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宁乡市青山桥镇花园村蔬菜基地大棚内,收菜的村民正在菜地上忙碌着,农户李乐一边割菜一边喜笑颜开的说道:“真的感谢供电公司搞的这个蔬菜基地,让我们在家门口就业,既增加了收入又照顾了家庭。
”这是国网长沙供电公司(以下简称长沙公司)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一个缩影。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政府、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省公司)关于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和相关要求,长沙公司选派3名优秀骨干进驻花园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
两年多来,在驻村帮扶工作中,长沙公司通过精准抓住当地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痛点难点问题,从农网改造、产业投资、销售渠道等多方面全维度发力,打造农业种植加工产业示范样本,构建起健康的产业发展体系,实现了乡村振兴工作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强化党建引领,发挥“两个作用”驻村第一书记陶岳深深懂得“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唯有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才能带领村民增收致富。
为此,驻村工作队切实强化党支部的建设,充分利用“党建+”载体,坚持以乡村振兴为导向,促进花园村花园堂党支部与国网宁乡市供电公司流沙河供电所党支部、国网宁乡市供电公司党建部党支部开展联学联创活动,形成“广泛联”“相互学”“共同创”的工作格局。
驻村工作队及村支两委通过“五个到户”“网格化管理”等专项行动全面摸排走访,建立全村1573户“一户一卡”精细档案,针对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9户,及时纳入监测范围,明确帮扶责任人,精准制定帮扶计划,积极争取帮扶政策。
2023年监测户户均收入1.76万元,较上年增长13%,有效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
强化基础建设,推动产业发展青山桥镇花园村坐落在宁乡西部山区,是宁乡最偏远的行政村。
长期以来,该村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制约了乡村振兴产业发展。
针对这一问题,长沙公司推出一系列举措:一是发挥自身优势,组织专业团队前往花园村,对该村电网现状开展诊断分析、精准立项,为该村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4.08公里,低压线路26.23公里,新建改造配电变压器11台,增容2200千伏安,使整村供电质量显著提升。
二是彰显后盾单位担当,在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的积极配合下,花园村争取到了政府对花园堂、桐梓坪两个美丽屋场建设项目,争取上花公路提质改造项目,完成5公里村内主干道黑化硬化,并安装部分照明路灯。
在夯实基础的同时,长沙公司充分利用花园村土地肥沃,水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推进蔬菜基地建设,发展种植养殖产业,基地建设规模面积达400亩,其中蔬菜大棚面积178亩,为花园村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约30万/年,支付当地人工工资约150万元/年,给当地村民提供30余个就业岗位。
同时优先给脱贫户及特殊困难人员提供岗位,实现脱困农户及特殊人群稳定增收,让该村的劳动力有了稳定的就业渠道,化解了“家门口就业难”的问题。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当基本条件具备后,驻村工作队不辞辛劳、多方奔走,成功对接多家成熟企业,长沙山茶果粮油公司、盛世农开农业发展公司等四家公司通过现场考察,对该村的供电条件、基础设施非常满意,项目顺利签约落地。
同时驻村工作队正在筹建“和美花园”村播学院,利用当下正火的直播、视频带货方式帮助村民销售农产品,解决村民销售难的问题。
从发展落后到奋起直追,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在长沙公司及驻村工作队的共同努力下,花园村产业被带动循环持续发展,开创了村民与合作企业双赢局面。
强化村容治理,建设和美花园走进花园村,随处可见村规民约宣传标语和宣传图画,从二十四孝文化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村风民俗到环境卫生,这也是驻村工作队与村民集思广益、约定俗成的制度,有效完善了花园村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提升了花园村乡村治理能力。
驻村工作队以“一拆二改三清四化”为总抓手,持续落实“六无一全”要求开展“五治”行动,提升百姓生态环保质量,全力打造花园堂、桐梓坪两个美丽屋场,大大改善了花园村人居环境,刷新了花园村的“颜值”,为争创国网乡村振兴示范村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如今的花园村,银线飞架、灯火璀璨、绿意盎然、美不胜收。
长沙公司助力乡村振兴打出的一套“组合拳”,绘就了花园村美丽乡村振兴的新画卷。
当地村民年收入和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双增收”,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产业支撑,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肯定及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长沙公司及驻村工作队先后荣获2022年长沙市服务乡村振兴工作优秀单位、2023年国家电网助力乡村振兴示范村称号,花园村获得2023年宁乡市文明村称号,驻村第一书记陶岳获评2023年省公司乡村振兴先进个人。
文/吴林茂 喻纬航爆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帮忙”一键直达“晨意帮忙”平台;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
政企内容服务专席19176699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