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最高风速14级!625米世界第一高桥如何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1-15   来源:风电叶片   作者:风电滑环   浏览次数:68
核心提示:“经常有临时的阵风和涡流,最高风速会达到14级。”花江峡谷大桥承建单位贵州交投集团所属桥梁集团六安八标项目副经理王淞钰说。花江峡谷大桥建成后将成为世界第一高桥,也是世界上主桥跨径最大的山区桥梁。然而,更高、更长意味着要面对更猛烈的峡谷风。为了解决抗风难题,施工团队在上部结构开工前一年,就开始用雷达高空“捕风”。走在距离水面近700米的临时施工便道上,峡谷的风比地面剧烈许多,两旁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我们这条猫道(施工便道)的面网、侧网、横向通道都采用了这种网片,它是穿透性比较强的钢丝做的,比较通风。”贵

   

“经常有临时的阵风和涡流,最高风速会达到14级。
”花江峡谷大桥承建单位贵州交投集团所属桥梁集团六安八标项目副经理王淞钰说。
花江峡谷大桥建成后将成为世界第一高桥,也是世界上主桥跨径最大的山区桥梁。
然而,更高、更长意味着要面对更猛烈的峡谷风。
为了解决抗风难题,施工团队在上部结构开工前一年,就开始用雷达高空“捕风”。
走在距离水面近700米的临时施工便道上,峡谷的风比地面剧烈许多,两旁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
“我们这条猫道(施工便道)的面网、侧网、横向通道都采用了这种网片,它是穿透性比较强的钢丝做的,比较通风。
”贵州交投集团所属桥梁集团六安八标一工区负责人李平安向记者介绍,为了降低风力影响,便道做了特殊设计。
高空施工,必须杜绝风力过大可能造成的倾覆坠落。
“大桥所处的位置,刚好是山形转弯的地方,纵深比较大,风场紊乱。
”王淞钰介绍,施工通道的铺设、施工时机的选择,以及桥体抗风结构设计,都需要依托施工区域的风力数据。
“在上部结构建设的前一年,我们在旁边这座山上布置了激光雷达风控系统,它能够24小时捕捉风场情况,包括风速、风向、风攻角等。
”贵州交投集团所属桥梁集团六安八标工程科负责人欧阳松说。
提前一年,开始捕风,为的就是这世界第一高桥的“稳”。
在风速雷达海量数据支撑下,施工团队在大桥两侧双幅“猫道”上增加了7个连接处,降低倾翻风险,增强抗风能力;在桥体结构中,每段钢桁梁都加上了具有导流作用的风翼板;大桥吊装时间也被选定在风速较小的初冬。
欧阳松说:“风参数收集以后,我们在风洞实验室做了一个缩尺模型,把大桥按照等比例缩放,进行风速、风向、风攻角等的相似性模拟,验算检验桥梁结构的安全性。
这个时候,我们对大桥抗风能力基本上做到心中有数了。

 
关键词: 风电叶片 风电塔筒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