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扩产潮在光伏行业上演。
今年以来,不同领域的近30家上市公司抛出进军光伏的计划,有搞养殖的牧原股份、正邦科技,玩具商沐邦高科,地产商天宸股份等等。
老牌企业也不甘示弱,包括天合光能、晶澳科技、晶科能源、协鑫等再砸重金强化垂直一体化布局。
按照惯例,给淘金者卖铲子的人往往能先赚到钱。
光伏大热之下,包括还原炉、切割机、丝网印刷等产业链各环节的设备需求被同步放大。
哪些“卖铲人”抢先获益?在电池环节技术迭代之下,设备厂商们表现如何?业绩超预期先看一组数据。
据财经网不完全统计,2022年前三季度,21家光伏设备企业营收合计1028.14亿元,同比增长60.47%;合计净利润153.71亿元,增速67.16%。
整体呈快速增长的态势,仅3家营收同比下滑,4家净利润出现下滑。
具体到单家公司上,营收TOP5分别为上机数控(174.96亿元)、大族激光(105.62亿元)、北方华创(100.12亿元)、先导智能(100亿元)、双良节能(87.45亿元)。
其中,上机数控和双良节能收入主要来自光伏,大族激光和北方华创的业务横跨半导体和锂电设备等多个领域,先导智能的业绩7成左右来自锂电设备,光伏设备包括串焊机、TOPCon光伏电池智能工厂产线。
营收增长最迅速的五家公司则分别为双良节能、海目星、上机数控、京运通、高测股份,同比增幅均超过100%。
除海目星从锂电领域切入光伏激光设备之外,其余四家公司均为跨界进入硅片制造领域的光伏设备企业。
从行业整体来看,前三季度光伏硅片的营收增速超过电池、硅料、组件环节,行业的高景气度带动其收入增长。
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