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海上风电 » 正文

江苏如东H14#海上风电场项目主体全面完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7-22   来源:海上风电网   作者:风电之家   浏览次数:1635
核心提示:江苏如东H14#海上风电场项目主体全面完工!

  11月30日23时,在离岸40公里的如东近海海域竹根沙东侧,江苏如东H14#海上风电场项目最后一台风机顺利吊装完成,至此,该项目50台风机全部吊装结束,标志着H14#项目主体工程全面完工,即将进入全场并网阶段。

  此次吊装完成的6#风机总重约1400吨,其中,机舱、轮毂、叶片吊装重量约为250吨。“6#风机与邻近的其他3台风机同处于施工难度较大的浅滩区。”据江苏广恒新能源有限公司、如东海上风电场场长裴波介绍,浅滩区施工受天气、潮水因素影响大,浅滩施工船必须乘潮进场,待潮水退去后,进行坐滩施工,作业时间十分有限。为提高工效,项目部在前期地勘、扫海的基础上,对吊装方案进行了再优化,并采用适应海况的专业设备,有力保障了吊装工作顺利完成。

  江苏如东H14#海上风电场项目总投资约35亿元,规划布置50台4兆瓦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200兆瓦,同时配套建设1座220千伏海上升压站、35千伏场内集电线路、220千伏送出海缆和1座陆上集控中心。“主体完工是全场并网前的最后一个重大节点,按照目前的进展情况,我们有望于12月20日完成全容量并网。”裴波告诉记者,H14#项目全面投运后,年上网电量为5.6亿千瓦时,预计可实现年应税销售约2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江苏如东H14#海上风电场还是国内首个全生命周期数字化智慧型的海上风电场。其智能化的管理平台充分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与先进通信技术,实现了海上风电场各个环节业务融通,创造了多个国内“第一”,包括海上风电行业国内首个“超视距”微波通讯系统;首个基于北斗定位的人员跟踪和落水辅助救援系统;首个以信息融通为特征的数字化移交系统;首个基于BIM技术的数字孪生海上风电场。它的成功应用,对于推动国内海上风电行业数字化、智慧化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全媒体记者:徐书影 朱海城 张平  通讯员:汤建荣)


                  

论坛、技能培训、网站宣传、杂志推广、微信公众号及各类线下活动等。诚邀合作单位,有意向的请联系我们。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