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力行业的迅速发展,我国火力发电正朝着更大容量、更高参数、自动化程度高、环境污染小的方向发展,有着极为广阔的前景。
电力是国民经济的先行,可以相信,电力事业的发展必将为推动社会的进步,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更大的贡献。
火力发电厂模型火力发电厂模型火力发电厂的主要组成部分:锅炉及其辅助设备,汽轮机及其辅助设备,发电机及电气设备。
火力发电厂的基本生产过程模型火力发电厂的基本生产过程:作为燃料的原煤由制粉系统研磨成很细的煤粉,煤粉和被加热的空气一起送往锅炉的炉膛,煤粉在锅炉中剧烈燃烧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将锅炉受热面内压力很高的水反复加热,直至达到500多度的高温蒸汽,高温高压蒸汽通过管道送往汽轮机的汽缸,推动汽轮机的转子高速旋转,发电机的转子与汽轮机的转子同轴连接,在汽轮机的驱动下同汽轮机的转子同步旋转,旋转的转子磁场切割定子绕组,从而使发电机定子绕组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发电机产生的电能通过升压变压器、输电线路向电网输送。
在汽轮机中做完功的蒸汽温度和压力降至很低,他们被排入凝汽器内放出余热并凝结成水,经加热器加热和水泵升压后再送到锅炉,气水如此往复,不断循环,这就是火力发电厂的基本生产过程。
一、锅炉设备锅炉设备模型锅炉设备锅炉模型锅炉设备模型作用:将一定数量的燃料燃烧,并将燃烧产生的热量传递给水,使水加热汽花并过热成一定压力和温度的主蒸汽。
锅炉设备可分为:锅炉本体,输煤系统,制粉系统,烟风及燃烧系统,除尘排渣系统等五部分。
1、锅炉本体锅炉本体包括炉膛,烟道,省煤器,汽包,下降管,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燃烧器,空气预热器。
其中:省煤器,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空气预热器称为锅炉的受热面,他们都是由很多金属管子组成的管束,除空气预热器外,这些受热面组成了锅炉的锅。
锅炉的气水流程:具有一定压力的水进入锅炉的省煤器,吸收来自烟道里烟气放出的热量,然后进入锅炉的汽包,水再沿着下降管进入不知在锅炉炉膛四周的水冷壁,水在这里吸热后开始汽化并产生蒸汽,所形成的气水混合物自然上什,又回到汽包,汽包将汽和水分离,分离出的水又沿着下降管回到水冷壁中,加热汽化。
汽包中分离出的蒸汽则进入过热器,进一步加热使其温度升高,最后送至汽轮机做功。
从过热器中出来进入汽轮机的蒸汽称为主蒸汽,300MW机组的主蒸汽压力高达16MPa,约160个大气压以上,温度高达530度以上。
在蒸汽机中做过一部分功的蒸汽压力和温度都有所下降,需要将这部分蒸汽又送入锅炉的再热器中再次加热。
在温度达到530度以上后,再送到汽轮机中继续做功。
蒸汽返回锅炉进行再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机组的效率,做完功的蒸汽被凝结成水后返回到锅炉。
这种形式的锅炉叫做自然循环锅炉。
在主蒸汽压力更高时,则需要使用“强制循环锅炉”。
当主蒸汽压力再进一步提高时,例如600MW这样的高参数机组,就必须采用所谓的“直流锅炉”。
2、输煤系统一个有两台300MW机组的火电厂,每天要消耗近5000多吨煤,因此需要庞大的输煤系统。
3、制粉系统作为大型锅炉燃料的原煤都必须研磨成很细的煤粉才能送入锅炉燃烧,制粉系统则要完成这一任务。
制粉系统位于汽轮机车间和锅炉之间。
中间储藏室干燥剂送粉制粉系统的工作流程:由输煤系统将原煤送到锅炉房的原煤仓中,再由给煤机送到磨煤机,在其中研磨成煤粉,同时经空气预热器加热后的热风也进入到磨煤机,进入磨煤机的热风既可用来输送煤粉,还可对要研磨的煤起到加热干燥的作用,故称为“干燥剂”。
研制好的煤首先由热风送入到粗粉分离器,在那里将部分不合格的煤粉分离出来,送回磨煤机再研磨;合格的煤粉则送入旋风分离器(又称为细粉分离器),将空气和煤粉分离,分离出来的煤粉进入煤粉仓。
分离出来的空气中仍含有少量煤粉,这部分空气称为乏汽,再由排粉机抽出。
煤粉仓中的煤粉由给粉机根据锅炉负荷的需要控制输出量,排粉机出来的乏汽将煤粉通过燃烧器喷入炉膛燃烧。
这种将煤粉吹入炉膛燃烧的热风称为“一次风”。
这种中间储藏式制粉系统因为有煤粉仓的缓冲作用,系统工作不受锅炉负荷的影响,调节也比较灵敏。
