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讯(记者 沈阳 通讯员 焦轶琦)近4三年来,光明网记者已经第三次到北科建集团位于吉林省长春市的北湖科技园区采访,记得2014年6月第一次采访时,北湖科技园区第一期园区才入驻20多家企业,北科建集团副总经理王槑同志当时告诉光明网记者,北湖科技园园区第一期建好的12万平方米,原来预计要用2年才能租(售)完。
然而,想不到就在2014年、不到半年时间就落实了90%,而且还带动了北科建长春北湖科技园的配套住宅的旺销。
而2015年12月光明网记者第二次到北科建长春北湖科技园采访时,第二期己经快要收尾、进入内部装修阶段,而园区第一期也基本上入住一批吉林省优质的创新企业。
吉林省长春市北湖科技园区沈阳摄影时隔一年半时间,包括光明网、津云(天津北方网)、荆楚网(湖北)、江西网、大众网(山东)、广西新闻网共6家政府新闻网站的主编(总监)和记者采访团,在北湖科技园区展开了为期二天的企业专访,共走访了约20家有代表性的高新企业,由本文起,将向大家陆续介绍采访的这批高新企业的特色。
长春盛昊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研、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位于长春市北湖科技开发区北湖科技园产业一期B8栋,公司设有技术研发部、电梯事业部,工控事业部、国际贸易部等部门;公司主要致力于开发及生产各种形式的编码器,增量式编码器、伺服电机编码器、正余弦编码器、绝对式光电编码器、霍尔开关、接近开关、扶梯传感器、光栅尺等近千余种系列规格产品,产品已被广泛应用于冶金、汽车、电机、电梯、起重机械、包装机械、数控基床、风力发电、轨道交通、纺织机械、绣花机械等诸多领域。
同时,面向汽车、冶金及水处理行业的系统集成业务也正在逐步展开。
公司注重技术创新,力求发展,秉承“质量为本,诚信服务”的原则,追求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以客户满意为宗旨,以优质的产品、用心的服务赢得了众多企业的信任和好评,公司先后与国内外知名一线品牌厂家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公司产品远销出口到新加坡、荷兰、尼日利亚、俄罗斯、土耳其、丹麦、美国、孟加拉、欧盟等国家,2013年企业被国家工信部评为“中国中小企业优秀创新成果企业”。
初见于兆武把80后误认是70后2018年6月28日下午17时,北科建长春北湖科技园采访接近尾声时,我们到了长春盛昊电子有限公司,遇到了正在忙于搬迁内务的于兆武总经理,他的公司这次是在北湖科技园区买下了独栋,正陆续从外面把生产、加工、办公材料搬进这个新办公大楼。
光明网记者初见于兆武总经理时问他是你70后还是60后?他回答说是80后,是1983年出生的。
让记者对面前这位看似70后还是60后、实际上是80后的创业者产生了好感。
于兆武总经理介绍他们夫妇出来创业之前的经历时说:“我大学是学财务专业,大学毕业以后进入一家食品国企当出纳,当时的工资发到手里大概一千多元,因为我出生于农村,当时房子五、六万就能买一个70、80平米的房子,当时我想一个月才一千多元,一年才一万二千元,我这样工作要十年时间不吃不喝才能买一套房子,这样过日子肯定不行。
我当时就跟我们领导说了我的想法。
他问我想换什么?我说我家有一个亲戚,开药厂,他缺少销售人员,我说我去做销售,我们亲戚说做销售能锻炼人,当时的一个目标就是改变自己的生活现状,能在城市里面给自己立足,能赚到钱。
领导劝了我两次,我依然在当年底就辞职了。
”“辞职后我回到家乡内蒙古赤峰市做医药代表,当年我分到天津办事处去工作,从最基层跑销售的医药代表做起,做药品销售四年多,从一个普通的医药代表,做到办事处经理。
