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户用储能,究竟是长坡厚雪还是昙花一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2-09   来源:风力发电   作者:风电设备   浏览次数:110
核心提示:2022年以来受俄乌战争影响,欧洲正面临着能源危机。电价和传统能源的价格已经逐日攀升。 煤炭、石油等能源价格的高涨也推动欧洲居民电价大幅上涨。眼看着夏天已过,凛冬已至,能源短缺是整个西半球都在焦虑的问题。能源价格的不断攀升,给欧洲的户用储能带来了新的增长点。在全球碳中和目标下,清洁能源将逐步替代化石能源,风电、光伏发电成为新能源的绝对主力,装机量持续维持高增长。随着新能源发电占比的提高,储能的需求也会进一步提高。储能在发电侧、电网侧、用电侧,都有广泛应用,可 以很好 地解决 新能源发电,不稳定性、随机性、

   

2022年以来受俄乌战争影响,欧洲正面临着能源危机。
电价和传统能源的价格已经逐日攀升。
煤炭、石油等能源价格的高涨也推动欧洲居民电价大幅上涨。
眼看着夏天已过,凛冬已至,能源短缺是整个西半球都在焦虑的问题。
能源价格的不断攀升,给欧洲的户用储能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在全球碳中和目标下,清洁能源将逐步替代化石能源,风电、光伏发电成为新能源的绝对主力,装机量持续维持高增长。
随着新能源发电占比的提高,储能的需求也会进一步提高。
储能在发电侧、电网侧、用电侧,都有广泛应用,可 以很好 地解决 新能源发电,不稳定性、随机性、间歇性等问题。
伴随着全球新能源的发展,未来可能家家户户都要配分布式发电。
随着新能源发电占比的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电力电量平衡模式也需要重构,便携式储能的必要性将进一步凸显。
户用储能:蓝海市场何为储能?简单讲就是把发的电存起来,等到要用的时候再用。
而电从生产出来,到最后使用,大概经过的流程是:生产电(发电厂,电站)—传输电(电网公司)—使用电(用户)。
而以上这三个环节里,都可以建立储能,储能根据应用场景可分为:发电侧储能、电网侧储能和用户侧储能。
户用储能又可以称为家庭储能,通过分布式光伏和家庭储能的结合。
在居民家中,通过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设备为家庭供电,同时对电量进行管理,将多余电量进行储存,并供给电网。
说到底,户用储能增长的核心逻辑来自于家庭储能可以提高自发自用电的效率和降低经济成本。
尤其是在俄乌冲突之下,经济成本的降低和“自给自足”的特性显得尤为重要。
家庭储能究竟前景如何,或许从美国的一组数据,我们可以一探究竟。
根据Energy Sage对美国户用储能用户的需求调查,保证用电的可靠性和达到自供电的目的以及经济原因成为了广大用户配套家庭储能的主要原因。
为什么家庭储能会如此受到市场的关注呢,与家庭储能的特性有关。
首先从用户侧来看,家庭储能可以起到降低电费的作用。
这一点在面临能源紧缺上面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就是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相信大家都关注到了今年关于各地区停电的新闻。
家庭储能可以作为应急电源,减少停电对正常生活的不良影响,在面临重大灾害导致电网电力中断时作为应急备用电源,提升家庭供电可靠性。
户用储能市场现状——海外储能市场激增在全球的家庭储能市场中,德美日澳这四个国家的装机量远超其他国家。
从出货量来看,欧洲、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居于前列。
根据中金数据,2020年,全球家庭储能装机4.5GWh,其中,德、美、日、澳为前四大装机市场,装机份额占比分别为25%、23%、18%、9%。
发展家庭储的主要国家有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
由于电价的不断上涨,海外国家对自发自用的可再生能源和储能的需求正在激增。
其中,欧洲市场发展较为迅速。
其原因之一是由于俄乌战争导致的,欧洲地区能源紧缺,急需发展清洁能源保障能源供应。
而纵观欧洲市场,德国在家庭储能方面发展最好。
究其原因,与德国的电价暴涨和德国良好的新能源基础有关。
根据财联社8月16日数据,德国日前交付的基本负荷电价上涨13.3%,更是创下555欧元/兆瓦时的新高。
其次则是由于德国新能源行业发展比较好,住宅太阳能配套设施基础也很完善。
根据德国市场研究机构EUDP Research公司预计,德国85%的住宅电池储能系统将与新建的住宅太阳能发电设施配套部署,而15%的家庭储能系统将与正在运营的住宅太阳能发电设施配套部署。
2020年其与此同时,欧洲各国出台了一系利好政策,正在推动能源转型。
以德国为例,根据路透社,德国将100%可再生能源发电目标从2050年提前到2035年,“复活节一揽子计划·Easter Package”,到2030年实现80%的可再生能源发电。

 
关键词: 风电招聘 节能风电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