以及耐高温耐高腐蚀性新型涂 层技术。
其中,公司已就晶界渗透技术申请多项国内外发明专利授权。
除了公司在赣州及欧洲 的现有的两个研发中心外,在宁波、美国及欧洲建立研发中心或试验中心,与公司的全球业务 布局一致。
公司具备行业领先的晶界渗透技术。
2018-2020 年,公司分别将晶界渗透技术应用于约 1,200 吨、2,100 吨及 4,111 吨永磁材料产品的生产过程中,2021 年,公司使用晶界渗透技术 生产 6,064 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产品,同比增长 47.51%,占同期公司产品总产量的 58.73%, 较上年同期提高了 16pct;其中,超高牌号产品约为 3,437 吨,在晶界渗透的高性能永磁材料 产品中占比 56.68%。
3.2、优化产能布局,打下坚实基础公司的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毛坯年产能由 2018 年的 7000 吨增加至 2022 年上半年的 23000 吨。
公司在包头投资建设的“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基地项目”在 2021 年底竣工,该项 目已于 2022 年 6 月达产,形成 8,000 吨/年的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生产能力。
公司也由生产基地单一工厂向多地工厂的集团化迈进,同时布局赣州、包头和宁波生产 基地。
目前,公司在宁波投资建设“年产 3000 吨高端磁材及 1 亿台套组件项目”已经开工建设, 预计 2023 年可以建成投产。
公司还规划了在赣州投资建设高效节能电机用磁材基地项目和包 头投资建设年产 12000 吨产能的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基地(二期)项目,公司规划到 2025 年, 将建成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毛坯产能 40000 吨/年。
产能利用率高。
目前公司在手订单充足,产能利用充分,近四年产能利用率均在95%以 上。
2021 年,钕铁硼产量为10325吨,同比增长了7.41%;销量为10709吨,同比增长了 21.44%,有效去库存。
2022年上半年,公司的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产量为 6,232 吨,其中使用晶界渗透技术生 产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 4,160 吨;其中超高牌号产品产量为 2,493 吨。
3.3、深化与稀土供应商合作公司与主要稀土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保障稀土原材料供应。
公司总部位于重 稀土主要生产地江西赣州,并在轻稀土主要生产地内蒙古包头建设了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基 地。
2021 年 12 月,为响应国家政策,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在赣州正式成立,旨在互补稀土资源优势、协同稀土产业发展,公司作为赣州重点发展的稀土永磁产业的龙头企业,将受益得 到更快发展。
此外,公司与包括南方稀土集团、北方稀土集团在内的重要稀土原材料供应商建 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以此保障稀土原材料的充分供应。
3.4、市场认可度高,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领域双驱动稀土永磁材料行业特征为客户黏性强,进入门槛高。
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在相关行业中 为重要的功能材料。
钕铁硼永磁材料的质量对客户最终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有重大影响。
一旦建 立合作关系,客户不会轻易更换供应商。
因此,稀土永磁材料行业的新进入者难以在短时间内 或根本无法成为下游行业领先企业的合格供应商。
由于客户认证的高门槛,公司作为众多领先 客户经认证的主要供应商,证明公司始终如一的高品质及在稀土永磁材料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公司凭借庞大的产能、卓越的研发能力、专有技术以及强大的产品交付能力,成为新能源 和节能环保领域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的领先供应商。
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领域。
在此领域,公司是全球前十大新能源汽车厂商中的八家的供应商,客户包括特斯拉、比 亚迪、联合汽车电子、日本电产、大众汽车、通用汽车等,且上汽集团、蔚来、理想汽车都 是公司的最终用户。
2021 年公司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领域收入达到 10.51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222.73%,2021 年公司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磁钢产品销售量可装配新能源乘用车约 124 万 辆。
节能变频空调。
在此领域,公司与全球变频空调压缩机前五大企业保持多年友好合作关系;公司是美的、 格力、上海海立、三菱电机等知名品牌的重要磁钢供应商,全球市场份额超 10%的空调厂 商仅有三家,且均为我国公司,我国在全球家用空调市场上占据绝对优势。
2021 年公司节能变频空调领域收入达到 14.00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59.41%,2021 年公司节能变频空调磁钢产品,销售量可装配变频空调压缩机约 4,850 万台。
风电领域。
在此领域,全球前五大风电整机厂商中的四家均为公司客户;包括金风科技和西门子歌美飒等全球领先的风电整机厂商。
2021 年公司风力发电领域收入达 8.87 亿元,与去年基本持平,2021 年公司风电磁钢 产品销售量可装配风机的装机容量约 8.65GW,占比全球新增风电装机量 8.7%左右。
在节能电梯领域,公司是通力、上海三菱电梯等顶尖电梯制造商的重要磁钢供应商,除 此之外,公司积极布局 3C、工业节能电机、轨道交通等领域,并陆续成功进入博世力士乐 等各领域顶尖客户的供应体系,具有较为领先的市场地位。
4、盈利预测假设:(1)公司扩产项目会持续推进,如期投产,预计 2022-2024 年钕铁硼毛坯产能分 别为 23000/26000/38000 吨;(2)考虑到达产当年的项目,产能无法充分利用,对此,我们 预期 2022-2024 年钕铁硼成品产量分别为 16500/18000/25200 吨。
预计公司 2022/2023/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 86.62/108.96/151.39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112.3%/25.79%/38.9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2.57/15.44/20.81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177.34%/22.85%/34.78%,对应 EPS 分别为 1.50/1.85/2.49 元。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
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

 
关键词: 风电招聘 节能风电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