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11月的最后一天,全天万里无云,空气里面略微有一些霾,发电量受一点影响,一共发电104.3度,这个月的总发电量最终定格在2588度,比去年11月少了100多度。
现在距离冬至还有50多天,接下来的日子,日照时长会进一步缩短,太阳的高度也会进一步降低,发电量还会持续缩水。
根据去年发电经验,到冬至日前后,万里无云状态下,日发电量会跌到80多度。
在太阳高度不断下降的过程中,南北坡的光伏电站会有一个日发电量断崖下跌的时间节点,但是我估计这个时间点已经过去了。
从月头万里无云的120多度到月尾万里无云的一百零几度,发电量的断崖式下跌,应该已经经历过了,只不过那几天是阴天,没看出下跌的过程。
南北坡的电站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太阳的高度不断下降,北边的光伏板接受的阳光角度越来越低,低至中午时分的角度超过了一定的阈值,北坡的光伏板的发电功率远低于南坡,这时北坡的光伏板就拉低了南坡的发电功率,导致发电量断崖式下降。
11月和12月的发电量也很关键,去年11月和12月加起来发了3000多度。
目前我家电站今年的发电量和去年相比还差3000度左右,如果按照去年正常的趋势,11月和12月发电和去年同期大同小异的情况下,今年的发电量很可能和去年持平。
但是,要注意的一点是,去年我家的光伏电站只发了10个多月的电,今年发了12个月的电,但是发电量和去年只是持平,总体就相当于比去年少发了2000度电。
这个发电量的差额主要还是天气原因造成的,今年上半年的雨水太多了,从1月份下雨,一直下到6月中旬,180多天只有几个晴天,每个月都比去年同期少一两百度,综合下来的差额还是比较可观的。
有人会问这个发电差额有没有可能是因为光伏板的衰减呢?从数据上看不出来,今年10月头的发电量是127,但是去年同期只有122,今年的10月尾是104,但是去年有109,互有高低。
这种区别很可能还是主要因为空气中的霾引起的。
我家花9万装了屋顶光伏电站,每天更新真实发电情况,给大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