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风电诸多变数的叠加,对于企业经营到底有怎样的影响?魔鬼和真相都在数据里!我们通过对风电代表企业核心经营数据的梳理分析,能从一个特殊的角度看出整个产业面临的一些机遇和挑战。
本期内容,黑鹰风电仔细梳理了2021上半年60余家主流风电上市企业的核心经营数据,并制作出十大排行榜,依次为: 1、营收排行榜;2、净利润排行榜;3、对外投资排行榜;4、总资产排行榜;5、总负债排行榜;6、净筹资排行榜;7、造血力排行榜;8、资本实力排行榜;9、应收账款排行榜;10、研发投入排行榜。
整体来看,财报展现了风电行业风光的一面,比如:1. 上半年62家风电企业合计创收2603.83亿元,同比增长了28.71%;2. 合计创造净利润322.67亿元,同比增长了45.66%;3.总资产合计为16471.92亿元,同比增长17.16%;4.研发投入合计61.10亿元,同比增长了37.46%等等。
当然,也展现了风电行业面临的风险与压力,比如:1.总负债规模合计为10699.51亿元,约同比增长了14.67%;2.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合计为2366.90亿元,约同比增长了22.51%;3.60家风电公司净筹资合计仅为199.79亿元,同比下降了22.10%;4.风电公司合计造血138.31亿元,同比减少了44.89%;5.截止6月末62家风电企业资金净值合计-203.04亿元,整体面临一定的资金压力等等。
反应到投资布局上,很多风电企业普遍减慢了投资步伐,比如上半年风电企业合计对外净投资545.61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了32.81亿元,降幅为5.67%。
欲知更多的“真相”,请读者朋友看以下十大榜单。
欢迎吐槽,欢迎探讨。
【一】营收排行榜 据黑鹰风电统计,上半年62家风电企业合计创收2603.83亿元,同比增长了28.71%。
其中,有7家企业上半年营收规模突破100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了3家企业,分别为电气风电、明阳智慧和中国高速转动。
前两名企业与去年同期没有发生变化,第一名是中天科技,总营收243.76亿元;第二名东方电气,总营收227.37亿元;龙源电力超越金风科技,上升至第三位,总营收179.23亿元。
从增速看,上半年53家风电企业营收实现正增长,占比达85.48%,其中47家风电企业营收增幅在10%以上,13家企业增幅在50%以上,5家企业增幅在100%以上,依次为威力转动,营收增长169.16%;新强联,增长132.48%;新特能源,增长130.49%;电气风电,增长117.34%;川能动力,107.15%。
【二】净利润排行榜 2021年上半年,风电企业整体盈利能力也在保持快速增长。
据黑鹰风电统计,上半年62家风电企业合计创造净利润322.67亿元,同比增长了45.66%。
其中,43家企业净利润规模在1亿元以上,12家企业在10亿元以上,龙源电力、三峡能源和新天绿能高居前三名;上半年,只有6家风电企业出现亏损,国电科环沦为亏损王,亏损达6.32亿元。
从增速看,上半年47家风电企业净利润实现正增长,占比为75.81%。
其中,45家风电企业净利润增幅在10%以上,29家企业净利润增幅在50%以上,17家增幅在100%以上,前三名依次为新特能源,净利润同比增长70565.25%;时代新材,同比增长5536.33%;银星能源,同比增长340.84%。
【三】对外净投资排行榜 笔者认为,在财报中最能展现企业扩张野心及执行力的指标是对外净投资变化。
据黑鹰风电统计,上半年60余家风电企业合计对外净投资545.61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了32.81亿元,降幅为5.67%。
具体到各风电企业,上半年31家风电企业对外净投资规模在1亿元以上,14家企业净投资规模在10亿元以上,三峡能源是唯一一家净投资规模在100亿元以上的风电企业。
从增速看,上半年28家风电企业对外净投资规模为正增长,前四家企业增长都在10亿元以上,依次为福能股份,对外净投资增长33.55亿元;三峡能源,增长27.94亿元;中国高速转动,增长14.89亿元;金风科技,增长13.5亿元。
【四】总资产排行榜 在风电企业持续的强力投资下,风电企业资产规模也一直着保持较快的增长趋势。
据黑鹰风电统计,截止2021年6月末,62家风电企业总资产合计为16471.92亿元,同比增长了2413.15亿元,增幅为17.16%。
其中,33家风电企业总资产规模在100亿元以上,前三家企业总资产均突破千亿大关,分别为三峡能源,总资产1851亿元;龙源电力,总资产1802亿元;金风科技,总资产1116亿元。
上半年,至少47家风电企业总资产规模实现正增长,其中,33家企业总资产增速在10%以上,12家企业增速在30%以上,百亿规模的企业中增长最快的三家企业为三峡能源,同比增长60.54%;日月股份,同比增长49.30%;川能动力,同比增长47.56%。
【五】总负债排行榜 需要警惕的是,风电上市公司总负债规模首次突破了10000亿大关。
据黑鹰风电统计,截止2021年6月末,62家风电企业总负债规模合计为10699.51亿元,约同比增长了14.67%。
