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平原风电样本项目出现之前,中国风电投资商们曾试图将风电向位于低风速区域的中东南部普及。虽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也遭遇了众多障碍,比如人们对于风机美观、安全、环保等方面有着种种疑虑。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委会秘书长秦海岩认为,汤阴风电项目打破了这种疑虑,既解决了风电与环境的融合,又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在国外,风电发展的最大争议就是有人说好看、有人觉得不好看,会产生很多不好的效应。通过汤阴项目,很多原来不喜欢风电的人也会喜欢上,甚至有人已经在风场拍婚纱照。”
“汤阴项目不仅在中国是个标杆,在全球也是标杆。”秦海岩这样评价汤阴项目。
这个在两三年前投建的风电场,采用的是中国领先的智能风机企业远景能源旗下的平原风电第一代风机,机型是120米高全钢塔筒2.X平台智能风机。如今,远景已经推出了第三代平原风机,可以将度电成本降低到当地标杆电价之下,完全不需要国家补贴。
秦海岩表示,“中国有69万个村子,只要有10万个村子,每个村子装2台风机,中国农村的面貌将发生很大改变。”
平原风电样本
风电改变了汤阴。
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在这里并逐渐形成聚落。据《山海经·西山经》载,上申之山、汤水出焉,东流注于河。2357年前,夏帝廑在此定居都城,“汤阴”这个名字也一直沿用至今。两千多年来汤阴历史名人辈出,武胜岳飞、文胜周文王、医胜扁鹊均出生于此。“三圣之乡”的汤阴坐拥岳飞庙、羑里城、扁鹊墓庙、夏都西河遗址、邶城遗址遗址等文物古迹,被联合国命名为“千年古县”。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座小城似乎渐渐被人遗忘。
这里遭遇着与整个河南省相仿的能源困境。目前,河南能源结构中70%依赖于煤炭,能源自给率只有40%,且人均能源水平只有全国的76%。如何提高自给率、改变以煤为主的化石能源结构,困扰着这个千年古县。
为更好地让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与时俱进,汤阴县决定以风电项目开发作为切入点。今天,绿色能源技术给这座历史小城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汤阴风电场
经过华能集团与远景视觉设计团队和汤阴县宣传部门反复沟通,风电塔筒图案选用了汤阴县精忠报国文化元素和太行山水画面,包含了甲骨文图、文字演变、青铜文化、十二生肖、七彩长廊、城市符号、狩猎祭祀七大地方历史人文图案,每台120米高度的智能风机变为大地文化艺术品,既是生产绿色电力的风机,也是中华传统和地方特色文化的载体。
猜你喜欢
国内所用风电设计软件严重依赖国外!值得反思!
项目违约!特变电工状告南京高传等六风电公司
违建!华能云台山风电场66台风机全部拆除!
河北两风电项目违法,遭行政处罚!
18GW!17家风电整机商1-8月中标统计!
5人死亡!“11·12”风电项目瞒报事故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