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中国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将突破4500万千瓦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提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1-15   来源:节能风电   作者:风电滑环   浏览次数:116
核心提示:11月16日,2024海上风电现代产业链共链行动大会在广西北海举行。据会议发布数据,中国海上风电装机容量今年预计突破4500万千瓦,连续四年蝉联全球首位。本次大会以“创新融通 推动中国海上风电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由三峡集团、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产业园区改革发展办公室和北海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致力于搭建海上风电产业链协同发展平台。来自中国风能协会、中国移动、三峡集团上海院、国投电力、金风科技等机构的行业专家,就海上风电战略创新、关键技术突破及国际合作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为行业未来发展指明

   

11月16日,2024海上风电现代产业链共链行动大会在广西北海举行。
据会议发布数据,中国海上风电装机容量今年预计突破4500万千瓦,连续四年蝉联全球首位。
本次大会以“创新融通 推动中国海上风电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由三峡集团、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产业园区改革发展办公室和北海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致力于搭建海上风电产业链协同发展平台。
来自中国风能协会、中国移动、三峡集团上海院、国投电力、金风科技等机构的行业专家,就海上风电战略创新、关键技术突破及国际合作等话题展开深入探讨,为行业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大会签约现场(三峡集团供图)大会期间,北海市与三峡能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加强区域协同发展。
三峡能源、金风科技、宁波东方、北投能源等35家企业共同签署海上风电现代产业链共链行动合约。
此外,在专精特新企业供需对接合作签约仪式上,三峡能源与上海拜安、兆方美迪等10余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为推动中小企业融入产业链创造机遇。
海上风电是风电技术与海洋工程技术深度融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据行业预测,到2030年,中国海上风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2亿千瓦,总投资约2.6万亿元,带动产业链总产值超过20万亿元。
近年来,中国海上风电产业发展迅猛。
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秘书长郝英杰介绍,我国海上风电装机容量从2018年的不足500万千瓦,增长至2024年底预计突破4500万千瓦,累计装机规模已超过全球第2至第5名总和。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新增海上风电并网容量247万千瓦,累计并网容量达到3910万千瓦,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目前,我国已形成从开发设计到生产制造、施工建设和运维管理的完整产业链,海上风电机组整机国产化率超过90%。
然而,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在大容量风机、远距离输电以及深远海施工运维等领域的核心部件研发与批量制造方面仍有差距。
江苏响水海上风电场(三峡集团供图)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舒印彪指出,未来海上风电产业需要加速创新融合模式,集中攻克核心技术难题,推动上下游协同发展,形成国际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
三峡集团作为本次大会的主办方之一和海上风电产业链牵头建设单位,正通过规模化开发提升产业引领力,通过技术创新增强产业驱动力,推动海上风电关键技术和应用场景的深度合作,引领带动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
目前,三峡集团和几十家企业围绕海上风电关键技术、应用场景等达成意向。
专家表示,海上风电技术仍处于早期应用阶段,部分关键技术瓶颈亟待突破,包括工程仿真软件、关键电子器件及材料等领域。
同时,提升基础制造工艺水平,推进风电电子芯片智能化,支持行业公共验证平台建设,推动“风电+多产业”融合发展,将成为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数据显示,全国已有74家“小巨人”企业专注于海缆、叶片、机组、变电站及并网系统等细分领域。
本次大会通过共链行动进一步开放创新资源与应用场景,为中小企业提供发展契机,同时增强了整个产业链的韧性与稳定性。
此次大会标志着中国海上风电现代产业链在技术攻关、产业协作及国际合作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中国日报湖北记者站 周荔华、刘坤/徐强)

 
关键词: 风电设备 风电叶片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