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庆油田建成首台大型风力发电机(徐欣磊 摄)1月7日14时,陕北定边的气温已降至零下20摄氏度,凛冽的寒风呼啸而过,随着最后一扇叶片的精准对接,长庆油田首台5兆瓦大型风力发电机在采油五厂沙19-19风电场完成装机,标志着企业在绿色转型发展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未来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积累了宝贵经验。
作为能源央企,长庆油田从传统油气资源开发起步,通过不断加大勘探建设及科技攻关力度,挑战“三低”油气藏效益开发极限,建成中国首个6000万吨级特大型油气田。
为了确保在“大体量”之上愈加稳健发展,近年来,长庆油田从追求规模速度向追求质量效益转变,将发展新能源业务作为塑造能源新型生产关系的强劲抓手,全面启动“新能源建设攻坚年”行动,全方位构建起风、光、电、热多能互补新格局。
位于陕北定边的姬塬油田具有海拔高、光照强、风沙大等环境特点,给新能源业务的效益发展带来了得天独厚的风光资源和地理优势。
为了确保油田首台大型风机能高效建成投用,长庆油田高度关注,积极与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争取最大限度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并通过建立现场指挥部,实时推进工程建设进度,以“日碰头会、周推进会、月总结会”机制全面提升建设质量。
“此项工程涉及地勘、设计、试桩、浸水、基坑、安装等多个环节,工序之间衔接紧密、设备运输周期长、审批流程繁琐,加之极端天气影响,给安全施工带来极大挑战。
”采油五厂新能源建设专班经理李双涛说。
面对多重困难,采油五厂建立起原材料供应商质量信息“档案库”,从源头上保证风机装置各设备质量“不打折扣”,并严格控制各项工艺流程,提升设备连接的可靠性和精准度。
组织调研队伍前往经验丰富的兄弟单位进行学习交流,特邀业内专家一同会审安装方案,在全面构建起一套“集中调配+分布式管理”相结合的资源协调机制的基础上,超前完成48处道路清障作业,精准提炼出67项责任清单和46项风电吊装作业风险辨识及防范措施,确保高标准下的高品质工程顺利建成。
“下一步,我们将加快配套设施的到位进度,力争2025年尽快完成并网发电,提升油田自发自用绿电占比,打造油田转型开发的绿色样板”。
始终坚持现场指挥的采油五厂新能源主管领导王晓飞说,采油五厂作为长庆油田年全流程绿色低碳示范区,截至目前,已运用6项节能技术、9项优化措施、7条多能互补路线,全年新能源产量达到11785吨标煤,节能量5753吨标煤,此次大型风机的全新加入,对于提升新能源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新能源利用率,探索新能源发展新路径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记者/ 杜嘉 通讯员 宋妍 徐欣磊 巩芝娟编辑/谢晓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