成家立业弃医药转做传感器于兆武总经理夫妇踏进传感器研发行业、由天津回爱人家吉林长春创业确实是一段人生故事。
他说:“我认识我爱人是在2008年奥运会的时候,她是做传感器行业的人员。
我们做医药代表应酬特别多,本身我不喜欢喝酒,我又不能不喝,我厌倦了这种太多的应酬场合。
我爱人就跟我说,别做医药了,现在行情也不太好,你做传感器这个东西。
当时我第一个想法就是要当一个代理商,就这样从2008年8月份开始,我就开始慢慢去接触传感器。
”“在做传感器产品过程、有好多厂家找到我们,有的想让我们给他们当销售,有的是想让我们作代理商。
2008-2010两年多的时间,我们开始给长春的一家公司当代理商、在这个行业中摸索探路。
”代理无门亲戚朋友借钱研发产品“可是,在2010年底的时候,我们代理的这家公司被一家上市企业收购了,那会被收购的企业信息搞乱了我们的思路,有一天,有个很好的朋友和我说了很多关于创业的形式和方法,给我很大的启示,后来我就咨询了几个朋友:做一个传感器公司需要投资多少?其中有一个人我当时觉得他很懂,他说:有个30至50万元肯定就能做起来了。
当年我正好在天津买了自己的房子,我说我有30至50万元,因为我做药医代表攒下了一些积蓄,这样的事情我可以做。
”于兆武总经理回忆说。
“做了以后,我和爱人两个人,先回我爱人家长春找地方租房子,先租了一个办公楼,没用多长时间就觉得不合适,后来我们就租到长春高新南区那边去了。
在这个过程当中,说30万、50万,但是我们不断的买设备,我发现30至50万元其实连桌椅板凳都没置办齐。
当时我就又给朋友打电话了,我说哥们,到底需要花费多少钱?他说:花的30至50万元就是买材料,都是不能发货的状态,我说你忽悠我!”于兆武总经理说到此,记者听出那时的压力多大。
他接着说,他们夫妻于2009年在天津贷款买了一套房子,资金压力也很大,只有一套房子,房子外又没有什么可抵押去向银行去借钱:“在这个过程也没办法,只有不断地追加投入、大概有160-170万元,也没法借到,就采用最原始的办法,向亲戚朋友借钱,我们那会亲戚朋友也不一定会借多少,没办法,家里的父母,还有朋友亲戚借钱,这样大概借了100--200多万还是觉得这个企业当时的资金不够,我爱人和我就认真地坐在家里商量,我跟我爱人说的一句话就是既然做了,就不能回头,回头就是把自身的底气削弱了,你再干什么都觉得底气不足,要坚持下去。
从我和我爱人来长春的时候,因为我爱人父母也是农村的,当时我们为了省钱,我们租的办公楼里边,我们自己腾出一间,我们就住在办公楼里面,舍不得再花每个月一千多块钱的房租,省下来,住在办公室里面。
当时在冬天的时候办公室里面温度晚上最多仅7至8度,我和我爱人晚上睡觉的时候,都不脱衣服,盖大被,点电暖气,在那个房间睡觉,现在想想当时的日子特别贫苦。
听了于兆武总经理介绍,光明网记者就关注的问题提问。
光明网:你们公司是什么时候成立?于兆武:是2011年11月成立的。
当时公司算上我和爱人一共才四个人,当时没有技术买产品,卖的别人现成的产品。
没有自己的研发地,没有现成的技术,从四个人做到现在将近100个人的企业,从原来一年的产值不到100万元,做到现在将近2000万产值。
真的很有感触,我和我爱人每年开一次年终总结会,我们是每年在12月31号全公司要开总结会、表彰会、聚餐。
从公司成立2011年开始每年都开,哪怕我只有四个员工,也要找一个地方开一个小总结,我们从一桌员工变成两桌、三桌、四桌、五桌、八桌、十桌,看到这种变化,你站在台上的时候,发现底下的桌数变得越来越多,当时就有一种成就感,觉得做六七年的这个企业,最起码我们的企业是在往上走。
光明网:你的传感器技术谁给你的?于兆武:开始是通过一个朋友介绍,从别人手里购买。
但是这种合作模式不长,只合作了半年时间,因为企业的发展的需要,不能再从别人手里买技术,需要要有自己的技术研发队伍。
在人才市场和朋友的推荐招聘了专职的技术,我们从原来一个技术,到现在是14个人技术团队,有搞电路设计的,有搞光学设计的,有搞机械结构设计的,这些都是逐步发展起来的。
