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也不断增大。
现在我国所依靠的电力能源主要是煤、石油和天然气等,这些能源在短期内是不可再生的,开采得越多存量就会越少。
同时,开发和利用这些能源会引起酸雨、温室效应等严重的环境问题,这也成为整个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
所以,大力发展新能源发电技术迫在眉睫。
我国新能源的特点 我国的新能源资源和各地的能源需求呈现逆向分布的特征,且储量丰富。
生物质能资源年产出8.99 亿tce,据统计,波浪能资源的储量为1285万kW,潮汐能资源储量为1.1亿kW,潮流能为1.4亿kW。
从资源分布来看,风能较丰富的地区除了东部沿海之外,其它的主要集中在内蒙古、新疆以及甘肃和华北的北部。
而太阳能资源只要分布在西藏、青海、新疆南部和内蒙古的西部。
但是我国75%以上的能源需求都是在东部和中部地区,所以资源需求和分布逆向性较明显。
新能源资源都具有地域性,本身是无法实现直接供电,而是通过一定方式转化为电能才能被大规模地利用。
目前我国的新能源资源分布地区的用电量相对较少,当地并不能完全消化,可以通过长距离的电网输送到中东部用电量较多的地区。
新能源资源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分散性,因为能流密度较低,分布到每单位面积上的能量并不多,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站占用的空间比较大。
新能源发电具有间歇性和波动性,受季节和气候的影响比较大。
新能源发电类型 1、风能发电 风能资源既包括陆地资源,又包括近海岸资源。
目前来看,风能发电是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中技术相对比较成熟且开发规模较大的一种发电方式,也是现在新能源发电的一个重点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的风电场的数量已有上百个,装机总容量高达260万千瓦。
2015年我国的风能发电计划达到1500万千瓦,2020年将达到3000万千瓦。
2、太阳能发电 太阳能是地球上永恒的一种能源,我国陆地面积每年接收的太阳辐射热量较多.太阳能发电形式主要有两种:光伏式和光热式。
3、海洋能发电 海洋能发电是利用海洋中储存的大量能量来发电。
海洋能属于可再生资源,主要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水温差能、海流能等。
海洋能对环境无污染,蕴藏量大,但是其能量密度较低,具有很强的地域性,限制了对其的开发,目前海洋能发电得到实际应用的有潮汐发电和波浪发电。
4、生物质发电 生物质能是蕴含在生物质中的能量,生物质能发电方式是一种以农作物秸秆和木屑为燃料的火力发电方式。
生物质能是直接或者间接地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为化学能储存在生物体内的能量。
它与传统的火力发电相比的优势在于实现了二氧化碳的零排放,既环保又节能,因此,越来越受关注。
并且,生物质能分布很广泛,从储量上来说,总量仅次于地球上的煤、石油和天然气。
现在利用生物质能发电的方式有多种,包括直燃发电、混燃发电、沼气发电等。
5、地热能发电 地球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大的热仓库,据推算,全球的地热能源总量约为现在全球能耗的45万倍。
地热发电是利用高出沸点的中、高地热(蒸汽)来推动汽轮机,从而带动发电机来发电,或者是通过热交换用地热来给一些沸点低的流体加热,使其变成蒸汽后再同以上原理一样来发电。
6、水氢发电 水氢机是一款注重安全性、实用性和环保性的产品,适用于离网提供稳定电源,也可作为电动汽车的増程器,还可以直接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源。
具有体积小、寿命长、效率高、性能稳定、运行时间长、安全环保等特点。
水氢机的原料为甲醇,甲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