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煤科院节能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工节能)自主研发的小容量生物质粉体锅炉技术,通过了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组织的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该技术建立了生物质粉体气流床着火理论模型,开发了氮定向转化精准调控技术,并在山西进行工程示范,提高了生物质粉体燃烧效率。
为解决我国北方地区农村冬季取暖问题,解决北方地区偏远农村无法实现集中供暖管网全覆盖的问题提供了思路。
从煤粉燃料到非煤燃料2003年以来,科工节能以煤粉工业锅炉为主要研发对象,开发了中小容量煤粉低温、低氮燃烧技术,服务于高寒矿区、市政热力和工业园区。
围绕煤粉燃烧这一核心技术,该公司形成了完整的煤粉工业锅炉储供、燃烧以及污染物处理的自主技术体系。
小容量生物质粉体锅炉房外观2018年以后,为响应国家号召、拓宽应用市场,科工节能开始向非煤方向拓展。
“当时,燃煤电站锅炉基本完成了烟气超低排放改造,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电站锅炉技术下一步的方向就是碳减排,工业锅炉燃烧技术发展也应顺应大势。
不过,工业锅炉点多面广,应用场景更复杂,技术实施难度也更大。
”该公司科技发展部技术骨干陈隆表示。
立足实际,科工节能将碳减排着力点放在了燃料身上。
以农作物及其废弃物、木材及其废弃物、动物粪便等为代表的生物质燃料,在生长过程中吸收二氧化碳、燃烧时释放二氧化碳,具有良好的碳中和属性,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