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新年好!这是2022年科幻春晚的第一篇小说,讲述了一个“生生不息、繁荣昌盛”的故事。
地衣,被称为“最顽强的植物”,可以在极端环境下生存。
人类找到了新家园,为了生存,就必须做出改变——当生命变幻形态,灾难就会变成引擎,障碍也可化为坦途。
新的文明,将在风暴中延续下来。
风暴行者作者 | 杨平北京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
蓬莱科幻学院首席科幻作家,曾任清华大学计算机培训中心教员、《中国计算机报》记者。
主要作品有《MUD-黑客事件》《千年虫》《裂变的木偶》《山民记事》等,两次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
部分作品被译为英文、日文出版。
他最初的感觉是温暖。
当然,那时他还不知道温暖这个词。
他以为一切就该是这样,过去是这样,今后还会是这样,永远都会是这样。
当然,那时他也没有过去、未来这些概念。
突然,温暖消退了,寒冷包围了上来。
他放声大哭,手足乱蹬。
他听到了什么。
他感觉到有东西在触碰自己。
有温热粘稠的东西进入口中,他无师自通地咽了下去。
他感到体内有奇怪的感觉。
在不知多长时间后,他睁开了眼睛。
一个红色的圆形模模糊糊地在眼前晃悠。
有声音在反复地说着什么。
后来他才知道,那个圆形在说:“文命,你好。
”“1很久以前,地球人发射了一艘无人飞船,期待在一千光年外的类地星球上找到新的家园。
飞船使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技术,只用了一百余年就到达了这颗被称为“震旦”的星球。
在着陆前,它先绕着震旦飞了很久。
它没有停在地面上,而是挖了个大坑,将自己埋了起来,像是一颗种子,在地下安静地孕育着未来。
飞船已经全面考察了震旦星的自然条件,但是,要建立人类在震旦生活的模式,还是需要靠人类完成。
它从数据库中提取了100组基因,为了避免新生人类自相残杀,只选择了最好的那颗受精卵,通过机器孵化培育。
虽然震旦是类地行星,但它的大气成分与地球并不完全相同。
飞船修改了受精卵的基因,以适应大气,进行自然的新陈代谢,甚至食用这里的大部分动植物而不会被毒死。
计划就是这么定的,只要你依然保持人形,就算是人。
些微的基因变化,被看作是为了适应环境的人工演化。
文命三个月大的时候,已经长到了一米六,身体发育完成。
在这三个月里,飞船通过他体内的生物芯片,进行了系统教育。
飞船告诉他,可以提供任何他需要的技术帮助,但所有的想法和决定,都必须由他个人产生,这是为了最大可能利用人类自身的智慧,不让技术限制他的想象力。
在第一百天的时候,飞船打开了通向地面的门。
文命知道自己的任务是什么,也知道即将面对什么,可当他走出从小就生活着的空间,沿着从未有人踏足过的楼梯向上走的时候,心中还是翻滚不已。
他知道人类从智力的黎明到发射飞船前的漫长历史。
如果说他领会了什么,那就是在陌生的地方,永远有意料之外的事情会发生,但人类从未因此止步不前。
他的基因来自一个叫中国的地方,那里的人们经历过辉煌,也经历过苦难,是一群生生不息的人。
他知道飞船教育系统强调了对血脉的自豪感,但他并不在乎。
舱门打开了。
他走上最后一级,站在震旦星的地面上。
这是一颗蓝色的星球。
飞船周围地势起伏平缓,蓝色的草地一望无际,暖风拂过,草浪层层。
他小心地踩在草地上,仿佛怕惊醒了脚下的土地。
在这一刻,他意识到,自己是生于斯长于斯的。
他的基因来自远方,但灵魂(他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个概念)是属于这里的。
整个考察项目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实现个人的生存。
他的身体可以呼吸这里的空气,喝这里的水,要解决的是食物问题。
