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新闻网专稿 (王洪福 冯国军 尚书祎)秋高气爽,果熟遍地香。
盘点今年以来玉田经济发展成果,可圈可点:招商引资,成果空前。
6月21日,通州21个重点项目落户玉田,总投资46亿元;8月19日,北京10个项目签约玉田,总投资25.6亿元。
项目建设,热火朝天。
截至7月底,全县新开工千万元以上项目4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6个;新竣工千万元以上项目22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7个。
转型发展,快马加鞭。
新兴产业方兴未艾,实现突破;循环经济良性发展,争创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县;科技创新势头强劲,高新企业数量位居全市前列……一串串令人振奋的数字、一组组展示蓬勃发展的实例、一幅幅美好幸福的新蓝图,仿佛跃动的音符,融汇成激昂的乐章,正在广袤的无终大地上精彩奏响。
经济新常态下,玉田如何实现跨越发展?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强者乘势而进。
从政策中找机遇,在创新中找办法,发挥优势及时进行动能转换,实现弯道超车。
玉田以实际工作成果给出了答案。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你追我赶的转型跨越大潮中,乘势而上、顺势而为,牢牢把握转型换挡的关键期、跨越发展的黄金期,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强优势产业,提高核心竞争力。
”玉田县委书记付振波对实现玉田经济跨越发展信心满怀。
无中生有辟新径,结构调整结硕果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质上就是调整供给结构、提升供给的有效性、针对性,让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更加适应新常态下的市场需求。
近几年来玉田的产业结构调整正是按照这一要求来推进的。
玉田的产业结构门类较多,发展均衡,但并没有中医药这一产业,只有少量的中草药种植,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和对中国传统医学的认可,县委、县政府敏锐地察觉到,现代中医药产业迎来了加快发展的大好时机。
为此,这县利用良好的区位和人缘优势,千方百计与北京同仁堂建立联系,在为同仁堂发展1万亩中草药标准化种植基地的基础上,抢抓北京产业转移机遇,紧盯同仁堂投资方向,先后成功将同仁堂旗下的多个项目引进玉田, 300年“制药不离京”的同仁堂在玉田落地生根。
如今,同仁堂的天然药物、中药制剂、保健品、中药饮片、医药物流5个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总投资18亿元,形成了从原料种植、生产加工到产品研发、物流配送的完整产业链条,一个欣欣向荣的现代中医药产业正在玉田快速兴起。
其中已经投产的同仁堂保健品项目,截至今年8月份就生产阿胶系列产品28.5万公斤,到年底有望实现产值2.3亿元,税收4000万元。
同仁堂并非个例。
“调优增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支撑,而发展新兴产业,既要无中生有、大胆创新,又要把握发展形势、因势利导”,这是玉田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
唐山海泰新能科技公司最初本想投资球墨铸管项目,但针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饱受局限的市场发展前景,玉田县积极引导企业最终把目光瞄准在生产晶体硅片、太阳能电池和光伏组件等绿色能源项目上。
仅仅几年,该公司就跻身国内光伏行业前列,中科院太阳能电池产业基地也落户该公司,成为全国最大的分布式太阳能供应商。
今年该公司不仅在新三板挂牌上市,总投资5亿元、总装机容量40兆瓦光伏电站也于6月正式并网运行,实现了唐山市专业级光伏电站零的突破。
玉田的光伏产业真正形成了从铸碇切片、光伏组件到光伏发电的完整产业链。
无独有偶。
晶源电子原是县内一家专业从事石英晶体电子元器件研发、制造、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通过靠大联强,与清华同方重组成立同方国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后,投资兴建了国家支持发展的环保节能项目——LED用蓝宝石衬底材料产业项目,产品由单一的频率器件拓展到LED用衬底材料、智能卡芯片、特种集成电路等跨行业、多领域的系列产品。
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玉田新兴产业无中生有、落地开花,农业则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实现了强势突破。
近年来,玉田充分依托传统农业大县优势,积极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机遇,以打造“京津冀地区最大的食品加工基地”为目标,充分发挥国家“三区一试点”和占地万亩的农产品加工园平台优势,坚持以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一二三产相融合,不断推进项目建设,着重引进京津老字号和行业龙头企业,河南双汇、中粮集团、北京大北农、北京二商集团、王致和、挨个来等一批世界500强和国内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纷纷落户,为这县现代农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不久前,这县在北京召开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玉田)农业园区招商推介会上,洛娃科技、北京首农、庆丰包子等10家农业产业化龙头和中华老字号企业又成功签约,总投资25.6亿元。
扬长避短废变宝,循环经济谱新篇世界上并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
玉田县矿产资源匮乏,自然禀赋相对不足,天然的弱势恰恰给玉田发展循环经济创造了条件。
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中,玉田县紧紧依靠“城市矿产”这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着力发展塑料、造纸、玛钢、橡胶等利废产业,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快速发展,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
但受布局分散、工艺落后等因素影响,这些产业在近几年发展中一度面临困境。
观念转变天地宽。
玉田县委、县政府深刻认识到“只有落后的企业,没有落后的产业”,为此,本着“扬长避短、扬长补短”的思路,坚持引进发展新项目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相结合,积极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成为了全省唯一的“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