其中,25家企业总负债规模在100亿元以上,前两名企业总负债规模在1000亿元以上,分别为三峡能源,总负债1121.31亿元;龙源电力,总负债1097.33亿元。
从增速看,上半年37家风电上市公司总负债规模为正增长,其中30家企业总负债增幅在10%以上,6家企业增幅在50%以上,新强联增幅为119.51%,高居第一位。
另据黑鹰风电统计,截止6月末,风电上市公司总资产负债率为64.96%,处于较高水平。
具体到企业层面,截止6月末,25家风电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在“64.96%”这一水平线以上,17家企业资产负债率在70%以上,5家企业在80%以上,中国航天万源达777.72%,高居第一位。
【六】净筹资排行榜 在高负债的重压下,尤其考验企业的持续融资能力。
笔者认为,净筹资规模即能展现企业的资本市场影响力,也能展现企业战略前瞻性。
不过,数据显示,风电行业的融资环境并不乐观。
据黑鹰风电统计,上半年61家风电上市公司净筹资合计为491.56亿元,同比增长了39.87%,看似融资能力保持高速增长,但实际上,若是剔除近年新上市企业三峡能源的融资数据,上半年60家风电公司净筹资合计仅为199.79亿元,同比下降了22.10%。
具体到企业层面,两极分化现象非常明显。
前十名企业净筹资合计为554.82亿元,占整体比重达112.87%;另有33家企业净筹资现金流为负数,处于资金净流出状态,另外,多达35家企业净筹资规模出现负增长。
【七】造血力排行榜 正是由于外部融资环境充满了不确定性,此时企业更需要比拼自身造血能力(经营现金流)。
为了满足扩张资金需求,以及提升资本实力,很多企业将提升自身造血能力(经营现金流)作为重要的战略手段之一。
但整体来看,风电企业造血力也出现了较大程度下降。
比如据黑鹰风电统计,2021年上半年61家风电上市公司合计造血138.31亿元,同比减少了44.89%。
各企业间造血力也有非常大的差异。
比如,前十名企业造血合计高达263.63亿元,另有19家企业经营现金流为负,处于资金净流出状态;上半年,多达31家风电企业造血力出现下降,金风科技、东方电气、电气风电降幅最大,分别同比下降了57.57亿元、56.35亿元和43.04亿元。
【八】资本实力排行榜 资金净值=现金储备-短期(有息)债务。
它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企业的资本实力,甚至可能面临的资金压力。
据黑鹰风电统计,截止6月末62家风电企业资金净值合计-203.04亿元,也就是说其整体拥有的资金储备不足以负债短期有息债务,整体面临一定的资金压力。
具体到企业层面,32家企业资金净值为正,前11家企业资金净值在10亿元以上,前三名企业都在100亿元以上,依次为东方电气,资金净值267.07亿元;三峡能源,资金净值142.11亿元;明阳智能,资金净值128.08亿元,资本实力都非常雄厚。
另据统计,截止6月末,13家风电公司短期资金缺口在10亿元以上,其中多拥有央企、国企背景,所以无需担心出现资金危机。
【九】应收账款排行榜 在较为严峻的融资环境,以及羸弱的资本实力等背景下,持续增长的超级三角债已经成为中国风电产业发展史上最大的障碍及风险之一。
据黑鹰风电统计,截止6月末风电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合计为2366.90亿元,约同比增长了22.51%。
其中,39家风电企业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规模在10亿元以上,前6家企业都在100亿元以上,前三名依次为龙源电力、金风科技和三峡能源,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规模分别为251.93亿元、208.49亿元、160.44亿元。
从增速看,上半年至少49家风电公司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规模为正增长,43家增幅在10%以上,13家增幅在50%以上,前8家企业增幅都在100%以上。
【十】研发投入排行榜 华为任正非曾说:“这种强烈的(技术与市场)危机,推动整个世界的前进。
华为被历史摆在了一个不进则退的地位,科海无边,回头无岸,错过了发展机遇,将会全军覆没。
”而在风电这个行当不论是谁,若是企业自身技术研发、创新方向等方面不能与时俱进,其也很有可能被其他掌控新产品、新技术的公司赶超,甚至“慢慢自杀”。
而技术研发非一朝一夕之功,这需要企业长期资金支持,实际上,很多风电企业都在加大研发投入规模。
比如据黑鹰风电统计,2021年上半年43家风电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合计61.10亿元,同比增长了37.46%。
其中,上半年14家企业研发投入规模在1亿元以上,前三名为东方电气、金风科技和中天科技,研发支出分别为10.34亿元、7.08亿元和6.16亿元。
另据统计,上半年40家风电上市公司研发投入为正增长,占比达93.02%。
其中,35家研发投入增幅在10%以上,22家增幅在50%以上,前十家企业增幅都在1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