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by 匿名答:实际大多数蒲公英种子是朝下的(当然绒毛确实是向上的),因为绒毛这种轻质蓬松结构的空气阻力相比于重力不能被忽略,而种子本体则可以只考虑重力。
这样整个蒲公英种子所受的力可以简化成绒毛受的空气阻力和种子本体的重力——注意这两个力的作用点并不相同,这也是我们保留种子重力却忽略绒毛重力的原因。
这个模型很像一截挂在墙上的绳子,绳子末端拴着一块铁——铁当然是向下的。
by 井筠Q.E.D.Q2by _CX_答:在量子场论中,由于因果性的要求,对于任一粒子,都要求存在其反粒子,其拥有与正粒子相反的电荷与磁矩,但质量需要和粒子的质量相等。
由反粒子组成的物质就可以称之为反物质。
作为反粒子的例子之一,正电子,早在1932年就被从宇宙线的观测中发现。
而当代的高能对撞机中,每天也在产生许许多多的反粒子。
反物质与正物质接触后不能稳定存在,其会发生湮灭过程,释放出能量并发射光子。
当然,抛开当量谈威力就是耍流氓,如果假象存在的反物质炸弹包含足够多的反物质,那毁灭银河系应该也不是什么难事by CalloQ.E.D.Q3by 会聚的光答:常见的冰密度是,会浮在水面上,化成水后体积收缩约11%。
如果装得很满,杯盖把冰压到与液面平齐(此处不点名表扬我常买的外卖,可乐灌得真的足),那么融化后液面会降低。
按照一般饮料加冰的量,冰融化缩小的11%体积可能并不明显;但如果加得很多,是可能用肉眼就能分辨的。
如果冰没有接触杯盖,那么液面高度不变。
1体积漂浮的冰块会有0.9体积在液面下,而这1体积冰块完全融化刚好变成0.9体积水。
如果冰接触杯盖而又高于液面,这时融化后的液面变化介于上面两种情况之间。
当然,上面的分析是基于饮料密度和纯净水相同的前提下进行的。
另外,至于饮料为啥非要多加冰却不能多加饮料……咱也不敢问(小声)。
by 井筠Q.E.D.Q4by 匿名答:烧水时气泡的体积变化可以分两方面来看。
首先是,随时间的变化;其次是随水位的变化。
先看随时间的变化,水在沸腾过程中会经历过冷沸腾的阶段,大概是在水温达到50℃之后。
这时热源附近温度高,水会被加热到沸腾,但周围的水温还比较低,沸腾产生的水蒸气会被包裹形成小气泡,这一阶段的小气泡体积小,无法脱离热源,一般就附着在热源上。
随着水温升高,小气泡体积也会缓慢变大,只是速度很慢。
不同的小气泡也可能发生合并,合并后的大气泡尺寸有可能达到脱离热源的条件,上浮,但由于水温尚低,上浮的气泡接触到冷水,往往在水中就破裂了,这也是烧水时声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