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内外海风政策频出,预计2023-2030年全球海风装机持续景气,利好具有出海潜力的风电零部件厂商;国内风电招标高增+原材料价格下降+风电价格缓降,风电零部件企业有望量利齐升。
目前海上风电造价成本显著回落,已由约2万元/千瓦回落至1.4万元/千瓦,“十四五”期间海风电投资仍有1000-2000元/千瓦降本空间。
事件:海风规划再下一城:广东省潮州市发布《潮州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拟规划建设2个海上风电场址,总容量达43.3GW。
10月20日,广东潮州市人民政府发布《潮州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初步规划总容量43.3GW。
点评:继60GW汕头海风规划后,43GW潮州海风规划落地,广东持续发力海风市场:1)对于各省”十四五“海风规划,广东规划遥遥领先,预计”十四五“期间将新增17GW海风并网;2)对于中长期海风规划,广东汕头计划布局60GW海风项目,潮州计划布局43GW海风项目;截至目前,广东共有16个市发布了“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共规划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为20.9GW。
随着规划不断落地,海风景气度获得持续验证,海风电在“十四五”期间有望维持高景气。
风电今日开盘大涨。
海风规划超预期,风电行业观点风电处在基本面底部,向右侧发展,三季报环比预计会继续好转,招标数据支撑景气度向好,行业整体向上。
具体来看:二季度开始的原材料价格下降,将反映到三四季度的业绩中,轴承、锻铸件等相关环节边际利润改善将得到体现;产业链8月份已经整体进入较好的排产状态,9-11月预计进入排产高峰期,Q4装机预期较高;2023年是风电大年,陆海装机预期高增(目前陆风招标达65GW,海风9.5GW),陆风装机同比增55-75%,海风100%+,而大MW齿轮箱、模具叶片、轴承等环节缺口较大,量价齐升预期较高。
站在当前时间点来看,大型化降本使风电IRR提升带来装机量上行;但大型化降本对零部件单MW价值量呈摊薄趋势,对应部分细分赛道价格下行,而其中不容易被大型化趋势摊薄价格的环节可视为抗通缩,量化一下,即风机大小每提升1MW,单MW价值量基本不会变化甚至可能上升的环节,这将是未来的投资核心。
环节排序可概括为海缆、轴承、铸件、主轴、塔筒、桩基。
另外运维服务环节也有望受益于风场体量和规模的增长。
风电产业链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