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群人
2021年度科技奖获奖项目团队
这些获奖案例具有较强的
创新性、实效性、效益型、先进性、推广性
一起来学习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吧
特等奖
蒸汽发生器是压水堆核电站主设备之一,被称为“核电之肺”。其功能是将反应堆产生的热量传递给二回路并产生推动汽轮机发电的蒸汽。
国和一号蒸汽发生器是全球功率最大的蒸汽发生器,其功率达到2029MW。大功率蒸汽发生器对高效汽水分离装置和超大型传热管束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且690U型管、大型锻件、核级焊材等关键材料和设计软件长期依赖进口,为突破上述技术难点,国家核电(上海核工院)在秦山核电站蒸汽发生器设计、运行经验反馈的基础上,通过AP1000自主化依托项目引进消化吸收,在压水堆重大专项的支持下,经过10余年的持续攻关,掌握了大型压水堆核电站蒸汽发生器自主设计核心技术,研发成功的蒸汽发生器已应用于国和一号示范工程项目。
一等奖
膜电极组件是燃料电池堆的 “芯片”,是氢氧电化学反应的“主战场”,本项目研发的膜电极部件具有功率密度大、耐久性高等特点,膜电极功率值达到1.8W/
该项目通过采用电极结构设计与材料匹配技术,提升催化剂利用率。优化三相界面与孔隙结构体系,提高催化层内质子电导率,同时保障氧气在电极结构内的高效传输。
通过膜电极产品的开发,首次实现“全自主化”膜电极的高精度成型、高性能、高耐久特性,破解国内燃料电池行业关键原材料卡脖子问题,搭载该膜电极的200多台燃料电池大巴车,在2021年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北京冬奥会等重要舞台得到示范应用,取得良好社会经济效益。
本项目旨在为火电机组量身打造深度调峰模式,同时依托数字孪生模型智能量化探寻多模式深度调峰热电协同运行最优方案,充分发挥火电机组在能源转型发展浪潮中的“托底保供”作用。这就好比一名出色的服装设计师,可以根据每个人身形体态、样貌肤色量体裁衣,并结合所需场合搭配出最惊艳全场的视觉盛宴。
然而面对东北公司多机组、多种调峰模式的灵活性改造现状,如何从中找出一种最为高效的运行方式,进而实现火电机组在保供热的同时实现辅助服务收益最大化,成为了制约项目推进的最大难题。
东北公司联合专业科研院所通过实地调研、对标研究、建模仿真等方式,历时三年时间终于打通堵点,为火电机组在新型电力系统中,更好发挥调节保障作用,实现效益最大化提供技术支撑。此项国内独创、可复制的引领技术成果,已于2020年1月在东北公司系统内3家单位推广应用,全年发生调峰电量32143万千瓦时,实现辅助服务收益24103.62万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7.71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得到充分释放。
上海能科(风电产业创新中心)创新性地提出以静力触探原位测试方法作为主要勘察测试手段,全面替代传统海上风电以钻探取样为主的勘察模式,孔压静力触探成果更加准确地反映了各风机机位岩土物理力学性质,且作业时间短、效率高,最终促进了风机基础选型以及风机基础工程量的优化。该成果在国家电投8个海上风电项目中得到应用,桩基优化费用达13.12亿元。此外,该成果还在施工质量、进度、安全方面得到全面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工程直接经济效益及间接效益。
该技术成功解决了现有数值模型无法准确模拟复杂系统工况的问题,以及环保系统磨损、堵塞等问题,降低系统运行能耗,提高环保系统运行稳定性,极大地提高了行业整体技术水平,提升了该技术领域的标准化、规范化。
近三年来,该技术已累计为80余个工程项目提供了技术支撑,累计减排粉尘2109万吨、NOx18万吨、二氧化硫214万吨,为公司创造综合效益超3200万元。
五凌电力科技公司针对上述难题,攻克了多型式机组稳定性机理及功能需求多样性、不同采集设备及多型式机组算法适配性等技术难题,自主研发了基于工业互联网架构适用于跨流域、多场站、多型式水电机组的远程稳定性分析系统。研发了实时监测、频谱分析、轴线姿态、频谱瀑布图等23项分析功能,以及157个关键特征及故障征兆指标,实现了“心电图” “血常规”等项目的实时分析;研发了振动区自动获取及分析系统,实现对“心脏”健康工作范围、异常情况自动获取以及分析报告自动生成,减少“化验”成本,推进现地诊断向“远程专家诊断”转变。
目前,该系统已在五凌电力下属12个水电站(5座混流式、6座灯泡贯流式、1座轴流转桨式电站,共计53台机组)全面推广应用。
●国家电投8项成果获中国电力科学技术进步奖
点击“阅读原文”,快速加入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