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企业动态 » 正文

我国氨煤混燃技术取得世界性突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1-25   来源:能源杂志   作者:风力发电   浏览次数:2550
核心提示:我国氨煤混燃技术取得世界性突破



1月24日,国家能源集团正式对外发布“燃煤锅炉混氨燃烧技术”。该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实现40兆瓦等级燃煤锅炉氨混燃比例为35%的中试验证,标志着我国燃煤锅炉混氨技术迈入世界领先行列。



燃煤发电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巨大,目前占我国总二氧化碳排放量的40%左右,因此,减少燃煤发电的二氧化碳排放是我国顺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该技术通过对氨煤混燃机理实验研究、40兆瓦燃煤锅炉混氨燃烧工业试验研究,验证了燃煤锅炉混氨燃烧的可行性,开发了火电机组燃煤锅炉混氨燃烧技术。


据了解,该技术成果开发了可灵活调节的混氨低氮煤粉燃烧器,并配备多变量可调的氨供应系统,完成了对氨煤混燃技术的整体性研究,为更高等级燃煤锅炉混氨燃烧系统的工业应用提供了基础数据和技术方案。



该技术由国家能源集团所属龙源技术公司研发,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家能源集团自主开发的第一代混氨低氮煤粉燃烧器,在龙源技术40MWth燃烧试验平台上进行全尺度了混氨燃烧试验,氨燃尽率99.99%,混氨燃烧比例最高达到35%,同时实现氮氧化物有效控制。该项技术成果可应用于发电、工业等领域的燃煤锅炉,通过对现有燃煤锅炉低成本的混氨燃烧改造,实现化石燃料的替代,实现燃煤机组的大幅度CO2减排。


中国工程院院士岳光溪表示,国家能源集团开发的煤粉锅炉混氨燃烧技术在工业级粉煤锅炉上示范成功打通了绿氨在粉煤锅炉降碳、NOx减排的瓶颈,为我国未来燃煤机组实现大幅度碳减排探索出一条CCS以外的新路径。这也是国家大型央企牵头与科研单位和高校组成科技创新平台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一个典范事例。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吉臻认为,未来能源转型的方向是化石能源清洁化、清洁能源规模化、多种能源综合化转型。这其中混氨燃烧等灵活发电技术承担着重要的作用。绿氨作为低碳能源,其安全属性日益受到关注,应用前景极为广阔。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也非常看好这一技术前景,他表示,燃煤锅炉混氨燃烧技术的开发为火电燃料多元化开辟了一个新的路径,也为合成氨的利用开创了一个“老兵新传”的新市场。


专家表示,该项技术成果将改变传统高碳排放的燃煤发电方式,逐步实现化石燃料替代,大幅度缩减燃煤机组碳排放,为我国未来燃煤机组实现大幅度碳减排探索出一条有效技术路径,为推动我国化石能源高效清洁高效利用,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 END ·

,联系邮箱

tg@inengyuan.com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