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北京国际风能大会的第一天,去现场走马观花看了一圈。
一个直观的感受:大国制造在以难以想象的速度在崛起!总结一下风能展的观感机组全面大兆瓦化,8MW已经不好意思拿出来发布了。
从技术路线来讲,直驱已经有点掉队了,现在是以半直驱和双馈为技术主导,尤其是半直驱技术。
国企和央企在新能源建设方面投入了大手笔。
2021年受上游涨价影响大的中游制造环节,很有可能2022年要上演翻盘。
2022年的海上风电,很有可能要复制2021年的陆上风电低开高走的行情。
海上风电平价大势所趋按照之前大家的一致预测,海上风电的降本和平价,至少要花五年的时间。
但是,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上周的两个海上风电招标,华润苍南项目和中广核象山项目,中标均价4500元/千瓦,最低中标价3830元/千瓦(都来自中国海装)。
先看中广核象山项目,位置不错离岸距离8.2公里非常适中。
再看华润电力苍南项目,规定了单机容量不低于5MW,意味着全都要采用大风机。
华润苍南项目就更加有特殊性,要知道这是一个2020年流标的项目,当时招标价格至少在6000元/千瓦以上。
刚刚过了一年,项目招标均价就降到了4500元/千瓦,比一年前下降25%;要是按照最低中标价计算,招标价格下降33%。
这两个海上风电的招标,给市场带了个好头,平价的拐点就在眼前。
为什么是海上风电还是拿上面的项目举例。
按照浙江省上网电价0.42元/度,利用小时数3000小时,招标均价4500元估算,度电成本可以做到0.35元/度。
在不考虑绿电溢价,不考虑当地可能有的补贴情况下,项目内部收益率已经接近6%。
更何况,现在煤价超过2000块,光伏组件价格超过2.0元/瓦,风电的度电成本显得很有诚意。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海上风电分布的省市,都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资源地紧靠消纳地,不需要从三北地区把电力搬运过来。
谁是海上风机小能手BNEF给出过2020年海上风电装机的统计,虽然不一定准,但基本说明了行业地位。
当然这个已经是2020的过去式,既然2021中报已经披露了,来看看小能手们上半年的考试成绩。
明确披露了海上风电装机的只有前三家。
可以看到行业龙头GoldWind在海上风电业务是明显掉队的,那么可以一战的只有剩下两家,没有上市的远景,当然马上要上市的SANY也一定要重视。
写在结尾海上风电的平价,来得有点突然。
改变已经来了,早点学习、拥抱改变才是最正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