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另外,在投资主体中,也有不少风电企业投资光伏电站,明阳智能分别投资了100MW风电和100MW光伏;酒泉市806MW风光电项目中,756MW光伏项目均是由风电企业投资。 与此同时,在甘肃省各地区的风光优选项目中,储能也成为各地的标配。此前5月28日,甘肃省在《关于“十四五”第一批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中,便要求河西地区(酒泉、嘉峪关、金昌、张掖、武威)最低按电站装机容量的10%配置,其他地区最低按电站装机容量的5%配置,储能设施连续储能时长均不低于2小时。在光伏們统计的项目中,定西市要求风、光项目配储不低于配置容量5%;张掖市在其风电光伏发电项目竞争性配置办法(试行)中,提出了储能配储占10分的要求;平凉市灵台县、泾川县、崆峒区也要求不同程度的配储标准。 同时在甘肃省“十四五”首批风光项目开发建设中,红头文件已经明确了2021-2022年甘肃省安排新增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规模1200万千瓦。目前已公示的约9GW,预计后续还将有嘉峪关、金昌等地约3GW风光项目公示。 事实上,随着对风、光项目的持续开发,近年来甘肃省已从曾经的“全国弃风、弃光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实现了2020年新能源装机达到2369万千瓦,占全省总装机的42%,新能源利用率高达95%以上。 甘肃省金昌、定西、酒泉等市的新能源也取得了快速发展。金昌市截至目前,新能源建成并网规模达235.7万千瓦,其中光伏206万千瓦、风电29.7万千瓦,占电力总装机容量的56.69%。另外,金昌市“十四五”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将境内可开发光电资源纳入西坡、金武公路、河清滩3个光伏产业园,推动新能源基地化、规模化、集约化、一体化开发。 定西电力资源丰富充裕,通渭风电基地总装机容量200万千瓦,其中定西市总装机容量170万千瓦,已建成并网42.6万千瓦。定西7县区均为全国光伏扶贫工程实施重点县,光伏电站建设指标44.4万千瓦。 尤其是拥有“世界风口”之称的酒泉市,风能资源可开发量达8000万千瓦以上,光热资源蕴藏量达20亿千瓦,可开发利用面积5万平方公里,属国家光热资源分布一类地区,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开发利用示范区和风电光伏光热发电示范基地。现有风光电装机1142万千瓦,约占甘肃省的54%,其中,风电装机达925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达217万千瓦;建成和在建光热装机56万千瓦,并配套建成了体系完备、产业链齐全的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形成风电、光电、光热等多能互补,调峰电源、储能、外送通道等协同开发新格局。 “双碳”目标背景下,甘肃省清洁能源的发展前景广阔,国家电网甘肃省电力公司董事长叶军预计,“十四五”甘肃新能源新增装机将超过5000万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