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新能源车界(新能源车和新能源汽车是一个板块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09   来源:节能风电   作者:风电塔筒   浏览次数:98
核心提示:新能源汽车已经火了十多年,打从开始这个事物就伴随着质疑的声音。电池起火,续航不足,‘开车五分钟充电两小时’,行业骗补等等一系列消息,让大家很难对它产生信心。新能源汽车真的很差吗?首先我来说明下在新能源汽车推广过程中,一直宣传的两个伪概念。一是环保。新能源汽车中,‘新能源’三个字给人的印象就是环保。车企销售也大多主打绿色环保的概念,但动力电池生产使用至回收过程中,环境污染不一定比燃油车低。按国家规定,大部分回收工作都是自产自收,厂商成本较高,A股公司格林美,绿色动力主做电池回收业务。二是节约,省下加油费。经

   

新能源汽车已经火了十多年,打从开始这个事物就伴随着质疑的声音。
电池起火,续航不足,‘开车五分钟充电两小时’,行业骗补等等一系列消息,让大家很难对它产生信心。
新能源汽车真的很差吗?首先我来说明下在新能源汽车推广过程中,一直宣传的两个伪概念。
一是环保。
新能源汽车中,‘新能源’三个字给人的印象就是环保。
车企销售也大多主打绿色环保的概念,但动力电池生产使用至回收过程中,环境污染不一定比燃油车低。
按国家规定,大部分回收工作都是自产自收,厂商成本较高,A股公司格林美,绿色动力主做电池回收业务。
二是节约,省下加油费。
经常听到一些宣传,一度电开多少公里,一公里成本只有多少钱。
但算上折旧、二手车保值等因素,电动车并不省钱。
最能说明问题的是,特斯拉最热销的国家是美国,美国的油价低廉到忽略不计。
对比新能源与燃油车,新能源汽车没有明显优势。
那国家为什么持之以恒推广新能源汽车呢?上篇文章也讲过,有两个原因。
一是汽车工业产值对中国经济的重要性。
世界大部分国家中,汽车工业都占据着国民支柱产业的地位。
中国也不例外,201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900309亿 其中汽车制造业营业收入83372亿元 ,大约占 9.26%。
汽车工业是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因为起步较晚,中国曾经试图用市场换技术的方式来发展汽车工业,但事实证明,虽然中国早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但是中国的汽车企业由于过度依赖国外技术,缺乏自主创新精神。
汽车工业呈‘大而不强’的态势,空有体量没有质量,关键核心技术几乎空白。
从上市车企的财报看,绝大多数自主品牌都是亏损,勉强依赖合资品牌盈利。
怎么样能把汽车工业最丰厚的利润留在手中,实现技术自主可控呢?新能源汽车给了我们这个弯道超车的机会。
二是为了国家能源安全。
由于我国石油资源匮乏,长期以来,我国石油都严重依赖进口。
2019年我国原油进口金额为2191.4亿美元,原油进口量为46024万吨,中国的原油对外依存度达到70.9%。
原油加工用途中,汽油加柴油占据一大半。
数以亿吨的原油进口意味着什么?一是要消耗大量外汇,二是无定价权,要忍受价格波动。
中国的能源安全十分脆弱,之前连支撑30天的原油储备都没有,硬着头皮采购高价原油。
好在最近原油价格暴跌,给我们增加战略储备。
知道了这些,你就能明白中国推动新能源的决心之大。
再看行业空间,截至2018年6月底,我国汽车保有量达2.29 亿辆,千人保有量达到166辆,距离发达国家总体在500-800 辆/千人之间仍有较大空间,预计2025年汽车保有量预计达到3.5亿辆左右。
截至2019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81万辆,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为1.4609%。
同时新能源汽车增量连续两年超过100万辆,呈快速增长趋势,行业替代空间巨大。
新能源产业链可以划分为:上游原材料,锂钴。
钴锂是典型的周期行业,价格由供需关系决定。
供给端锂方面,2020年全球锂供给压力缓解,西澳Alita锂矿去年8月宣布破产重组,被业内视为锂矿产能过剩之后的“生死劫”。
另外整个行业出清的节奏其实比想象中要慢很多,一些电池材料行业向上游布局,对上游的锂矿有注资和收购股份的情况,原本将要破产的矿山得以续命。
钴方面,2019年下半年龙头企业嘉能可宣布停产位于刚果金钴主力矿山Mutanda,2020年产量减少幅度较大。
短期看,钴的竞争格局比锂稍强一些。
不过今年动力电池原材料路线有变化,比亚迪推出刀片电池,特斯拉拟研发无钴电池,钴需求可能减少。
钴:华友钴业,寒锐钴业 锂:天齐锂业,赣锋锂业个人认为,周期性行业较难把握,更适合长期跟踪行业基本面变化,情绪博弈的投机者,性价比不高。
中游锂电设备,动力电池。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制造业第一步都是储备原材料,然后采购设备,搭建生产线。
锂电池生产设备有技术壁垒优势,设备的稳定性决定电池最终产品是否标准化,一致化,且这是无法通过材料和工艺配方来改善的。
电池龙头大多会绑定生产装备龙头以保证产品质量,设备厂商通过和电池厂配套绑定,获得大量生产参数促进自身工艺改进。
两者深度合作形成正向循环,所以设备厂商客户粘性极强。
2020年国内外锂电池巨头仍将加速扩产,上海特斯拉放量打开成长空间,锂电设备行业新签订单有保障。
先导智能:国内锂电装备龙头,国际化加速。
科恒股份:子公司浩能科技布局多个锂电池生产设备,涂布机龙头。
赢合科技:国内唯一整线设备供应商,公司产品覆盖锂电生产上中下游。
星云股份:后端设备自动化先锋,领先的锂电检测系统供应商。
金银河:有机硅设备生产转型的锂电设备新晋厂商,后来居上。
动力电池技术我国处在世界前列,2019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接近117GWh,同比增长17%。
行业前四依次排名为:宁德时代,松下,LG,比亚迪,合计市场份额超过70%,行业集中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最为值得一提的是,宁德时代(CATL)继续拿下2019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冠军,完成“三连冠”。
同时,宁德时代的增速与出货,相较第二名松下有扩大趋势。
其他进入TOP10的中国动力电池企业还有AESC(日本公司,中国远景集团收购)、国轩高科、天津力神。
2019年特斯拉承诺,到2020年底上海工厂实现100%国产化。
中国产业链迎来催化,加速国产替代的脚步。
下游整车。
整车制造利润率低,竞争激烈。
行业参与者一言难尽,净是奇葩。
贾布斯PPT造车努力还债,蔚来市值跌没了73%,身残志坚拼命融资以图续命。
勤勤恳恳造车的,特斯拉刚刚实现盈利,其他普遍亏损靠ZF补贴支撑前途渺茫。
盖因整车制造商业模式较差,资产重投入大,折旧大,对上游议价能力弱势毛利低。
唯一特殊的特斯拉根本没想着靠卖车赚钱,它和苹果后续发展道路很相似。
扩大终端销售树立品牌价值,依靠后续增值服务和软件支持产品升级打造利润。
所以个人不推荐A股的整车制造企业。
以上是新能源产业链剖析,从中可知这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行业,未来清晰可见。
但是到这里就结束了吗?我的投资模式是寻找行业趋势拐点,或是长期行业短期催化。
大方向是保障,确定后能让我们不亏损。
要将短期利润最大化,必须着眼当下。
下一篇我们聊聊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催化剂—特斯拉,如何将长期逻辑短期利润化。
谢谢关注,转发点赞评论三连,给我增加点动力吧

 
关键词: 风电设备 风电叶片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