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企业动态 » 正文

中国华电“品读华电故事 见证央企初心”④ | 解放前青岛公司的“护厂运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8-28   来源:吊车   作者:吊车出租   浏览次数:727
核心提示:“品读华电故事 见证央企初心”④ | 解放前青岛公司的“护厂运动”

向左滑动查看正确答案


【单选题】1.1949年3月,毛泽东在(  )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发表了关于革命胜利后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袭的讲话。

A.西柏坡

B.延安

C.瓦窑堡


【单选题】2.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于1949年4月23日占领(  ),宣告延续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A.北平

B.上海

C.南京

【单选题】1.1949年3月,毛泽东在(A)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发表了关于革命胜利后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袭的讲话。

A.西柏坡

B.延安

C.瓦窑堡


【单选题】2.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于1949年4月23日占领(C),宣告延续22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A.北平

B.上海

C.南京

★ ★ ★


“百年铸辉煌 央企谱华章”
国资委第四届中央企业优秀故事
发布活动在北京举办
精心组织推荐的作品
最终揽获11项大奖
一等奖1个、三等奖3个、优秀奖6个
集团公司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
成为荣获此奖项的10家央企之一
作品采取小切口、大视角的故事形式
全面展示在建党百年征程中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砥砺前行、拼搏奉献
为党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科技进步、民生改善等
作出的突出贡献和取得的辉煌成就
充分彰显的责任与担当

“品读华电故事 见证央企初心”第四期

优秀奖作品

解放前青岛公司的“护厂运动”》



华电青岛发电有限公司始建于1935年,是山东电力的发源地,从第一台15MW机组投产,到现在成为供热面积突破3300万平方米的大型热电联产企业,穿越了战争炮火的洗礼,经历了市场浪潮的考验。

在青电有舍身护厂和红色发端,有70年“人心齐、泰山移”的创业魄力,有86年吹沙填海、造地扩建的决心,有09年老厂拆除,上大压小的果敢,更有全国首创300MW机组纯凝改供热、全国首台300MW机组高背压改造、在集团率先完成三大环保技改的担当……

解放前夕青岛电厂职工英勇护厂油画


三次会谈 敲定护厂方案


青岛,既是山东电力的源头,也是胶东半岛连接世界的桥头堡,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国民政府行政院经济部派出专门委员徐一贯,接管了青岛电厂并担任厂长。青岛电厂是当时全国第二大、山东最大的发电厂。

1948年底,国民党青岛当局加紧逃跑准备,将重要设备全部运走,无法带走的就地炸毁。根据青岛地下市委指示,四方发电所地下党组织团结一切力量,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保护电厂安全运行上。


1949年初,地下党组织开始多方调查,千方百计寻找与发电所上层可靠联系的渠道。功夫不负有心人,当联络员说刘文东同意见面时,大家既兴奋又忐忑,兴奋的是,刘文东是电厂协理,有他支持护厂势必事半功倍;忐忑的是,之前从未接触过电厂上层,时势巨变之时,他们会作何打算?这次见面是风险还是希望?


汇报上级后,韶光(地下党代号3702)带领大家商讨了周密的行动方案。他们先早早来到广州路3号周边观察动静,确认无异动后,留人潜伏在周边继续侦查,韶光则直奔刘文东的办公室。


第一次碰面,刘文东透露了国民党政府对发电厂的决定:一是“南迁”,二是“炸掉”。当得知地下党要设法护住电厂,保住职工的“饭碗”、保住青岛电力的时候,刘文东终于放下警惕,与韶光积极商讨,并表示他将积极争取厂长徐一贯的支持,一起保护电厂免遭破坏。


第二次会面是在5天后。刘文东通报了一个好消息:徐厂长同意合作。韶光紧紧握住刘文东的手表示感谢,并传达了上级对护厂工作的指示:一是在工人中加大宣传,揭穿敌人的阴谋——“南迁是假,骗职工去南方胁迫加入反革命军队是真”;二是让广大职工明白,护住发电设备设施就是护住自己的“饭碗”,大家要“团结一致誓保饭碗”!


1949年2月中旬,刘文东再次约谈会面。在这次关键性的会谈中,地下党组织和电厂上层商定并确立了护厂方案,揭穿敌人的阴谋诡计,将职工们组织起来保护电厂、保护家园。

护厂队队员在电厂门口站岗守护 


拥抱黎明  铸就红色源泉


一场轰轰烈烈的“护厂运动”自上而下全面打响!


地下党员分头行动,秘密召集工人,他们在工人和家属中,宣传“护厂保饭碗”的口号,引起工人的共鸣,护厂队很快组织起来。同时,工会提出护厂的任务:看住大门,防人擅入;看好设备,严防破坏;斗争到底,迎接解放!

