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12月20日
人类第一次实现核发电
70年后
2021年12月20日
全球首堆 四代核能
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
成功并网发电
把人类利用核能带到了新的高点
中国核电领跑世界的梦想
在这里成为了现实
这一天
主流媒体高度关注
引发朋友圈“霸屏”效应
在《人民日报》头版报道
在各大主流媒体刷屏
左右滑动查看媒体报道
这一天
嘉宾云集 高朋满座
在石岛湾核电站
共同见证示范工程并网发电!!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玉卓,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党组书记、董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舒印彪,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中核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刘敬,国家原子能机构总工程师刘永德,国家科学技术部重大专项司二级巡视员郑方能,国家能源局核电司副司长史立山,国家核安全局核电安全监管司副司长侯伟出席仪式并讲话,山东省副省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凌文,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曹培玺,党组副书记王森,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助理赵庆波,生态环境部华东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分党组书记、主任冯建平,国务院国资委科技创新和社会责任局科技创新处吕宪鹏,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林铭山,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廷克,威海市、荣成市等有关领导出席仪式。党组成员、副总经理王文宗主持仪式。
张玉卓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
中国工程院院士
高温气冷堆与航天探月工程、大飞机等并列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是能源领域的大国重器。今天首次并网发电,标志着我国核电自主创新取得重大突破,将推动中国先进核能技术进入全球领跑。中国科协愿与各方深化合作,共同营造产学研融合生态,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增进开放信任合作,推动高温气冷堆标准建设融入全球创新网络,让全球首堆四代核电的中国品牌更加闪亮。
舒印彪
党组书记、董事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
示范工程建设历经十年艰苦,凝结了所有参建单位的汗水和心血,十分不易,我代表党组和13万华能员工,向为高温气冷堆核电技术付出艰辛努力的老一辈科学家、老领导、老同志表示深深敬意;向中组部、发改委、能源局、国资委、科技部、核安全局、国防科工局等国家有关部委,山东省委省政府及各级地方政府,中国科协、中国工程院及各行业协会,国家电网公司,清华大学、中核集团等各股东方和参建单位,以及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对示范工程建设给予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感谢;向所有参加示范工程科研、设计、制造、建设等各个领域的参建人员表示诚挚慰问。
示范工程是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增强先进核电自主创新能力的重大实践,是助力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大实践,也是服务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助推能源结构优化调整的重大实践。它的成功并网,发出华能“第一度核电”,标志着我国实现了全球核电技术的“中国引领”,这对于促进我国核能创新发展、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下一步,将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与参建单位一道,有信心、有能力确保明年8月份如期实现商运目标,同时抓好重大专项创新成果凝练,加快商业化推广应用,推动我国先进核能技术跨越式发展。
陈旭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
示范工程在2021年成功实现装料、临界、并网,是我们全体合作单位共同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上的一份深情厚礼。在推动高温气冷堆技术落地的过程中,清华大学和、中核集团及参研建设的各家企业组成了密切合作的协同创新团队,携手共进、攻坚克难,我们深感成果来之不易,形成的经验和精神弥足珍贵。站在示范工程首次并网这一历史性时刻,我们对高温气冷堆早日实现商运及后续的产业化,助力国家加快实现“双碳”目标充满信心。
刘敬
中核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
中核集团将继续加强与清华大学、等各方战略合作,为推动我国建设成为核工业强国、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刘永德
国家原子能机构总工程师
高温气冷堆作为第四代核能技术,是未来核能发展的方向之一。国家原子能机构将继续支持高温气冷堆商业化、产业化,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深入拓展高温气冷堆在核能制氢、核动力等方面的利用,积极推动高温气冷堆技术开拓海外市场。
郑方能
国家科学技术部重大专项司二级巡视员
示范工程取得的一系列成绩彰显了以王大中院士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精神,也证明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好、产学研用结合行、中国科学家能。作为我国能源领域的领头企业,始终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在工程建设中发挥了工程组织、经费投入、成果应用等主体作用,实现了产学研用的有机融合,保证了工程的顺利实施。希望示范工程在后续满功率运行等关键节点取得成功,也期待着高温气冷堆为我国核电事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仪式开场片精彩回放↓↓
我们的目标是绿色之能
我们的使命是为国赋能
大国重器·华能担当
中国核·石岛湾
责编:贾凡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