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品方/分析师:国信证券 王蔚祺 王昕宇 李恒源)公司概况 发展历程 进入光伏行业二十载,实施“硅片+硅料+工业硅+电池”一体化布局战略。
公司于2002年创立,总部位于无锡市,于2018年 12 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自2004年进入光伏行业以来,公司主要从事晶硅专用加工设备的制造,2014年,公司开始进入数控金刚线切片机市场。
2019年公司转型打造“高端装备”+“核心材料”的业务模式,单晶硅片生产取得快速发展。
2022年 2 月在包头投建上游工业硅和硅料项目。
2022年 8 月,公司筹建徐州新能源产业园项目,进入下游 N 型光伏电池领域,进一步完善了公司的光伏产业链一体化战略布局。
股权结构 公司为家族控股的民营企业,公司创始人杨建良直接持有公司 36.24%的股份,为公司控股股东,并任职董事长兼总经理;其妻杭虹持股 15.83%,其子杨昊持股 0.91%。
此外杨建良、杭虹夫妇通过弘元鼎创间接持股 3.08%。
杨建良姐夫李晓东持股 0.10%,担任公司副总经理;杭虹妹夫董锡兴持股 0.10%。
杨建良、杭虹、杨昊、李晓东、董锡兴为一致行动人,是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合计持有公司 56.26%的股份。
管理团队 创始人近三十年经营管理经验,管理层长期稳定。
创始人杨建良 1993 年至 2001 年承包经营无锡市雪浪制冷设备厂金工车间;1998 年至 2002 年任无锡市良友机械厂厂长,拥有近三十年的企业经营管理经验。
公司四位副总经理中,有三位曾与创始人共同在无锡良友机械厂工作,并自 2002 年上机数控成立之初就开始在公 司任职,已共同合作 20 余年。
公司管理层及核心骨干在光伏设备领域深耕多年,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技术积累,对光伏行业发展的理解较为深刻,帮助公司顺应光伏行业发展趋势,制定并实施相应的战略目标。
股权激励 公司自上市以来累计实施两次股权激励计划,2020 年 1 月实施了第一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目前处在逐年解锁的阶段;2022 年 6 月公司实施了第二期股票期权与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对核心员工的激励效果和绑定效果显著。
具体信息如下表所示:主营业务 单晶硅片制造是公司核心业务。
2019 年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弘元新材开展光伏单晶硅片生产业务,之后业务重心迅速转向单晶硅,在硅片领域的规模排名及行业地位也迅速提升。
2022 年公司继续延伸产业链布局,进入硅料和电池片环节。
晶硅专用加工设备制造是公司的传统业务。
经过多年探索和努力,公司基于对光伏晶硅加工工艺的深刻理解而形成了覆盖开方、截断、磨面、滚圆、倒角、切片等用于光伏硅片生产的全套产品线,并积极布局蓝宝石、新一代半导体专用设备领域。
具体如下图所示:2019 年开始公司分产品营收结构出现重大变化。
2017 到 2021 年,光伏专用设备营收 5.87 亿元降至 0.86 亿元,营收占比 92.59%至 0.79%。
2019 年公司切入单晶硅(硅棒/硅片)制造领域,到 2021 年,营收从 2.52 亿元迅速增长至 107.53 亿 元,2021 年单晶硅营收占比达到 98.52%,成为公司的核心产品。
融资项目 公司自 2018 年底上市以来,完成过 1 次定增和 2 次公司债的发行,主要募投项目均为单晶硅拉晶产能及配套项目,截至目前所有募投项目均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资本市场融资项目的顺利推进,帮助公司快速完成向硅棒、硅片制造业务的转型。
今年 4 月公司公布 2022 年度定增预案,拟募集资金不超过 58.19 亿元,用于 5 万吨硅料产能建设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行业分析 双碳目标驱动光伏行业高景气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多国承诺将全球气温上升限制在 1.5°C。
光伏是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中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