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车可电可油,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欢。
但是实际应用中,出现了纯电续航模式电耗高过纯电车,增程模式油耗高过混动车。
随着最近几年电池价格下降,混动技术的提高,优势正在逐渐丧失。
特别是比亚迪第五代DMI技术,和吉利EMI技术的发布,成功让混动车型进入油耗2时代,增程车已经优势全无。
增程车的工作的模式,当电池电量不足时,增程器带动发电机通过线路二驱动电机驱动汽车行驰。
同时线路一关闭,线路三打开,增程发电机多余的电量给电池充电。
以某品牌1.5T增程发电机为例,当增程模式,发电机的最大功率是60KW,而驱动电机是最大功率是200kw,这就造成在增程模式,电池包亏电时,急加速和复杂路况时,即使增程发电机发挥最大功率,依然不能实现驱动电机动力输出最大化。
造成发动机噪声大,震动大,油耗增加,车辆动力不足。
为了提高增程车的性能,厂家不得不开发更大功率的增程发动机加大发电机,这一系列的操作反而更增加了车重,增加了成本 和油耗。
按最近某知名品牌老总的说法,增程车主,90%的时间是纯电驾驶,在日常通勤基本是把增程车当纯电车使用。
也就是说,增程车90%的时间是扛着重达300公斤的增程发电机系统(增程发动机,加增程发电机,携带的燃油,以及需要增加的车身支持结构)。
并且增程车还有一个胎带的问题,无论增程发动机的热效率有多高,给电池充电的效率90%,电池放电的效率也是90%,这一点虽然企业一直在努力,但是改变不大。
换个思路发展增程车,是否可行?以问界M5为例。
原有40度电池包不变,安装一台400CC双缸四冲程发动机(定工况发动机,更容易设计,可以实现3.6度每升汽油,配12kw发电机)。
增程发电机系统可以减重200公斤,车辆总重可以减少250公斤(增程发电机系统重量减少,车身强度可以减少,重量也相应减少,轮胎宽度也可以相应减少),从2225公斤减少到1975公斤。
工作模式很重要。
模式一,纯电模式,由于车重减少,原来255公里续航可以增加到300公里以上。
模式二,增程模式。
电池电量在50%以上时,可以开启增程模式。
增程发电机系统直接通过线路二驱动电机工作,线路三关闭,电池包可以通过线路一随时补充需要电量。
50%到20%有稳定可输出电量12度。
当电池电量低于20%时,可以到高速服务区充电,或者去服务区方便一下,增程发电机系统通过线路三给电池包充电(线路一,线路二关闭)。
模式三,最长续航模式。
电池电量低于90%,开启增程发电机系统,到电池电量低于20%结束。
电池包可以补充电量28度,理论上可以保证700公里高速续航。
(中间去服务方便可以增加续航,百公里电耗四度,加油耗3升)补充优点,增程模式,发动机余热冬季可以得到最大利用率,解决纯电车冬季电耗增加问题。
关于驾驶模式,可能不够全面,有缺点,但是可以充分发挥增程发电机系统能量密度高的优点,解决大部分人的续航焦虑症。
老李梦说,欢迎批评。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