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善管理监督体制机制,增强各有关管理部门战略协同,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并进一步明晰不同类型国有企业功能定位,完善主责主业管理,明确国有资本重点投资领域和方向。
从2023年开始,以功能性改革为主开始取代以制度性改革为主,这是新发展阶段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特征。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出台,标志着以‘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为重点的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正式启动。
2024年以来,国企重组整合进入高潮期,企业抓住国企改革政策机遇,有利于实现整体一体化发展,提升盈利能力和经营效益。
国企改革对做强做优做大国有经济,增强企业活力、提高效率,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都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7月26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务院国资委有关负责人介绍,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将从多层面落实重点改革任务。
相关负责人表示, 接下来国务院国资委将围绕坚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等几个方面部署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同时,从四大层面把全会明确的重点改革任务扎实落到实处。
近年来,四川省政府不断推动国有企业的整合与重组,以期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024年12月30日,四川省投资集团与四川省能源投资集团的战略重组取得了重大进展。
这一合并将形成一个名为“四川能源发展集团”的新实体,标志着四川省国资改革的重要一步。
根据公告,川投集团和能投集团将创建四川能源发展集团,并将把其控股的各项资产、负债和业务进行整合。
两家公司的控股股东均为四川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这一重组将使四川的能源产业集中度大幅提高,预计到“十四五”末,两者的资产规模将超过5500亿元,营业收入将超过1700亿元。
四川省作为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拥有丰富的水电、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资源。
在国家推动能源转型的背景下,此次重组将有助于双方发挥各自优势,提升竞争力。
四川能源巨无霸—四川能源发展集团川投能投两大千亿国企战略重组2024年11月30日,川投能源、川能动力、华海清科发布公告,披露四川省人民政府拟启动川投集团与能投集团的战略重组事宜。
时隔一个月,四川两大“千亿国企”拟战略重组的事项迎来了新进展。
12月30日晚间,就在2024年最后这一天,川投能源、川能动力公告显示 ,收到各自的控股股东川投集团和能投集团通知,川投集团与能投集团新设合并成立“四川能源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川能发展集团)。
四川能源发展集团股东分别为四川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及四川省财政厅,实际控制人为四川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合并前川投集团与能投集团的全部资产、负债、业务、人员、合同、资质及其他一切权利与义务由四川能源发展集团承继、承接或享有,合并前川投集团与能投集团的下属分支机构及所持有的下属企业股权、股份或权益归属于四川能源发展集团。
协议自双方法定代表人签署并加盖各自公章后生效。
截至目前,本次合并暂不涉及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事项,亦不会对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构成重大影响,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更。
目前公司生产经营一切正常,公司将根据本次合并的进展情况按照相关规定及时进行信息披露。
作为四川的两家知名国企,川投集团、四川能投的资产规模均超千亿元,资产范围覆盖多个产业领域。
川投集团根据公开信息显示,川投集团成立于1988年10月,注册资本100亿元,是省委、省政府批准首批组建的省级大型投融资运营公司和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组改革试点。
川投集团现有员工1.1万余人,下辖川投能源等25家全资、控股企业,参股雅砻江流域开发公司等一大批优质项目。
形成以能源产业为核心主业,电子信息产业、大健康产业、先进材料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三大培育主业的“1+3”产业布局。
2023年,川投集团合并实现营业收入超150亿元,资产总额超1100亿元,利润总额超45亿元。
四川能投集团四川能投是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大型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成立于2011年2月,注册资本175.06亿元,是四川省能源化工产业的领军型企业。
公司资产规模超2600亿元、年营业收入近1000亿元、员工2.3万人,控股川能动力、四川能投发展、华环电子、华海清科4家上市公司。
“十四五”时期,聚焦能源化工核心主业,突出“清洁能源、绿色材料、先进制造”三大方向,大力发展电力链、气体链、化工链、锂电链、氢能链五大链条。
◎文/编辑:天府巴蜀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