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于6月13日发布了《风电场改造升级和退役管理办法》,该政策鼓励对运行超过15年或单台机组容量小于1.5兆瓦的风电场进行改造升级,这一做法被称为“以大代小”。
这一举措引起了广泛关注,受到了网友和行业同仁的关注。
(点击下方小程序直接参加风能资源评估与应用实践【0¥】公开课)(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什么是“以大代小”?“以大代小”的意思是对于运营时间较长的风电场,通过整体或局部拆除老旧的风力发电机组,并安装容量更大、叶片更长、塔筒更高的新型风力发电机组,来取代原有的老旧机组。
这样做可以显著提高有限资源条件下风电场供应绿色电力的能力,类似于用产量更高、抗性更好的杂交水稻替代普通水稻,从而提高每亩土地面积内的粮食产量。
通过“以大代小”,风电场可以实现技术更新和优化,提高发电效率和装机容量。
新型风力发电机组通常具有更高的发电效率和更大的装机容量,能够更有效地利用风能资源。
此外,新机组的设计也更加先进,具备更好的抗风能力和可靠性,降低了维护成本和运营风险。
这种改造升级的方式有助于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提高风电场的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性。
同时,它也为我国风电产业的升级和发展提供了机遇,促进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
为什么要“以大代小”?首先,通过充分利用风力资源,可以提高风电场的发电效率。
早期的风电场通常建设在风资源丰富的地区,但由于设备老旧,无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通过使用更大、更先进的风力发电机组,在相同的风资源条件下,可以获得更高的风速和更大的扫风面积,从而显著提高平均发电小时数。
随着技术的发展,风力发电机组的单机容量不断提高。
在风电场的装机容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减少所需的风力发电机组数量,可以利用空闲的土地来增加整个风电场的装机容量,这被称为增容技改。
通过提升发电小时数和增大装机容量,风电场的发电量可以大幅提高。
这对于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提高风电场的供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通过“以大代小”改造可以降低风电场的运维成本。
老旧的小型风力发电机组长时间运行后,设备会出现老化、故障率升高、备件停产等问题。
那么“以大代小”怎样解决这类问题?一,在“以大代小”改造项目中,通常可以沿用原有项目的部分交通道路和电气设备,这样可以节省一定的费用。
二,风力发电机组的价格是影响风电场建设成本的重要因素。
如今,风力发电机组的价格呈现明显下降趋势,相对较高的风机价格不再成为阻碍。
三,通过采用风机精细化选址、多系统方案比选、优化设计方案等综合技术路径,可以实现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