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从来都没有停下,现在更是在太空当中建立了空间站,这是一种能够长时间运营,同时可以提供航天员生活和活动的一类特殊空间设施,对于国家的航天事业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现在布置太空中的空间站,最主要的就是有国际空间站,这是由多个国家共同运营的。
它在2010年的时候完成建设,接而转入全面的使用,由于它运行的时间也比较久了,所以其实在2020年2月份的时候,美国国家航空局也宣布,计划会在2031年摧毁国际空间站,但不得不说的是,这一空间站的建设还是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说到空间站,我国也有我们自己建设的天宫空间站。
这是我国发展战略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目标。
而且就在今年11月份的时候,我国空间站的组合体还完成了T字构造的在轨组建工作。
并且我国这一空间站设计的寿命是10年,可以长期驻留3个人,总重量可达180吨,是一个空间中较大规模的应用空间。
在其中它各项性能上有一点非常的使人惊讶,就是我国这一空间站与国际空间站在吨位、还有大小上相比较起来,都是比较小的,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我国这一空间站它的发电能力居然可以和国际空间站达到平齐,这足以说明我国这一空间站的“充电宝”非常强。
其中国际空间站的建设被分为了三个阶段,总共经历了十多年的时间得以完成,它的吨位有420吨,有6个大型的舱室,而且其中他更是拥有8个大型的太阳翼,并且靠它8个电池板可以产生最多120千瓦的电力。
所以说它的距离电力是十分庞大的,而且由于它其中的太阳辐射吸收面积更大,光是太阳翼的长度就已经超过了30米,所以能够达到这样的一个发电量,也完全是在大家意想之中的事情。
但是与之相比之下,我国的天宫空间站也是分为了几期进行建设的,不过到最后它可以到达的吨位是180吨,这样一个规模虽然是比较大的,但是跟国际空间站相比较起来,显得还是有一些小。
然而就在大家以为它的发电能力会较弱一些的时候,它却在太阳翼的面积只有138平米的情况之下,在与梦天对接之后仅靠6套电池板,发电功率就已经超过了一百千瓦,在有这样差距的情况之下,还能够达到几乎相等的一个电力情况,这样的情况属实还是有一些让人感到意外的。
其实会有着这样的原因,主要是在于它们在研发材料上的不同。
其中空间站所使用的太阳能电磁板的材料最开始主要是硅基,在这一方面面积大,而且对于光电转换的效率已经达到了14%在当时来看一直是非常先进的一类技术,而且应用起来相当不错,但是发展到现在,它作为第一代半导体材料。
在发电功率上限制在了一定的范围,所以在后续的发展当中,自然也有对于更新一类材料的研究,其中的第二代半导体砷化镓,它的光电效率转换就可以达到30%以上,但是新一代的材料在面临太阳辐射之后需要面临的高温,所以在使用寿命上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而我国正是在对于材料的使用上,逐渐掌握了关键的技术。
其实在五六十年代的时候,我国就有了硅以及砷化镓这些材料的研究,这些都为我国半导体材料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并且在2016年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开始用到了半刚性的三结砷化钾电池板技术。
而在这一方面,对于国际空间站的配置,美国其实也有计划在这两年给它换上新的设备,增强发电能力,其中也有对于新型材料的运用。
不过他们肯定没有想到的是,我国对于空间站建设的过程当中采用了三结砷化镓材料,而且我们空间站的柔性太阳翼,还是由我国自主研发的,不仅使用寿命长,可靠性更高,发电率也超过了30%,它每天的发电量可以达到1000度左右,并且在结构和材料方面完全领先于世界。
不过这一材料有如此高性能的同时,它的价格自然也非常的高,其中一平米的造价就已经达到了100万的价格,因此在这一方面的使用,只能说是作用越高价格越高了,但是对于我国的航空事业来说也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