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这样一群特殊的人,他们曾用自己的拼搏和汗水守卫着大家的幸福生活,谱写了军旅生涯的“青春之歌”;如今他们又将吃苦耐劳、勇于拼搏的作风带到了自己的工作中,书写了爱岗敬业的“奉献之曲”,他们有一个响亮的名字——退伍军人。脱下军装换上工装,他们依然是最可爱、最可敬的人!
骆铁锋 老兵的“新战场”
1992年,21岁的骆铁锋退伍进厂,成为湘电股份电机事业部的一名铣工。当学徒的日子里,骆铁锋不仅将自己的份内事打理得井井有条,加班加点从无怨言,还主动牺牲休息时间跟着下一班师傅们多学多看,为自己今后技能的提高打下了扎实基础。他的不懈努力很快就有了收获,成为那批学徒中最早独立操作的人员之一。
29个寒暑过去了,从小铣床到4米龙门铣床,再到10米定梁龙门铣床,骆铁锋这名老兵在电机制造的“新战场”披荆斩棘,多次荣获“先进生产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重点新产品项目的电机出线盒试验安装板加工,需要克服夹具、不锈钢材料、尺寸精度要求高等难题,骆铁锋和同事一起挑灯夜战,反复试加工,最终确定用8个工艺块来解决装夹难题,用小铣刀环形加工不锈钢材料,用程序+多次测量保证尺寸精度,经过一周的日夜连轴转,攻下了这个“拦路虎”。
作为一名退伍军人,骆铁锋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军人品质,将吃苦耐劳、果敢务实体现在攻坚克难中。在某重点产品的机座加工中,骆铁锋深入熟悉机床性能和刀具特性,摸索出了使用百分表确认进刀量的方法。他在已完成第一台机座加工的基础上作了优化——采用顶针顶住机座底部进行加固,合理改进机床转速和刃磨刀具,减少了加工误差,一次送检合格。骆铁锋凭借自己勇往直前的劲头,在这个“新战场”又打赢了一场漂亮的攻坚战。
盛伟 退伍不退志
1998年,正在部队服役的盛伟参与了江西九江抗洪抢险。面对险情,当年只有18岁的他和战友们毫无惧色,一次次跳进齐腰深的洪水中,扛沙袋、堵管涌,抢救、转移被困群众。由于表现突出,盛伟火线入党,并荣立集体三等功。2000年,退伍来到湘电工作的盛伟,成为了公司民兵应急分队的骨干成员,年年参与抗洪抢险,这一干就是21年,曾多次荣获市民兵抗洪抢险骨干集训先进个人称号。
盛伟进入湘电后,当上了一名试验员。当过兵的他悟性高,动手能力强,很快,他就能够自如地操作各种设备,成为了站里的一名骨干。在试验站干了5年,盛伟的工作经验变得更为丰富,做起事来更举重若轻。但此时,他却作出了一个让众人“傻眼”的决定,主动提出要去一线从事装配。
“我还年轻,就应该到不同的岗位去多锻炼”,2005年,盛伟来到湘电股份电机事业部中型车间装配班,师从公司劳模熊卫军。他从安装测温线干起,不会就学,不懂就问,大家都下班了,他还在电机旁忙碌。有了名师的指点,再加上一次次的“自讨苦吃”,盛伟的技能进步神速,以致于凡是班里急需装配完成的、客户等着试验的电机基本上都由他和师傅熊卫军“承包”了。
在工作中,盛伟不仅舍得干,还善于巧干,解决了不少难题。安置在专用连接件上的编码器是电机与电脑进行通讯连接的一个重要工具,客户通过它可以很准确地读取电机运转时的相关参数,提高工作效率。但工作者在校连接件同心度时,经常会出现磕碰现象,影响精度。盛伟经过深入思考,大胆提出了用螺杆微调连接件的想法。经过实践,该方法不会对连接件造成任何损伤,确保了编码器安装时的精准。现在,这个方法已经在事业部得到了全面推广运用。
欧阳威 较真护质量
“小彭,你看,定子线圈并头焊接面没有打磨干净,这样会影响产品导电性和电阻率。”
在湘电股份低压电机事业部牵引电机车间嵌线班场地,公司劳模、班长欧阳威正在提醒着身边班员注意产品嵌线质量。欧阳威曾当过通讯兵,多年的军人生涯让他养成了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
顺着他手指的地方,小彭看了看嘀咕道:“这个并头位置接触面太小,不好打磨啊!”
“虽然不好操作,但我们的标准一点都不能放松。定子是电机安全运转的关键要素之一,对这个部件的嵌线我们一定要精益求精。”
说完,他拿起工具,做起了示范,小彭在一旁认真地观看。原来有杂质的面在欧阳威的打磨下一点点变得光滑,让人眼前一亮。
“今天看着班长打磨并头焊接面,我又学到了不少产品嵌线知识”,小彭满脸高兴地说。
踏实、沉稳、严谨,这是欧阳威给大家的印象。从部队退伍进厂14年来,他从最开始技术上的一无所知到掌握了产品嵌线的技术核心,从最初的学徒到车间骨干班组长、公司劳模,这其中的坚持与努力是旁人无法想象的。他已经记不清楚自己参加过多少次生产突击,加过多少次班,熬过多少次夜,却始终记得将“质量”两字铭刻于心,成为一名捍卫产品质量的“忠实战士”。
1
END
1
编 辑|姜 波
供 稿|姜太红 刘楚强 简雄英 康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