光明网:你们这个销售,需要给人家押款吗?于兆武:市场还需要押款。
我和我爱人有一次坐在家中客厅面对面探讨这个问题,当时我们俩就说还投不投?扩大不扩大市场?我们俩共同商议的结果就是先别扩张了,一直看不到钱,只是看到外面欠我们的钱应收账款越来越多,说是先停一停,因为觉得不想让父母压力太大,因为父母借了好多钱,不想让父母压力太多。
我说这样,先停一停,把这些产品就这些客户卖一卖,把钱收一收。
我当时在广州交了一个朋友,我就告诉他是我自己在做这个传感器,我说你能不能照顾一下我生意,当时我朋友就说了质量怎么样?我就说质量如人品,他说了我一句,那会儿还管我叫小于,开玩笑说小于你没有人品,我说这麻烦了。
他说你发我一百台传感器行不行?我先不给你钱,我先试一下。
我说可以,因为我对我的产品是有信心的。
我发了一百台,没到一个月,他就订了500台,所以在第二年的时候,我们的订单猛量增加。
第一年几个月,我们卖了不到一百万,第二年我们做了500多万,第三年1000多万,第四年的时候,由于基数大了,又增长了,做了1000多万,增加了几百万。
今年我们年初制定的目标是3500万,2017年我们做了2000多万,大概是这么一个数字,反正每年就是阶梯性的发展。
忆苦思甜收获满满,在挣得第一桶金后,我在五一期间回了一趟老家,当时是拿着卡回去的,里面装了有几十万,拿着卡回去告诉我父亲,我说爸,这卡里有有若干现金,你把所借的钱都还了。
我父亲也很诧异跟我说了一句话,咱们是本分的农民,我父亲地地道道一辈子就是干农活出身,跟我说了一句话,儿子,干什么东西不能干违法的事情,堂堂正正做人。
我说,爸,你放心。
因为在这个期间我父亲没来看过这个东西。
我说爸,你放心,你的儿子肯定是做正经生意的。
在我们村子里面有很多人都很诧异,但从创业当中真正能体会到做一件事情,在高科技领域当中,它会产生带来的经济效益和飞速发展,如果做传统行业肯定不会带来这种效益,如果你在这种科技型,高科技型企业,会带来很多的意想不到的收获。
选择北湖科技园跨越式发展腾飞光明网:为什么选择到北科建长春北湖科技园区创业上新台阶?于兆武:我和园区先前入驻企业泰华防雷的王树武总经理都是内蒙古人,因为我们俩是同乡,我们有一次在老乡聚会上吃饭,他向我询问说,你现在的厂房是租的还是买的?我说租的,他说为什么不去北湖科技园那边购买。
他介绍说:北科建是开发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国有企业,有品牌、服务好,长春北湖科技园区已经在当地形成了区域产业集聚。
我当时的想法是自己买一块地,想自己建厂房,后来王树武总经理给我说了很多在园区的优势,他说你花几千块钱一平米买一个现成的,他说就是去北湖科技园,紧接着我们对接了北湖科技园区的喻专总经理。
第一次就我自己一个人来看一下,第二次带着我爱人。
我同爱人说你管钱,来看一看。
第三次是找了几个比较懂一点的人过来给参谋一下,觉得这个位置还比较不错,我说行吧,当时到了办公室,我们就把合同一签,转身打的定金,就完事了。
光明网:你在长春市南区那边的办公室和厂房跟北湖科技园这边差多少?于兆武:我原来在南区办公室和厂房面积只有1500平方米,公司在2011到2018年六年多的过程当中,仅在成立时搬家一次。
北湖科技园这边有2500平方米、多了1000平方米,其实多了1000平米以后,我们感觉还是差了一些,上次我还和喻专总经理说,如果企业资金允许的情况下,我们要在园区的三期再买。
光明网:北湖科技园区后续给您提供那些产业服务?于兆武:最大的支持应该是金融支持,现在双方正在磋商融资事项。
创业就像抚育自己的孩子一样,我觉得从南区跟着我们有好多员工,跟着我六七年的员工一直走过来,我一定要对得住能跟着我一起奋战在这条线的员工,最起码比如说如果引进园区资本的支持,一定要让跟着我的老员工发展的更好、更有奔头,福利待遇更优厚,让员工感觉比以前公司更好了,更觉得有斗志去拼搏了,所以这是我的目的。
