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陕西电网融合发展有了新的时间表。当天,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与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出资的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挂牌成立。
陕西是我国重要的综合能源基地和“西电东送”的重要枢纽,是极富发展潜力的内陆枢纽地区。
这是一次国有资产的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在“十四五”开局第一年,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有序推进关中、陕北电力产业优化布局,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此后不久,国家电网公司表示将全力对接陕西“十四五”发展规划,围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更好服务陕西高质量发展。
设立新陕西公司后,能够进一步深化央企和地方的合作,实现全省电网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管理,更好地发挥电网的服务、支撑、保障和拉动作用,确保中央关于能源电力、国企改革和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决策部署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体现新的担当。
这是一次贯彻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的生动实践。
由于历史原因,陕西形成了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和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一省一网两公司”的特殊经营格局。这样的发展模式衍生出电网规划不统一、重复投资建设、交叉供电、电力直接交易受限等问题。
新陕西公司的成立,能够加强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标准,实施精准投资,促进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大幅提高电网运行安全可靠性,并依托电网构建能源配置平台和输送平台,在更大范围内发挥能源资源优化配置作用,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这是一次推动电力体制改革落地的具体行动。
融合发展后,新陕西公司将整合优质资源,消减两家电网重复建设、机构及人员重叠等成本,更好发挥规模效应、协同效益,提高陕西电网运营质效,降低终端用户用能成本,有效释放电力改革红利。
同时,输配电网都属于电力改革“管住中间”的范畴,统一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经营透明度,有助于进一步理顺输配电价监管机制,更好服务政府监管。未来,陕西电网的整体支撑保障能力将提升,市场化交易规模将扩大,有利于更好地发挥规模效应、协同效益,更好地融入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相融而生的新陕西公司将带来哪些新变化?
1000亿元是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力争“十四五”期间完成的电网投资额。作为重要基础设施,电网的投资建设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服务改善民生方面至关重要。“十一五”至“十三五”期间,国网陕西电力累计投资977亿元,建设坚强智能电网。
此外,公司通过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全面提升陕西直供县域农村电网整体水平。2020年年底,国网陕西电力直管区域农网供电可靠率99.856%,综合电压合格率99.796%,户均配变容量2.48千伏安。
新陕西公司的成立,有利于更好地实现电网规划与陕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有效对接,解决电网发展不协调、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有利于统筹协调加强陕西电网建设,避免电网低效投资和重复建设,充分发挥规模优势和协同管理优势,降低协调成本和管理成本。理顺陕西电力管理体制后,过去趸售区的投资渠道将进一步畅通,趸售县区电网投资强度、建设标准都将与国网陕西电力直供直管的县区接轨看齐,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不仅将促进陕西各级电网协调发展,还将围绕人民美好生活用能需要,持续提升供电服务水平,有力地保障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用电需要,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持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陕西实现“一张网”,对于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依托特高压输电通道扩大陕西清洁电力外送规模,拓展新能源消纳空间,促进陕西能源生产、传输、消费全环节、全要素供需对接和资源优化配置,带动陕西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低碳发展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国家电网公司也表示,新陕西公司将全力支持陕西电力外送和资源优势转化,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扩大市场交易规模,满足陕西清洁电力外送需要,全力服务陕西新能源发展和能源结构调整,在碳达峰、碳中和进程中争当引领者、推动者、先行者。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的成立,必将有利于促进电网融合发展、加快行业清洁低碳转型步伐,必将优化升级电力配置格局、切实保障国家能源电力安全,必将有效满足多元用能需求、更好服务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陕西省委副书记、省长赵一德在授牌仪式上表示。
下一步新陕西公司将逐步整合国网陕西电力和陕西地电公司机构、人员、业务和资产,实现全省电网“四统一”(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调度、统一管理),更好支撑和服务陕西高质量发展。
喜事连连!绿色+直达!陕北送湖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启动送电!
就在新陕西公司挂牌成立当天(8月6日),陕西第二条特高压电力输送通道——±800千伏陕北—湖北特高压直流工程启动送电。这条特高压电力大通道起于陕西榆林,终到湖北安康,全长1127公里,途经陕西、山西、河南、湖北4省,总投资185亿元,额定输送容量800万千瓦。
这条输电大通道实现了陕北能源基地与华中负荷中心的直接连通,将陕北的绿色电能直接送到湖北。这条连接西北和华中地区的电力大通道,将发挥大电网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的优势,提升跨区域电能的调剂能力,有效满足华中地区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
据介绍,工程在国内首次应用了新一代特高压输电技术,大规模应用国产套管等自主研发设备,还成功应用了国内自主研发的“大有效面积光缆”,实现467公里无中继长距离传输的重大突破,解决了长期制约我国输变电行业发展的“卡脖子”难题。
截至目前,国家电网已累计建成14条交流、13条直流特高压工程,在运在建工程线路4.5万公里,变电容量超过4.8亿千瓦,累计送电超过2万亿度。
综合资料来源:国际电网报、中国电力报、央视新闻客户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