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风电资讯 » 风电百科 » 正文

用创新利器破解光伏行业“内卷”难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1-15   来源:风电齿轮箱   作者:海上风电   浏览次数:109
核心提示:面对行业深度调整,“内卷式”竞争不是光伏行业的出路,创新才是光伏企业在这轮行业周期性低谷中突围的利器,也是光伏行业未来走向繁荣的法宝。郭锦辉中国光伏行业协会近日呼吁,光伏制造企业切实按照2024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的要求,依法合规地参与市场竞争,不要进行低于成本的销售与投标。光伏行业“反内卷”的呼声正持续高涨。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做法受到市场广泛关注。此举虽然没有法律效力,但是释放出的行业自律信号很强。要通过维护光伏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引导行业逐渐走出目前的

   

面对行业深度调整,“内卷式”竞争不是光伏行业的出路,创新才是光伏企业在这轮行业周期性低谷中突围的利器,也是光伏行业未来走向繁荣的法宝。
郭锦辉中国光伏行业协会近日呼吁,光伏制造企业切实按照2024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的要求,依法合规地参与市场竞争,不要进行低于成本的销售与投标。
光伏行业“反内卷”的呼声正持续高涨。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做法受到市场广泛关注。
此举虽然没有法律效力,但是释放出的行业自律信号很强。
要通过维护光伏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引导行业逐渐走出目前的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内卷式”竞争让光伏企业经营效益受到严重影响。
近两年,光伏主产业链供给端产能大幅增加。
供需错配形势持续加剧,导致光伏产品市场价格一路下滑。
主产业链价格甚至跌破企业成本。
光伏行业出现大面积亏损。
例如,今年上半年,隆基绿能净利润亏损52.43亿元;TCL中环净利润亏损30.64亿元;通威股份净利润亏损31.29亿元。
近期,招投标市场不断出现超低价中标的案例。
中标价低于成本,成为困扰光伏行业的难题。
“内卷式”竞争影响光伏市场秩序,同时也会给光伏项目质量和安全带来隐患。
例如,低于成本中标后可能出现以次充好、不能履约的行为,这会带来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下降,最终不利于项目的长期稳定运行。
此外,“内卷式”竞争还可能带来产品同质化、模式同质化、制造同质化、知识产权不受保护等问题,不利于光伏行业低效产能的退出和创新发展。
促进光伏行业健康发展是光伏企业的共识。
10月14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在上海举行防止行业“内卷式”恶性竞争专题座谈会。
16家光伏行业龙头企业参会,并就“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强化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畅通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渠道”达成共识。
近日,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晶科能源董事长李仙德、TCL董事长李东生、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正泰新能源董事长陆川等光伏行业龙头企业负责人还一起做客央视,探寻行业转危为机的出路。
这些都反映出光伏行业从业人员齐心走出低谷的心声,也让人们对光伏产业发展的节奏有了更多认识。
当下光伏行业已经进入到深度调整期。
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很多。
比如,随着光伏技术迭代和设备进步,光伏投资热潮导致产业规模扩张太快;全球贸易环境复杂;国内电力市场化改革进程影响光伏发电需求;金融机构过度逐利;跨界企业无序涌入等。
随着新型高效电池技术推动行业供给结构的优化,以及光伏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光伏行业必然有一个低效产能出清的过程。
在熬过这段“阵痛”期之后,光伏行业的供需会逐渐得到平衡,产业链价格会逐步修复。
尽管光伏行业面临的挑战有所加大,行业增速相比以前有所放缓,但是,从长期来看,光伏行业发展的空间广阔。
从国内看,当前我国光伏装机保持稳健增长。
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全国光伏新增并网1.02亿千瓦,同比增长31%。
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光伏市场需求仍将继续增长。
从全球看,随着全球能源转型持续推进,全球光伏市场需求潜力巨大。
尤其是,亚太、中东、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呈现快速增长的良好趋势。
“内卷”不是出路,创新才是光伏企业在这轮行业周期性低谷中突围的利器,也是光伏行业未来走向繁荣的法宝。
企业要更加关注长期的耐力,而非短期的速度。
只有在技术创新、成本管控、运营能力、商业模式等方面取得竞争优势的企业,才有机会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才能持续领先。
此外,还要进一步优化光伏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比如,加大光伏产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强分布式光伏开发建设管理,提高光伏发电接入电网的效率,加强行业发展的引导等。

 
 
[ 风电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风电之家",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风电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