从4人做到100人公司技术创新近期日本的轴承厂商来了,给我们评价说:你这步迈得很大,一定要坚持稳住。
我说:我们肯定要稳住,做了6年基础,把目前有的产品质量做好,营销做好,产品研发后续做好,就是我们企业发展的根基,这样持续发展下去,我们的未来肯定就是美好的。
光明网:你做这个产品全部是传感器,现在传感器应用很大,连运动员训练系统有些都是在用传感器这个技术。
于兆武:是的。
比如说,最简单的跑步机上面就有用。
但是我们公司配套的这些行业,基本上都是高端的行业应用,比如说:智能家居、机器人,还有纺织行业,都是由控制部分来编程完成的。
我们这个行业是和国家的智能制造2025,工业4.0规划密不可分的,所有的只要说是配备的智能化东西,必须要用这个东西,特别是目前我们乘坐的电梯控制部分,都是由传感器来控制,我们企业的起家行业就是在电梯行业。
比如我们给知名品牌电梯做电气配套,智能家居配套、机器人等、我们都给他们做过。
我们的市场也做到了国外市场,我这件衣服是在印度买的,我们去印度考察市场,印度有一位我们的经销商,他在印度所有的设备都是用的我的传感器,对产品品质特别满意。
这么多年,我们真是从点点滴滴,从4人做到100多人的公司,想想回忆的时候,可以写本书。
光明网:基本上是工业自动化标准配件。
于兆武:对,完全是给工业自动化做的,我们自己都倡导工业4.0,我们给数控、机床,自动化设备。
比如国内的一线机床制造企业,我们都有合作,给他们提供优质的配件他们为他们客户提供优质整体产品,背后也有我们的贡献,我们的传感器是利用光,把光的模拟信号转入数字信号来处理的,我们是运用光学的原理来做的这块产品,而不是硬性的电路打出来的这些产品。
用专利技术保护自己知识产权光明网:你们有申请专利这类东西吗?于兆武:有,我们现在拥有四项己经批准的发明专利,大概还有近30个实用机型专利,针对我们自身产品研发,我给我们技术研发团队每年的硬性指标要求是,每个工程师每年的任务就是必须对口做出自己分担专业的新型专利,增加企业市场占有创新能力。
光明网:这也算迭代?于兆武:对,因为有这方面东西的话,最起码对自己企业本身有些东西技术能够体现。
包括,我们现在给电梯做的这种位移平层传感器,我们是国内第一家,原来咱们国内都是一种常开和常闭,这种是电的专业术语,NPN和PNP是分开的,在客户采购的情况下,必须得分开采购,但是利用我们自己的技术资源,我们把NPN和PNP合在一起,我们所有的经销商不需要再分两批来采购,只需买一个就够用。
光明网:所以领先的东西很容易有假冒,你刚才讲的是电梯的移平层传感器那块是什么性质?于兆武:国家现在要求轿厢在井道里面有偏差的情况下,这个传感器就自动会发生报警,给它的刹车系统,让它不要走了,因为原来轿厢比如说有位移了,没有这个传感器的时候会发生一些危险,这是国家的新标准,我们是最早做位移传感器的生产企业之一,最早做的话,全国不会超过五家,其中就有我们一家,这是最早做这个领域当中,所以说我们在这个领域,我们在电梯领域,可以说提起盛昊电子公司,多数的整批厂都会知道是我们企业最早提供移平层传感器。
用工匠精神保证品质用价格优势参与竞争光明网:真想不到,你是一位学会计专业的文科生来做这个竞争很激烈的产品,而且已经跟上国外竞争的节奏,以前都靠进口为主。
于兆武:同我们竞争比较激烈是德国,我们最大的优势是价格要比德国产的同类产品便宜一半,国内现在任何行业都竞争比较激烈,只要你产品稳定,大家都认可。
我们给宁波全国最大的做门机企业产品配套,电梯开门系统的都是它,这家企业占了很大的的份额都是他们的,我们跟他是做配套,他选用一款产品的时候,要做形形色色的产品寿命时间测试,细至到一个胶圈,都要问求燃烧值在多少,告诉他数据以后,他们会经过严格的测试,看是不是达到这种标准。
我们也给航天工业做配套,包括些测试平台,都是用到我的传感器,为航天工业解决问题,摆脱完全依赖进口方案,充分能够满足各种恶劣状况的工况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