这很简单,飞船已经研究透了这里的动植物,设计了数百个菜谱供他选择。
这些食物首先保证安全,其次考虑了营养。
至于口味,飞船认为非常好。
文命品尝后,只选择了14个,其它的都被归为垃圾食品。
第二阶段,他要建立一个人类生活的营地。
文命对飞船提供的方案很不满意,认为既然是要迎接未来的地球移民,一百人的住所是远远不够的。
他让飞船设计了一座城市,可以容纳5000人。
建造这样的城市,不需要他亲自动手。
飞船利用已有的设备,采集附近的材料,建造了几个工坊,然后就开始日夜不停地运转起来。
飞船干活的时候,文命就四处溜达。
这里有各种奇形怪状的昆虫,还有不少形如兔子的小动物,是绝好的食材,见到文命就好奇地跟在他后面蹦跶。
转了几天,文命发现了一些奇怪的事。
这里没有大型猛兽。
是,河里有类似鳄鱼的爬行动物,但体型也不大,没有类似狮虎这样的大型捕食者。
这里也没有树,只有草。
此外,根据飞船的资料,震旦星整体地势都比较平缓,没有拔地而起的高山或深邃的沟壑。
照文命自己的话说,这里就像是一颗刚捏出来的星球。
但地质数据表明,震旦比地球还要古老。
这些都让文命不解,也有些不安。
建造过程很顺利,仅有的麻烦来自小动物。
城市依河而建,那些鳄鱼对建造机器人很感兴趣,见到就冲上来搏斗,弄坏了好几个。
文命让飞船造了一些战斗机器人,往来巡逻,总算让这场战事暂时平息下去。
还有一种喜欢钻沙土的沙虫,通体散发香味,炸了以后很好吃。
不过这种虫子对建筑危害很大,城墙被弄得像奶酪一样全是洞。
文命下令往建筑材料里掺入针对沙虫的靶向毒药,算是解决了问题。
最烦人的,是这里的动物毫无警惕性,又好奇心十足。
有喜欢趴在机器盖上体验热力和振动嗨到不行的虫子,有冲着转动机构展示自己似乎在求爱的小动物,还有不断俯冲最后时刻拉起然后兴高采烈地鸣叫的鸟。
它们不会造成什么实质伤害,但让文命伤透了脑筋。
他试着大喊大叫手舞足蹈,换来的只是求爱和鸣叫,最后只好随它们去了。
一个月后,城市落成了。
文命将这座震旦星的第一座城市称为“元旦”,要求飞船从此开始记年。
他还准备了个简单的仪式,出席的有18台建造机器人、300台维护机器人和一台战斗机器人代表。
此外,数不清的各种动物也在观礼之列。
飞船播放了当初出发时录制的视频,一位老者和善地讲着本次任务的意义。
作为唯一能理解这番话的观众,文命有种强烈的虚幻感。
这是一百多年前、在一千光年以外那个陌生又熟悉的星球上录制的画面。
那里的人,在他看来,都是一些资料和数据。
老者口中的意义,对他而言,真的有意义吗?或者,他还需要听从那位老者的指令吗?他环顾四周,这里是他的星球,他的世界。
他站起身,土著们兴高采烈地在他身边跑来跳去。
他难道不是这里的主人吗?他难道不是自己的主人吗?他被自己的念头吓了一跳。
晚上,他把内心的涌动告诉了飞船。
它告诉他,任务的目标是让他活下去,在这点上,他的成功就是任务的成功。
他还是有些担心,他的行为会危害到任务吗?任务的要求会危害到他吗?飞船再次强调了两者其实是一致的,何况,如果出现问题,是有重置计划的。
重置?不就是处决吗?文命心知肚明,虽然飞船一直听从他的指令,但有更高权限的指令。
它是执行者,而他,不过是实验对象而已。
想通了这点,他倒是踏实了。
完成任务,他就一切都好。
任务搞砸了,他要么被这颗星球弄死,要么就被飞船弄死——反正再培育一个新人也很简单。
那就闷头干呗。
元旦城分为八个区,从中心的观音塔向周围辐射开去。
北门是正门,面向草原;南门临河,在上下游有栅栏,防止鳄鱼进入。
这条河叫多瑙河,上面还架了一座桥,称为奈何桥。
每天,维护机器人都在城里忙个不停,搞卫生的同时,还负责驱赶各种非法入住的动物。
文命起初想把这些动物都杀掉,被飞船劝阻,说保持该地区的物种资源对生态很重要。
他虽然不高兴,但也承认这话有理。
飞船采集了这些动物的信息传递方式,针对不同物种设计了驱赶流程,让维护机器人摆脱了被动物围观的窘境。
文命自己则每天换个房子住,不亦乐乎。
严格来讲,这也是工作——他必须确认这些房子住起来舒适方便。
