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航58”起重船吊装海上风电“巨无霸”
曾因起吊“南海I号”而誉满全球的“华天龙”
别具一格的支腿船“海龙兴业”
最大载重量可达3200吨的“宇航3000”
看着这些壮观的场面
在为阳江海上风电发展感到热血沸腾的同时
心底也升起满满的好奇
好想到船上去瞧一瞧
终于,机会来了!
也是国内最先进最厉害的
“创力”号起重船
“创力”号承担中广核南鹏岛海上风电场25台风机机组的基础施工,包括钢管桩和导管架安装。目前“创力”号已经完成了五个钢管桩的安装,正在等待第六个桩体的到来。
当天,工程师
在机器的辅助下,他们慢慢进行调平。一个小时过去,两个小时过去……胡涛文在平台上不知走了多少圈,劳保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矿泉水也喝了三大瓶。
在甲板上站一会儿,能感受到热浪在甲板上翻滚,不一会儿便觉得热浪烫脚,整个人像被罩在蒸笼里。在海上,温度会比陆地高几度,而五六月,尚未到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创力”号上有船员和工作人员七八十名,
自从3月中旬进场施工,
他们中大部分人在船上已经呆了两个多月,
吃在船上、住在船上,
工作、娱乐也都在船上。
1991年出生的许志祥是其中一员。他是船上的安全巡查员,从3月中旬到现在,他一直在船上。安全监管的工作,细微但意义重大。“一些在陆地上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事,在船上不一样,一不留神,会造成严重后果。”许志祥告诉记者,晚上很少能睡安稳,一点动静都会惊醒,脑子里像绷着一根弦。
船上的生活,有乘风破浪的豪情,但更多是日复一日的枯燥。茫茫大海,一个几乎密闭的空间,在工作之余,如何对抗寂寞,对年轻人来说是场修行,而这艘船上的工作人员,平均年龄30岁。“想家想得厉害,就跟家里视频。但也不是每天都可以视频,信号不好,常常连接不上。”许志祥说。
“从事这个行业,哪里有项目就去哪里。”许志祥感叹,看着一个项目从零到有,内心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波澜壮阔的海面上,
几条船远远相望,互相守候。
尽管相邻不远,
但不像陆地上可以“串门”,
船上的工作人员几乎没有来往。
“海龙兴业”号于今年5月初进场,目前处在3号风电机组的位置,正准备吊装风机。
朱国权说,为了加快施工进度,接下来还将组织几位“船伙伴”加入,比如“华天龙”“建基5002”……工作人员也将达到五六百人,掀起海上施工的高潮。 中广核南鹏岛海上风电项目由中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约70亿元人民币,规划装机容量为400兆瓦,拟布置73台5.5兆瓦风电机组,同时配套建设1座220千伏海上升压站和1座陆上集控中心。
自从去年10月15日海上风机基础开始沉桩,工作人员争分夺秒抢抓施工窗口期,预计今年6月吊装首台风机,6月底完成海上升压站吊装和首根海底电缆敷设,8月实现首台风机并网。今年内计划完成61台风机基础施工和30台风机吊装,计划2020年12月31日实现全容量投运。
目前,国内服务海上工程的大型抢险打捞起重船并不多。“适合广东海域施工的2000吨以上的浮吊船大概只有14艘左右、支腿船大概六七艘。”中广核工程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告别这片海,心底却依然激动
能在阳江海域
集中“阅览”各式各样的起重船,
心中不由得充满感慨:
这是阳江建设海上风电之都的一个缩影,
也是阳江建设海上风电之都的万丈豪情!
期待未来,
一排排“风车”在阳江海域转动的画面!
这家新落户阳江的企业,试投产便接近3亿元订单!
国内最大的风力发电机组整机制造商在阳江这样布局……
在距陆地15海里苍茫大海上班什么体验?带你去三峡风电场探营
风电产业腾飞的序曲,我去阳江山河多用途码头工地转了一圈……
“华天龙”号又出现在阳江海域!这次的任务和“风”有关……
海上风电看阳江!这间企业试投产不到1年,已完成1万吨订单……
(来源:阳江日报)
展示平台搭建。 论坛、专业培训、技术交流、网站宣传、杂志推广、微信公众号及各类线下活动等。诚邀合作单位,有意向的单位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