电厂职工每天坚持在修验车间检修发电设备


形势越来越紧迫,急需将护厂行动由秘密转为公开。有了管理层的支持,当赵景业等人再次提出“护厂保饭碗”的口号后,全厂1000多名工人争相报名,护厂队伍由三四十人发展到全厂工人的80%,后来,一些管理人员也加入其中。厂里出资购买了十几支步枪,没分到武器的工人们也拿着棍子和火钩子主动参加,日夜巡逻,一个群众性的护厂运动很快形成。护厂队成立之后,先后挫败国民党反动军警多次企图破坏发电设备的阴谋。

△左图为地下党员青年赵景业

右图为青岛解放60周年赵景业接受记者采访

1949年5月底,青岛即将解放。国民党派工兵团军官和特务来四方发电所察看地形,了解要害设备,准备炸毁发电所。护厂队利用其对发电所的无知,故意把他们引到煤场的大桥吊前说:“这是最重要的设备,这台设备一坏就全都停电了。”与此同时,又秘密组织部分工人,迅速把发电设备的备品和停用机组重要部件运出机房,妥善保管。


6月1日,炮声隆隆,一队国民党士兵,荷枪实弹强行开进四方发电所。他们要爬上几十米高的主厂房楼顶,架两挺机关枪,阻止解放军进入青岛的部队,做最后挣扎。


护厂队闻讯急忙赶来,告诉敌人说:“房顶上有高压电线,容易电死人。俺们也不曾上去过,要上你们自己上。”国民党兵怕被电死,吓得没敢上去,放弃了这个据点。


随着国民党在青岛的全线溃败,炮舰仓皇逃窜,逃窜前连续炮击发电所,但由于始终没能进厂掌握地形,炮弹大部分落在相邻的四方机厂附近,未能实现在撤退前将四方发电所炸毁的阴谋。


6月2日,最后一批国民党军队从海上逃离青岛,青岛解放。在地下党组织和全体工人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当时山东省最大的电厂——四方发电所生产没停一分钟,完好无损地回到了人民的怀抱。

在中共地下党和工人护厂队的抵抗下,

青岛电厂设备设施丝毫未损

青岛解放当天晚上,全市灯火通明,作为这座城市的电力心脏,四方发电所以“护厂运动”的最终胜利,践行了电力创业者守护光明的“初心”,也铸就了企业红色基因的精神丰碑。


7月1日,青岛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发布第一号嘉奖令,青岛电厂因为护厂有功受到嘉奖。


千方百计 救出护厂英雄


为了保全青岛电厂,四方发电所的地下党员和管理层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其中,护厂的关键人物刘文东曾因此而被抓进监狱,差点被抛进海里,厂长徐一贯费尽周折,最终,成功救出了刘文东。

《青岛电力志》记载青岛电厂护厂事迹

1949年3月下旬,敌人以“请”的名义,把刘文东带到位于馆陶路的第十一绥靖区司令部。刘文东被捕后,国民党政府对其试探、拉拢、对质,甚至施以酷刑都无收获,最后决定处死刘文东并抛进海里。


为了开展营救,徐一贯费了很大的周折,曾专门赴南京向汤恩伯(黄埔系骨干将领)求助,后来还秘密打通了关押看守刘文东的部分人员的关系。


1949年5月29日上午,贺元单独提审刘文东,并悄悄告诉他,“第十一绥靖区司令刘安祺批示今晚把你处死,快写个纸条给徐一贯叫他救你,我亲自去找徐商议救你的办法。”接到刘文东将在海上被处决的秘密消息后,30日凌晨1时左右,徐一贯悄悄登上押解刘文东的船。


见到徐一贯,刘文东的第一句话就是“没想到还能活着见到你”,看着遍体鳞伤,双手被紧紧捆绑的“战友”,徐一贯忍住泪水,迅速把刘文东扶上另一艘汽艇,开回栈桥靠岸,又转移到早已等候的轿车上,亲自驾车到山大医院(即现在的青医附院),把护厂英雄藏到可靠地点。


被捕的2个多月里,刘文东被施以各种酷刑但拒不叛党,获救时已是奄奄一息。6月2日青岛解放当晚,刘文东时隔2个多月终于安全回到家中。


解放后,刘文东因护厂有功,获得政府嘉奖。


青电管理层这种护厂为民的信念和“过命”革命情谊,成为护厂胜利的关键。

《青岛电力志》记载青岛电厂护厂事迹



———— / END / ————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党组举行“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集体学习


供稿丨山东公司 青岛公司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