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产业链价格下滑,多家光伏产业公司采取加速技术迭代、提升高毛利区域收入占比、淘汰落后产能等方式,以期平稳穿越行业周期文 |《财经》记者 张建锋编辑 | 杨秀红经过几年黄金期后,国内光伏主产业链步入调整期。
A股光伏产业公司业绩在2023年四季度大幅下滑后,2024年一季度延续颓势,光伏头部公司如通威股份(600438.SH)、隆基绿能(601012.SH)在当季甚至录得亏损。
万得(Wind)数据显示,2023年四季度,A股84家光伏公司归母净利润总额为9.69亿元,同比下滑超96.75%,创近四年新低,季度环比下滑97.33%。
2024年一季度,A股光伏行业公司归母净利润合计97亿元,同比下滑超七成,创近三年新低。
近几年,随着光伏行业的持续向好,部分原本面临市场淘汰的企业开始恢复生产,加之大量资本涌入及产能快速扩张、释放,中国光伏产业产量迎来一波大幅增长。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分别达到143万吨、622GW(吉瓦)、545GW、499GW,同比增幅均超六成。
在供给端产量快速增长的同时,2023年光伏产业链价格却出现大幅下跌。
全球领先的再生能源与科技研究顾问公司Infolink Consulting数据显示,2023年四季度硅片、电池、组件价格均触及历史新低,让相关企业业绩受到波及。
2023年营收破千亿元的晶科能源(688223.SH),四季度在收入高于其他季度的情况下,归母净利润远低于其他季度。
公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财经》,近年来光伏产业竞争较为激烈,2023年全年组件价格整体呈快速下降趋势,且四季度中国区出货占比较多,对行业整体利润水平影响较大。
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