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企业动态 » 正文

重磅!中国自主研发首支±800千伏柔直穿墙套管成功投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1-07-28   来源:海上风电   作者:风电之家   浏览次数:743
核心提示:重磅!中国自主研发首支±800千伏柔直穿墙套管成功投运


“上世纪80年代以来,40年时间里,在直流输电关键设备、关键技术方面我们长期受制于外方,今天终于打赢了这场翻身仗,用上了中国人自己制造的特高压柔直穿墙套管!”6月11日,在乌东德电站送电广东广西特高压多端柔性直流示范工程(简称“昆柳龙直流工程”)柳州换流站内,看着中国自主研发的±800千伏柔直穿墙套管成功投运、稳定运行,南方电网超高压公司柳州局副总经理郝志杰内心觉得无比硬气与自豪。



该设备的成功投运,意味着我国在特高压柔性直流穿墙套管方面彻底突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实现了从无到有的技术突破,填补了特高压直流工程用国产化首支高端柔性直流穿墙套管国内空白。这不仅可以提升西电东送主网架自主可控水平,更标志着我国在大型高端电力装备研发方面取得了新的重大阶段性成果,对带动国内产业技术升级、解决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具有重要意义。


首支国产化±800千伏柔直穿墙套管安装现场。 李品 摄


作为特高压工程中关键设备,柔性直流穿墙套管是特高压换流站阀厅和直流场之间唯一的通道,承载着特高压和大电流,起到通流、绝缘和机械支撑作用。“柔性直流穿墙套管相当于直流输电系统的‘咽喉’,是直流电流进出阀厅的唯一通道,如果没有这个通道,外面的电进不去,里面的电也出不来,换流站就没法正常工作。”南方电网超高压公司创新与数字化部副总经理陈欢说。


但直流穿墙套管关键核心技术一直掌握在国外少数厂家手里,我国长期依赖国外进口,没有价格话语权,一支设备进口价格高达上千万元。不止如此,设备一旦发生严重故障,只能返回国外厂家维修,维修时间、周期不易确定,工作非常被动。


只有坚持创新,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才能不受制于人。从天广直流工程100%依赖进口,到云广直流世界第一条特高压自主化示范工程,再到世界上第一条±800千伏多端柔性特高压输电工程,南方电网公司持续推进直流输电技术自主化国产化,引领特高压进入柔性直流新时代,一步一个脚印向科技自立自强迈进。


首支国产化±800千伏柔直穿墙套管安装现场。 李品 摄


昆柳龙直流工程立项伊始,自主研发柔直穿墙套管就被作为解决国内直流输电技术“卡脖子”难题提上日程,目标是不仅要实现套管国产化,还要比进口产品性能更优,实现从直流关键设备“跟跑者”到“领跑者”的跨越。为此,南方电网公司牵头统筹产学研资源,抽选了27名技术骨干,联合中国西电集团、西安交通大学等组建创新联合体,作为设备联合研发单位,中国西电集团攻克大直径胶浸纸电容芯体全过程工艺控制、电、热、力多物理场作用下套管设计等多项核心技术,保障了攻关任务的顺利推进。


经过14个月的连续攻关,联合研发团队终于成功完成了自主研发首套柔直穿墙套管任务,并顺利通过鉴定。


“和现有同类进口套管相比,我们的载流能力有10%的提升,绝缘裕度有9%的提升,机械强度更是提高了50%,关键指标上比同类进口设备更优。”据研发项目团队技术专家吕金壮介绍,±800千伏柔性直流穿墙套管形成了丰富的技术及知识产权成果,培育了24件核心专利。


“柔直穿墙套管国产化的成功,解决了关键设备“卡脖子”问题。作为生产单位,我们将精心运维,确保接得下、管得好。”郝志杰说。(杨彬 林显军 辛镇瀚 张良 李士杰)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