何况,他现在也没更多事情可做。
第三阶段任务,是让他在这里待上一年。
没多久,他就感到无聊了。
虽然城里每所房子都刻意设计得不一样,但他还是觉得无聊,就让飞船造了架飞机,四处飞着玩。
在空中的时候,他感觉自己就像在一大块蓝色的兔皮冻上一样。
无论向哪个方向飞,都是无尽的蓝色草原,无尽的懒得起伏的地面。
偶尔,他能看到成群的小动物从草地上跑过,像是地球上的羚羊。
他飞到过海边,看到海面被蓝色的藻类覆盖,一片粘稠。
有时,会有气泡从下面升起,将藻膜高高拱起,然后爆裂开。
这是颗乏味的星球。
“2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一段时间,变化出现了。
他首先感到的是气温开始降低。
震旦有两个季节:夏季和冬季。
文命出生、成长都在夏季,现在,冬季的触须正在轻轻触碰他的皮肤。
这个变化让他很不舒服。
他恍惚记得以前有过类似的经历,好像在一个温暖的地方,觉得舒服,觉得会永远这么舒服下去。
但变化,该死的变化,还是来了。
他记得自己当时很难受,又无可奈何。
后来,他好像适应了新的环境,也不再觉得难受了。
随着天气一天比一天冷,蓝草开始枯萎,草原上冒出密密麻麻的红色斑点。
这些斑点越来越大,连成了片,如凝固的野火掠过大地。
小动物们也不安分起来。
虫子不见了。
兔子、老鼠甚至鸟也在打洞,打得很深。
文命还见过几只兔子背着大捆的草料跑过,似乎在储备粮食。
这里的冬天会很冷吗?他不担心冻死,元旦城有充足的能源供应,足以保证屋内温度和夏季一样。
他只是好奇,也有点心虚,毕竟那些本地土著对冬季的到来都很紧张。
冬季的脚步很快。
十几天后,气温就从20度降到了0度。
文命换上了保温衣,戴上了头盔。
河面开始结冰。
透过冰层,可以看到那些鳄鱼在水下一动不动,像是睡着了。
整颗星球似乎都在都在准备睡觉,以迎接冬季的降临。
冷风越来越让人难以忍受。
不仅是冷,风力也越来越大。
有一次,文命差点被风从城墙上掀下去。
一天,飞船突然发出警报,称有风暴即将到来,让文命即刻返回飞船。
飞船说了两个让他非常震惊的情况。
一个是震旦星的冬季将有持续不断的风暴,风速最高可达每秒300米,会摧毁所有的东西。
另一个让他当场就跳了起来。
飞船说,文命不是第一个在震旦星做任务的人。
在他之前,飞船已经培育出了四个人。
可惜的是,这四个人都失败了。
有因为教育系统缺陷,导致警惕性不足,让鳄鱼吃了的;有不遵守安全守则瞎吃东西被毒死的。
另外两位没有熬过震旦严酷的寒冬,其中一位被吓破了胆,拒绝再上到地面,被飞船重置了。
飞船强调说,任务要求他必须在地面上生存一年。
文命觉得自己被骗了:“那你还让我去品尝那些难吃得要死的东西?让我费心设计元旦城?设计出来,造出来有什么用,风一来不全完了?”飞船说,这是为了获取足够的数据样本,而且,它自己也在改进教育和建造系统。
至于元旦城,在整个设计和施工中,都汲取了前面四次的经验,抗风能力有很大提高。
抗风能力?这星球的山脉都被吹没了,你什么结构的建筑能抗得住啊?飞船平静地指出这是数十亿年不断风蚀的结果。
但文命并不买账,将自己学到的所有脏话都倾泻在了飞船身上。
最后,他终于平静下来,问现在怎么办。
“我们先看看元旦城能否扛住这次风暴吧。
”飞船说。
风暴前锋到达的时候,速度只有每秒30米。
从摄像头看去,元旦城没受到任何影响,只有拾音器传来的呜呜声能让人感到风暴的力量。
一只兔子出现在北门附近,背上扛着一大捆草料,可能是过冬前最后一次收集粮食,没想到赶上了风暴。
它走几步就被风吹得滚老远,再爬起来接着走。
它本来有机会逃命,但舍不得费劲弄来的食物,终于被风卷起,重重撞向城墙,再摔到地上,不再动弹。
风速每秒70米的时候,画面已经开始模糊,沙尘掠过墙头,像是摇摆不定的尾巴。
风速达到每秒100米。
观音塔顶端的手形雕像在挣扎了几下后终于屈服在风暴的力量下,从根部断开,被狂风裹挟着消失在黑暗中。
在风速达到200米/秒的时候,元旦城的建筑像饼干做得一样碎掉了。
风暴带走了所有东西,只剩下一些不到半米高的残垣断壁。
