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誉衡药业:贱卖转型资产后“脱贫”,生物药领域归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1-15   来源:风电网   作者:风电齿轮箱   浏览次数:75
核心提示:图源自Unsplash经历过原控股股东破产、牛散控股权争夺、进入失信黑名单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后,誉衡药业打了一场“翻身仗”,但公司只增利,不增收。7月2日,誉衡药业(002437.SZ)发布2024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数据显示,公司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亿元-1.3亿元,同比增长253.99%-360.1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8000万元-1亿元,同比增长198.80%-273.50%。对于盈利能力的暴涨,公告中指出的原因中有一条与此前“贱卖”参股公司有关。誉衡药业称,公司于2023年出售了持有的广

   

图源自Unsplash经历过原控股股东破产、牛散控股权争夺、进入失信黑名单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后,誉衡药业打了一场“翻身仗”,但公司只增利,不增收。
7月2日,誉衡药业(002437.SZ)发布2024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数据显示,公司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亿元-1.3亿元,同比增长253.99%-360.1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8000万元-1亿元,同比增长198.80%-273.50%。
对于盈利能力的暴涨,公告中指出的原因中有一条与此前“贱卖”参股公司有关。
誉衡药业称,公司于2023年出售了持有的广州誉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誉衡生物”)全部股权,誉衡生物的亏损不再影响公司2024年半年度损益。
誉衡药业及其子公司主要从事药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20年公司登陆A股市场,上市之初产品线单一,主要是骨科用药鹿瓜多肽注射液,经过多年的产品引进、合作开发、投资并购,公司扩大了产品覆盖领域并扩充了产品线。
目前,誉衡药业产品涵盖骨骼肌肉、心脑血管、维生素及矿物质补充剂、抗感染、抗肿瘤等多个领域。
其中,誉衡生物是誉衡药业在抗肿瘤领域的重要布局,肩负着誉衡药业转型发展的重任。
誉衡生物诞生于2015年,彼时誉衡药业创始人朱吉满与药明康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次年3月,誉衡生物正式设立,多次增资扩股之后,誉衡生物成为誉衡药业持股42.12%的参股公司。
但因誉衡生物持续亏损,在2023年,誉衡药业将其剥离,作价2.4亿元,这一价格甚至不及上市公司对其的投入——誉衡生物成立7年时间内,誉衡药业累计对其注资近3亿元。
誉衡生物拥有国内第六款PD-1抗体药物——赛帕利单抗,用于宫颈癌治疗和复发或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治疗。
该药物先是错过了2021年医保谈判,后又在商业化上表现萎靡,在PD-1内卷竞争中败下阵来。
因赛帕利单抗销售不达预期,誉衡生物在2022年给誉衡药业造成近1.8亿元亏损,上市公司全年亏损2.91亿元,2023年一季度,誉衡生物再添超两千万亏损。
誉衡药业“断臂求生”,2023年,公司扭亏,归母净利润1.29亿元。
早在2021年,公司为保利润“卖子”,出售子公司澳诺制药100%股权获得投资收益,对净利润影响为6.83亿元。
具体看誉衡生物,公司曾在2019年年报中痛述转型之苦,但提到聚焦生物药战略,公司对于当时正在申报霍奇金淋巴瘤适应症NDA的PD-1寄予厚望,称其“为公司接下来的产品结构转型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时过境迁,誉衡药业在2023年年报中对转型不再多着笔墨,此前的生物药战略也销声匿迹匿迹,转而喊出了“新誉衡”“二次创业”等口号。
今年5月,誉衡药业董秘在投资者互动平台称,公司出售参股企业誉衡生物后,暂未布局生物药领域。
从收入结构来看,誉衡药业2023年的营收支柱是营养类药物,创收10.84亿元,占总收入比重达到41.29%,其次是心脑血管药物和骨科药物,分别创收6.80亿元、2.70亿元,占比各为25.89%、10.30%。
其中,心脑血管药物曾是公司的第一大收入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