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风电场安溪龙门风电场是安溪第一个风电项目,位于安溪县龙门镇龙美村,地处在安溪、南安、同安三地交界处云顶山高峰,这个投资四个多亿的重大工程,竟然只用八个多月就发电并网运营。
在风电场的办公室,吕国祥场长向介绍说,龙门风电场有9名员工,24台风机,装机容量48兆瓦,对过去一年的实际发电量统计,发电一亿多度。
龙门风电场的一个目标是力争成为“福建最美风电场”。
现在,龙门风电场的道路几乎浇注水泥,边坡、水沟加以固化。
建了观景台,站在上面,整个风电场一览无遗。
风电场还聘请了专家规划设计,路边建休息座椅,因地制宜给松树造型,在边坡上喷洒格桑花种子,种适合高山的木禾树、茅草、野姜等。
炎炎夏日,在龙门风电场却是如此的惬意,除了海拔1000米,气温比山下的龙门低了五六度所带来的凉意,更多的是看到风电场用心地美化所带来的赏心悦目的观感,以及来去无踪的风给龙门镇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龙美村梯田上都是种着茭白,这种适应低气温的作物,是这里主要的农产品。
翠绿的茉莉竹摇曳生姿高耸的风力发电机,高高矗立在山巅当时已经经过一年的风力测试,选定条件最好的地点建风电机,风力发电机分散在几公里长的的山头上。
满负荷下,叶尖的速度比子弹还快,一台风机一个月可以生产100多万度电,飞往厦门的飞机都显得低了“莫兰蒂”台风时损坏的叶片,风叶的颈部,内径达1.7米在龙门风电场最高的机位,云顶山的顶端,巨石上雕刻着“中广核”模仿西藏叠起的“玛尼堆”安南同界碑。
在同安方向的山坡上,三四五月份,盛开着杜鹃花,许多人在这里登山、野炊、露营。
升压站的员工林火炼,是个热心人,曾经在隆咚的夜里,和站里的人一起救援迷路的驴友。
格桑花格桑花,从升压站到“五马争槽”的一公里多的路边边坡上,随风摇曳,灿烂地盛开着,全然不顾夏天的干旱和烈日,用她的芳姿愉悦着我们的视觉。
有的还在开放着,有的已经结籽了中广核项目组的蒋智航是个有才华的小伙子,摄影、视频制作、钢笔画,样样出彩。
翠湖、铜锣石翠湖----“天湖”,在山顶,由雨水积成了一汪池水,周边五座小山环绕,想象成五匹马在争着饮水,于是,“五马争槽”就成了它的名片了。
在小山旁边还建有一座房子,一家人散养着鸡鸭,师傅做着大锅饭,招待慕名而来的游客就在翠湖的旁边的小山上,有一块特异的石头,手拿石头在上面敲击,发出“嗡嗡”的声音,就像敲击钢铁一样。
或许是在远古的时候,这里火山爆发,形成了凹陷的翠湖,而岩浆冷却后,由于密度低,石头敲击,产生震动,而发出异于普通石头的声音。
人们因此给它起个名---“铜锣石”敲击时,比普通石头有弹性,声音悦耳。
许多人的敲击,表面有了凹陷by:安溪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