文命眼睁睁看着自己创造的一切都消失殆尽,却无能为力,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到无处发泄的愤怒。
风暴没有形体,用不上战斗机器人,也不像河水,可以筑坝开渠。
风暴的力量之强,超出了他此前见到的所有东西。
风暴持续了30个小时才逐渐平息下来。
在一切恢复了暂时的平静后,文命走出飞船,上到地面。
大地已变成一片荒原。
冬季,他第一次体会到这个词的含义:一切能让人想起生命的东西,都被抹去了。
他如果失败了,也会被抹去吗?他回到飞船内自己的舱室。
他意识到,自己无法割舍与那个地球的关系。
在那里,有无数的人,在无数的困境中,想出了无数的办法。
在漫长的岁月中,人类创造的这些故事,是数据、图表无法代替的。
他看到了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看到了奥德赛,看到了鲁滨逊……然而,他看得越多,就越绝望。
是的,如果有神仙来帮他,让风暴消失就好了。
是的,如果他能在地下过冬,像鲁滨逊那样躲在自己的城堡里就好了。
但是,这些都行不通。
他的任务简单到不可能:在地面上过冬。
他还在看。
他看到了人们建造金字塔,看到了大桥横跨海峡,看到了飞机颤颤巍巍地腾空而起。
仿生。
他突然想到了这个词。
如果人类可以模仿鸟的形态飞上天空,那么他也可以模仿动物的方式在这里生存。
动物?这里的动物冬季的时候都跑到地下去了。
他似乎又进入了死胡同。
外面依旧刮着风,但没那么猛烈。
文命上到地面,在元旦城的废墟周围转悠,希望能找到什么。
这里没有大型猛兽,没有树木,生命已经知道不能抗衡风暴,只能躲避,甚至连借风翱翔的鸟,在冬季的时候都会打个洞藏起来。
大地是唯一能抵挡风暴的屏障。
他看向地面。
地上的洞已经找不到了,风暴将它们都封了起来。
下面,在泥土的深处,那些兔子老鼠正在啃食草料,或是呼呼大睡。
他用脚抹去浮土,下面是蓝色的冻土。
说来有趣,他在外面这么久,从来没仔细看过脚下的土地。
他总是被空中的飞鸟吸引,好奇远方的风景,沉醉于自己创造的宏大建筑。
他单膝跪下,轻抚着地面。
感觉很光滑,不是冰,但很光滑。
他不记得地面有这么光滑。
他召唤来一台维护机器人,将周围的地面浮土吹开,然后趴在地上,仔细地打量。
飞船也看到了他所观察到的画面,解释说,这是一种类似地衣的生物,夏天的时候在地下休眠,冬季的时候沿着泥土岩石的缝隙上到地面,靠风暴从各地带来的矿物质生活。
看来在如此严酷的季节,生命都有它的道路。
文命站了起来:“你怎么不早和我说?”飞船的回答依旧简洁:“我不能给你任何暗示。
”“3他最初的感觉是冰冷。
他想起自己的名字叫文命,觉得有些好笑。
当然,他也没法开口笑,甚至微笑都不行。
他现在是一片面积有256平方米的地衣。
变形过程乏味无聊。
他被送进了一个舱室,失去了意识,醒来的时候,已经是被盛在一只桶里的软体动物了。
飞船小心地将桶运到外面,把他倒了出来。
他立刻向四方伸展开去。
冰冷的地面在他身下。
他的无数纤足向下插入泥土的缝隙。
他能感到某只纤足左右试探无缝可钻,另外一只则不小心进入了某处空洞,找不到附着点。
大部分纤足都进入了地面,稳稳地将自己固定在泥土中。
被挤压掉落的土粒让纤足感觉痒痒的。
这就算是站住了。
他想起了和飞船对变形方案的争论。
飞船起初是不同意的,认为修改基因是一回事,让人变形为地衣,就违反了考察规范。
但文命仔细检查了条例,发现没有任何硬性规定不许变形,仅在一份建议文档中有“修改基因不应使其失去人性”字样。
在这份文档中,还明确说本文档所有条款都是建议性的,在有重置可能的前提下,具体实施由“实验人”决定。
飞船最终同意“人性”与“人形”不能直接挂钩,也同意在这项上,文命有决定权。
所以他还有人性吗?他不知道。
他甚至不知道自己原来有没有人性,或者是不是“地球的”人性。
据说性欲是地球人的重要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