在中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的废旧家电回收车间,笔者看到,废旧的冰箱几分钟便被分解成铁、铜、铝、塑料等可再生颗粒。
据了解,这里年回收拆解废弃电器产品达200万台(套),而作为最早引进的循环经济项目,该公司同时经营报废汽车拆解、废旧钢铁分拣加工、报废含汞荧光灯管回收处理、废旧塑料加工等项目。
中民惠众(唐山)再生资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作为民政部唯一授权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废旧纺织品再生循环、综合利用的示范性节能环保企业,总投资10.5亿元,正在推进二期项目建设,将成为国内首家废旧纺织品综合利用产业化、专业化生产基地。
如果说这些项目还是处于拆解回收加工阶段,那么今年引进的北京新嘉科华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射频等离子热解微波系统处理废橡胶项目,更是将该产业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该项目总投资6亿元,全部建成投产后,不仅能实现年处理废旧轮胎80000吨,生产高精度精细炭黑32000吨,还可年上网销售发电量200000兆瓦时,分选出钢丝1920吨,纤维800吨,实现产值69400万元,年上缴税金4000万元。
发展循环经济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必须走绿色发展之路。
在这一理念指导下,这县持续加大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力度,从提高市场准入标准入手,关停取缔小塑料企业80余家、小橡胶企业100余家,督导30家废旧橡胶加工企业增上环保设备,加强窝洛沽橡胶、亮甲店塑料加工和郭家屯玛钢等专业小区建设,带动了全县橡胶、塑料等废旧资源回收利用产业集聚和规范发展。
同时该县加速本地企业靠大联强,推进科技创新,延伸产业链条,不仅挖掘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还直接推动了全县资源回收利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唐山兴宇橡塑公司通过与北京环卫集团并购重组,实现了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固废分类处理能力,在这里,报废的轮胎经过粗破、粉碎、脱硫、精炼等工序后,变成了可再生利用的再生胶颗粒,再生胶颗粒还可以制成内胎、胶鞋等各类橡胶制品,公司正在全力打造北方最大的废旧橡胶、废塑料环保开发综合利用基地。
龙头带动延伸产业链条,产业聚集引领转型升级。
玉田县紧紧围绕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县的目标,坚持统筹规划、立足实际、对接京津,还引进建设了北京恺岚一方废旧脱硝催化剂无害化处理及回收再资源技术项目等一批循环经济产业示范项目,现已形成了以唐山中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废旧家电、废旧塑料、废旧钢铁回收加工利用产业集群;以京环兴宇为龙头的废旧橡胶回收加工利用产业集群;以昌泰纸业、顺发造纸为龙头的废纸回收加工利用产业集群。
“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全部建成后,将形成年加工利用再生资源144.95万吨以上的生产能力,实现营业收入45亿元以上,实现1.5万人就业,成为华北地区重要的再生资源集散地和再生制品生产基地。
招才引智育高企,科技创新显活力玉田县企业众多,小规模大群体特征明显。
特别是县内万余家中小企业多为原料、市场“两头在外”的生产加工型企业,受制因素多,但也有着外向度和开放度较高的优势。
新形势下,玉田对加工型企业如何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有着清晰的思路。
“转方式、调结构,必须依靠招才引智、科技创新,只有打造创新型经济发展体系,我们才能引导重构产业体系,重塑经济发展竞争优势。
”玉田县县长孙辉福对此分析精准、一语中的。
与多地硬性对接引智不同的是,玉田是在充分摸底调研企业技术需求的基础上,主动服务搭桥、促进校企联姻,推行“研发课题从企业中来、创新成果到企业中去”发展模式,真正把产学研合作这篇文章做得风生水起。
今年以来,这县先后邀请京津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专家教授与县内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对接20余场次,集聚京津冀专家教授93人,县内重点企业负责人120人,实现了校企无缝对接。
促成“天津高校河北行”活动首站在玉田启动,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与7家企业签订了8项科技项目合作协议和1项“博士工作站”建设协议,建立院所实训基地6个。
同时积极推进企业、院校携手共建研发平台,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工业技术创新体系。
先后与省科学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建印机产业技术研究院;唐山雨神集团与中国农业大学共建产学研基地和节水灌溉装备技术研究所。
目前全县拥有省级创新研发平台共18家,其中企业技术中心15家,工程实验室3家;市级创新研发平台共13家,其中工程技术中心6家,企业技术中心7家。
近日又有3家省级创新研发平台和2家市级创新研发平台通过考评验收。
“企业一帮一”活动更是将这县企业科技自主创新氛围推向了高潮。
县内24家高企结对帮扶35家优势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承接技术研发项目等,大大增强了企业的科技竞争软实力。
目前,这县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4家,今年又申报了1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321家,小巨人企业9家,均居全市前列。
全县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企业达到45家,规模以上企业自主开发新技术71项,新产品150个,26个重点产品(技术)具备国内先进水平,13个高新技术产品获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称号。
随着自身科技竞争力的增强,玉田县的科技成果转化同样成绩斐然:精密二维转台项目样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大恒印机与省科学院合作开发了国内首创的可一次性检测的汽车扶手箱质量自动检测系统;兴邦管道与北京四所合作,填补了全国防腐保温管道行业CNAS实验室认可资质空白……统计数字表明,围绕打造京津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目标,仅今年上半年就引进京津高新技术60项,转化科技成果98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