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企业动态 » 正文

三峡小微萨凡奇计划为何轰动世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8-06   来源:海上风电   作者:风电之家   浏览次数:1886
核心提示:萨凡奇考察三峡萨凡奇设计的大坝上回说到,兴建三峡工程的设想,最早是由孙中山提出来的。然而,孙中山提出开发三峡水力资源设想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水利界并没有作出大的反应。仅在1922年,北洋政府成立了一个名为扬子江水道讨论委员会的机构,这个委员会虽以长江中下游水利问题为议题,但没有开展实际工作。1932年10

萨凡奇考察三峡萨凡奇设计的大坝


上回说到,兴建三峡工程的设想,最早是由孙中山提出来的。然而,孙中山提出开发三峡水力资源设想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水利界并没有作出大的反应。仅在1922年,北洋政府成立了一个名为扬子江水道讨论委员会的机构,这个委员会虽以长江中下游水利问题为议题,但没有开展实际工作。


1932年10月,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技正恽震率队首次勘测长江三峡,随后提交《扬子江上游水力发电勘测报告》。此次勘测选出葛洲坝、黄陵庙两个坝址。这是我国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第一份勘测报告。1933年5月,国民政府交通部批复:“所呈计划尚属详明,应予存案备查。”


这次勘测,是我国为开发三峡水力资源所作的第一次勘测研究工作,也是对孙中山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首次回应。


抗战胜利前后,在美国垦务局等机构和相关人士的帮助下,沉寂多年的三峡水力问题再次升温。


1944年,国民政府成立战时生产局,聘请美国经济专家潘绥(G.R.Paschal)担任顾问。潘绥提出《中国利用美国贷金建造水力发电厂及还款拟议》,建议在三峡建造水力发电厂,同时兴建化肥厂,由美方投资提供设备,中方以富余电力生产肥料抵还债务。1944年5月,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邀请美国垦务局设计总工程师萨凡奇博士来华,考察西南地区的水力资源。


萨凡奇,美国垦务局设计总工程师,享誉世界的坝工专家。他一生钟情于大坝的设计和建造,参与设计了60多座大坝,其中不乏世界著名大坝。


在看到《潘绥建议》后,萨凡奇要求前往三峡考察。


1944年秋,宜昌尚为侵华日军所占,西陵峡口南津关处于抗战前线。面对这样的危险,萨凡奇说:“生死在所不惜,三峡冒死也要来。”临行前,萨凡奇还曾向国民政府留下遗嘱。


9月下旬,在国民政府江防司令吴奇伟和中方工程师陪同下,萨凡奇在南津关附近的石牌、平善坝一带,跋山涉水,现场查勘。结束了为期10天的查勘后,萨凡奇激动不已,兴奋地告诉大家:“我看过世界上许许多多的坝址,中国的三峡是我看到的最好的坝址。”


在20多名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协助下,《扬子江三峡计划初步报告》历时40个昼夜完成。这份报告轰动了世界,被称为《萨凡奇计划》。


《萨凡奇计划》提出,在宜昌上游南津关至石牌之间选定一坝址,坝身为混凝土重力坝,坝体高度约250米,抬升低水位约160米,电站设在两岸岩石隧道内,各安装48台水轮发电机组,每台机组容量11万千瓦,总装机容量1056万千瓦。工程包括水库、拦河坝、溢水堰、泄水道、引水道、厂房、尾水道和船闸,建成后具有发电、灌溉、防洪、航运等功能。


萨凡奇为自己的计划激动不已,曾写道:“扬子江三峡计划之初步报告,实为我从事工程40年之一大快事……为中国计,为全球计,实现此一计划实属必要之途也。”


应当说,《萨凡奇计划》是第一个比较具体的、具有兴利除害综合效益的三峡工程计划。萨凡奇曾说过这样的话:“如果上帝给我时间,让我看到三峡工程变为现实,那么我死后的灵魂会在三峡得到安息。”


《萨凡奇计划》推动
长江三峡工程进入勘测设计阶段
然而,在积贫积弱的旧中国
三峡梦仍难圆
欲知后事如何
请听下回分解

……

文字整理:陈晓英丨视觉设计:熊鑫

本文图片均为三峡出版传媒公司资料图片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