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认为风电行业正在经历陆海共振,行业的上行周期更加确立,建议关注1)商业模式较好、业务空间更大的塔筒、海缆和整机环节;2)持续受益于全球风机大型化趋势和原材料价格下降的头部风机零部件企业。
摘要中国风电行业景气上行周期更加确立。
由于风电风机技术进步带来的降本已经较为明显,诸多可开发资源的回报率水平已经较为优异,我们预计2021年行业招标量达到60GW可能性大,海上风电也有望随着大型化风机的应用加速平价,以及考虑中东部分散式资源后续利用提速,我们预计十四五期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量在保守和乐观情形下分别有望实现年均55GW以上和70GW以上。
从装机节奏来看,由于两批风光大基地项目的推进,我们预计2023年有望实现更高装机量,1-2年的高景气周期已经启动。
中长期来看,我们认为机组的大型化趋势有望快速重塑零部件行业格局,产能更加向技术、资金实力强的头部公司集中,另外海外市场也对大型化零部件供应提出需求,国产优质零部件企业有望抓住机遇提升全球市占率。
我们认为整机/塔筒/海缆环节商业模式较为优异,整机和塔筒企业均有增量业务空间,海缆在风机大型化过程中单位GW的价值量至少有望保持不变,这三块领域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展望2022年,我们认为:► 整机环节:盈利存在考验,但压力可控,新的大型化风机产品轻量化带来的成本下降较为明显,行业格局正在快速向头部梯队集中。
► 塔筒环节:陆上塔筒迎来上行周期,格局趋向集中,海上风电的发展拉动海上塔筒和桩基的增量需求,行业积极扩产匹配海上需求。
► 海缆环节:2022年为海风平价短暂过渡期,海缆环节格局优异,产值增长匹配装机量增速,头部公司有望扩大优势。
► 风机零部件环节:2022年头部公司有望受益于大型化零部件产品的溢价和原材料价格可能的下行趋势,中长期受益于全球风机大型化带来的行业格局重塑。
风险风电行业装机量不及预期,产业链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
正文技术进步带来阶梯式降本,风电景气上行周期更加确立国内陆上大型化风机产业化加速推进,带来风机和项目造价阶梯式下降十三五时期发展长叶片和高塔筒已经推动部分中东部和南方区域平价。
2015年国内风电第一次抢装后,由于三北新能源电力消纳的压力,风电装机向中东部和南方区域转移。
在此过程中,为了更好适应中低风速区的风资源,长叶片和高塔筒来增大扫风面积成为主要降本方式,直接推动了中东部和南方区域迈向平价。
十三五末至平价初年的2021年开始,大型化风机产业化加速推进。
伴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等相关对新能源发电的支持政策陆续推出后,三北等大基地项目重启,同时平价压力下大功率风机产业化加速推进,一同推动风机成本的下降。
图表1:中国陆上风机的大功率、长叶片和高塔筒发展趋势和近期大功率陆上风机产业化情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