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自制太阳能发电吗?你见过自制太阳能烧水吗?你见过一面镜子就能使木柴燃烧吗?在杨滩镇燎琳村村民刘后旺的家里,这些你都可以看到。
前不久,国家电网广德供电公司到刘后旺的家里,和他谈了笔生意———国家电网要买下他家屋前那4块太阳能光伏板发的电。
近日,记者来到刘后旺家中,现场观摩了这个草根的新能源“发电厂”。
刘后旺是一个怀揣普通梦想的地道农民,他用行动和事实给我们讲述了最真实的发明之路。
原本以为,会捣鼓新能源、高科技的,都是些高学历的人。
没想到,刘后旺连初中都没有毕业便出去打工了,用他自己的话说,只要是和电、线路、器械有关的东西,他都有兴趣,有梦方能成功,为了梦想而努力,一切都值得。
从镇政府出来,记者很快找到了他家那幢3层的小洋楼。
就在屋前的场院上,记者看到了他的“宝贝”。
刘后旺家住杨滩镇燎琳村,平时在外面帮人做工程,装装太阳能路灯,屋前的两块光伏板发电设备都是他用业余时间捣鼓出来的。
屋前摆两组光伏太阳能发电系统,扯上电线后,刘后旺花1万多元钱用半年时间捣鼓出了一个小太阳能“电厂”,除了能满足自家的用电需求外,还剩余一些,如果实现并网以后,多余的电还可以卖给供电公司。
刘后旺介绍着半年前经过改造的发电系统———一大一小的太阳能发电系统。
屋前的两个大斜面,被太阳能光伏板铺得满满的。
记者细数了一下,一共有160块,每块约0.24平方米。
在屋檐的墙壁上,还挂着各种仪器,匍匐着不同颜色的电线。
一台机器在一旁工作,发出“嗞嗞”的声音。
在电表的显示屏上,数字一闪一闪的。
整个屋前看上去,就像一个小型的发电厂。
光伏板负责接收太阳能,旁边的电机、仪器和电线则负责把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再把这些电输送给国家电网。
在阳光充足的情况下,这里每天可以发出近10度电,对于刘后旺一家人来说,这些电根本用不完。
“我平均每天都有7度电供给国家电网,现在已为国家电网提供249度电。
”刘后旺告诉记者。
在太阳能发电器的旁边,记者见到了刘后旺自制的太阳能“热水器”。
据介绍,这是用废旧的卫星接收器制成的,把反光纸贴在一个用水泥做成的圆盘上,再用废旧的卫星支架,每次烧水只需调节反光底盘的角度,将阳光聚集到圆形支架上的水壶底部,就能将水烧开。
刘后旺家里的开水每次都用不完,现在亲人家的开水都是在他这里烧。
记者了解到,这简易的烧水工具,在阳光充足的情况下,20分钟就能烧开一壶水,中午3个小时就能烧开10多壶。
刘后旺告诉记者:“太阳能灶可以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也给我的生活带来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