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基绿能2000年2月成立,2012年4月上市,22年时间做到4560亿市值。
看一下K线图(月线)。
从2018年11月到2022年7月,短短4年时间,隆基市值翻了10倍有余。
“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隆基股价上天自然离不开国家新能源政策,相关内容请回看上一篇“新能源行业”分析文章的光伏部分。
作为光伏全产业链市值第一的公司,当然也离不开隆基自己。
今天我们聊一聊隆基绿能,聊一聊光伏产业的下一个风口。
一、公司先讲一讲公司名字的由来,“隆基”这两个字估计很多人都不知道怎么来的,在我看来,意义非常重大。
1990年,隆基创始人李振国先生从兰州大学物理系半导体材料专业毕业。
而兰州大学老校长的名字就是:江隆基。
李振国用母校校长的名字来命名公司,这份感恩的心思就是隆基作为一家优秀公司的底色和基因。
再说,我见过给公司取名字用女朋友名字的,也见过用父母或者子女名字的,更别说用自己名字的,但是真没见过用老师名字的。
毕业后的李先生被分配在某半导体厂上班,负责拉制单晶硅棒。
十年之后,李先生创业,创办隆基公司。
看一下隆基在光伏产业链的位置。
除了原料,隆基全都有布局,甚至在下游应用方面,布局了氢能业务。
其中,硅片、组件是隆基的主力产品,光伏电站、氢能是隆基的战略产品。
1、硅片2021年,硅片及硅棒收入170亿,同比增长10%,占总营业收入21%。
什么是硅片?石英砂(二氧化硅SiO2)冶金产出金属硅(Si),提纯6N-8N(6N指99.9999%纯度)产出多晶硅。
多晶硅拉晶产出单晶硅棒,再用金刚线切片,产出硅片。
P型硅片和N型硅片,我们在电池部分细说。
为什么硅片龙头是隆基?2006年,光伏电池以薄膜电池和多晶硅电池为主,隆基决意走单晶硅路线,这是一次重大的企业战略决策。
因为发电效率高,单晶硅渐渐替代多晶硅,2021年单晶硅片市场占比高达94.5%。
2012年,切片以砂切片工艺为主。
隆基在行业内第一个采用金刚线切片工艺,全球率先规模化导入量产,扶持国内金刚线企业,打通国内金刚线产业链,当时一米金刚线价格0.4-0.5美元,现在仅0.2元人民币。
这是又一次重大的企业战略决策。
因为金刚线切片损耗低、成本低,目前已完全取代砂浆切片。
两次押注成功,两次走在行业前面,让隆基一跃成为全球硅片老大。
2021年,全球硅片产量233GW,其中我国硅片产量227GW,隆基一家占去30.8%。
老大的荣光与压力。
在硅片产能和产量上,隆基目前还是老大,不过老大的位子似乎不太稳,老二中环股份追上来了。
2020年中环股份被TCL全资收购,2022年证券简称更名“TCL中环”。
比如产能,截止2021年,隆基单晶硅片产能105GW,中环88GW。
预计2022年底,中环单晶硅片产能达140GW,超越隆基,并且远期硅片产能规划目标180GW。
比如产量,2021年,隆基单晶硅片出货量70GW,销售34GW,自用36GW,硅片及硅棒销售收入170亿。
TCL中环出货量82万片(统计口径不同),销售收入318亿。
隆基在产能上保持克制,原因待会再讲。
在毛利率上,隆基明显占优,2021年隆基硅片毛利率28%,中环只有23%。
隆基硅片最大的压力,是多晶硅成本。
这也是隆基在硅片产能上保持克制的主因。
这两年硅片产能上得太快,多晶硅产能上的慢,多晶硅供不应求。
2021年,多晶硅产量50.5万吨,同比增长27.5%,硅片产量227GW,同比增长40.6%。
供应链产能错配导致多晶硅价格猛涨。
截止2022年7月24日,多晶硅价格近28万元/吨,自2020年以来上涨幅度达600%。
成本上升,导致隆基利润大损,这一点我们在业绩部分再说。
从多晶硅新建产能和硅片新建产能看,错配还将继续。
2、电池什么是光伏电池?在多晶硅拉晶环节掺入硼元素,产出的单晶硅片带有正电空穴,因此叫P(positive正电)型半导体。
在多晶硅拉晶环节掺入磷元素,产出的单晶硅片带有自由电子,因此叫N(negative负电)型半导体。
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结合就是PN结,是光伏和集成电路的基础器件,这是个物理基础知识,学过物理的应该都知道。
光伏的工作原理,简单说就是在光照下,N型半导体中的自由电子流入P型半导体,产生电流。
目前,主流的光伏电池以P型电池(P型半导体)为主,市场占有率达91.2%。
P型电池发电效率在23%左右,接近理论极限,因此未来N型电池有巨大的成长空间。
资本市场上大热的TOPCon和HJT(异质结)都属于N型电池。
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