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排放到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向环境中的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排放和吸收相对平衡”状态。
“碳”指的是二氧化碳气体,“中和”即排放和吸收相对平衡。
排出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被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碳中和”。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方法一般有两种。
一是碳封存,主要由土壤、森林和海洋等吸收储存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由于森林可以增加环境的二氧化碳气体吸收量,所以说我们每个人可以做的就是通过植树造林,扩大环境的森林面积来加大环境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封存量。
二是碳抵消,通过开发可再生新能源和低碳清洁技术,减少一个行业或企业,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来抵消另一个行业或企业,国家增加或必须的二氧化排放量。
在2007版的《新牛津英语字典》中,“carbon neutral”即碳中和的,碳平衡的。
这个字被正式编列到字典当中。
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也就是达到峰值。
2021年3月15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其中一项重要议题,就是研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举措。
相关专家表示,从现在开始,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也就是说,通过多方举措,使我国的二氧化碳总排放量尽快达到一个历史最大值,然后总排放量峰值的基础上有计划的下降,直至最后达到零排放。
碳交易是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的统称,在《京都协议书》要求减排的6种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为最大宗的温室气体,因此,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以每吨二氧化碳当量为计算单位。
在排放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包括二氧化碳在内的温室气体排放权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从而具备了商品属性。
《议定书》把市场机制作为解决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减排问题的新路径,即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从而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简称碳交易。
最常见的碳交易是指没有减排能力但是需要减排的单位向有能力减排的单位购买减排量,这样卖方完成的减排量可以增加到买方头上,卖方通过节能减排省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卖给了没有节能减排能力但又必须排放的买方,一方支付资金得得到碳排放权利,另一方拥有的碳排放权减少,但是得到了金钱补偿。
双方从而实现了一次碳交易。
这个买方和卖方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国家。
A股中的碳中和概念股,主要指的是和节能减排,新能源有关的发电,钢铁,新能源有关的各种公司。
说的简单一点,近段时间吸引主力资金的碳中和概念股就是供给侧改革概念+新能源概念,也可以称为”供给侧改革2.0“概念。
风力涡轮机在A股市场中,相关的概念股有很多,下面是在近期A股节节调整的行情中,走势较为强势的部分碳中和概念股,特为各位朋友罗列出来,供大家参考。
湖北能源000883 川投能源600674长江电力600900 华能水电600025长源电力000966 天富能源600509力星股份300421 南网能源003035雪迪龙 002658 绿茵生态002887博天环境603603 乾景园林603778岳阳林纸600963 杭锅股份002534宝丰能源600989 华测检测300012中泰化学002092 泉阳泉 600189东珠生态603359 惠博普 002054宝钢股份600019 上海电力600021(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交易,风险自负)结语:以上就是碳中和,碳达峰,碳交易的相关说明,如果您有什么问题,欢迎在下方留言。
股市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我是碧海浪涛涛,谢谢所有看过此文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