直吹式制粉系统,它与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的区别是不设煤粉仓制出的煤粉直接送入锅炉,具有系统简单,投资小的特点。
每台锅炉煤粉仓储藏的煤粉至少要保证在磨煤机停运情况下,锅炉能运行十小时以上。
4、烟风及燃烧系统工作流程:送风机从环境中吸入空气,然后将其送到空气预热器中加热,加热后的热风一部分去磨煤机,另一部分则称为二次风直接进入炉膛去帮助燃烧。
煤粉悬浮在炉膛内燃烧,燃烧中心的温度可达1500度以上,燃烧时大量的热量传给水冷壁里的水,燃烧形成的高温烟气沿着烟道依次冲刷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空气预热器等受热面,不断将热量传递给蒸汽、水和空气,而自身温度逐渐降低。
烟气到达烟道尾部时,大约在130度左右,在引风机的作用下,烟气流入除尘器进行除尘净化,最后经烟囱排入大气。
300MVA机组锅炉的每台送风机的送风量达到每小时数十万立方米。
5、除尘及排渣系统火电厂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是随炉烟排出的飞灰粉尘和有害气体,一般采用除尘器和较高的烟囱来减轻污染。
静电除尘器:利用高压电场产生的静电来除尘,它可除去烟气中99%的粉尘。
300MVA机组锅炉的烟囱达到200多米,这样可有效稀释烟气中的有害气体。
炉内煤粉燃烧后的炉渣,由捞渣机从炉底捞出,并冲入地沟,再流至灰渣泵房。
灰渣泵房将灰渣利用管道送至灰场。
除尘器出来的灰可以送入灰渣房再送至灰场,也可送到灰渣利用单位。
二、汽轮机设备汽轮机是火电厂的三大主机之一,通过它将蒸气的热能转化为旋转机械能,借以拖动发电机旋转。
为了保证汽轮机安全经济的运行并随时适应外界负荷的变化,每台汽轮机都带有调节保护装置和其他辅助设备。
汽轮机与发电机的组合称为汽轮发电机组。
1、汽轮机基本工作原理去掉汽轮机的汽缸后,可以看到汽轮机内主要部件是一系列的隔板和装在转子上的叶轮。
叶轮上装有动叶栅,沿隔板圆周装有喷嘴叶栅。
每一列喷嘴叶栅和对应的动叶栅构成汽轮机的极。
汽轮机的能量转换就是在这些叶栅中进行的。
具有一定温度压力的蒸汽首先在喷嘴叶栅前后压力差的作用下,流过具有特定形状的喷嘴流道,流动中,蒸汽膨胀,压力和温度逐渐降低,速度增加,部分热能转化成了动能。
从喷嘴叶栅喷出的高速气流进入动叶流道,在流动过程中对动叶栅产生作用力推动它作圆周运动,带动叶轮和轴旋转。
于是,在汽轮机轴上,便得到可对外输出的机械功。
从动叶流出的蒸气仍具有热能,再进入下一级喷嘴。
现代大容量汽轮机都是有多个这样的极组成的。
蒸汽在上一极做功后,进入下一极继续膨胀做功,最后从汽轮机排气口排出。
2、汽轮机构造大型汽轮机按沿气流方向的蒸汽压力大小通常分为高压缸,中压缸和低压缸几个部分。
蒸汽做功流程:来自锅炉的主蒸汽首先在汽轮机高压缸里做功,从高压缸排除后进入锅炉的再热器中再加热,加热后的蒸汽进入中压缸做功,排除后再进入低压缸,最后排入凝汽器。
有的机组将高压缸和中压缸在工艺上制成一体,成为高中压缸。
汽缸是汽轮机的外壳,将汽轮机的通流部分与大气隔开。
为了便于制造、安装和检修,汽缸沿水平中分面分为上汽缸和下汽缸两个半缸,两者通过水平法兰用螺栓装配紧固。
高参数、大容量的高压缸通常采用双层缸结构,有的机组甚至将高中压缸和低压缸全做成双层缸。
隔板,又叫喷嘴板,起作用是装置喷嘴叶栅,并将汽轮机的各个压力级予以分隔,形成一个个的极。
为了便于安装,各极的隔板均分成上下两半,分别嵌装在上汽缸和下汽缸的环形凹槽内。
有时可先把相邻几极的隔板镶装在一个隔板套里,然后再将隔板套固定在气缸体上。
汽轮机的喷嘴,又称静叶片。
汽轮机的转动部分总称为转子,它担负着公制能量装换及能量传递的作用。
转子分为主轴、叶轮、叶片等部分,叶轮用来装置动叶片,并传递气流臂在动叶栅上产生的扭矩。
叶轮的结构与转子的结构形式密切相关。
叶轮轮缘上开有叶根槽,以装置动叶片。
其形状决定于叶根形式。
动叶片又称动叶,安装在叶轮的轮缘上。
叶片由叶顶、叶型、叶根三部分组成,叶型部分是叶片的工作部分,由他构成气流通道;叶根是叶片与轮缘相连接的部分,通过它将叶片牢靠的固定在叶轮上。
汽轮机高中压转子的叶片通常比较短,而低压缸由于蒸汽压力较小,容积较大,所以采用长叶片。
长叶片可用拉筋练成组,也可不用拉筋而成为自由叶片。
汽轮机转子依靠轴承来支撑定位,轴承有支持轴承和推力轴承两种。
支持轴承承受转子的重力以及由于震动等原因引起的附加力,并确定转子的径向位置。
汽轮机普遍采用油膜轴承,转子在高速旋转时,轴瓦与轴颈之间有一层油膜将他们隔离。
推力轴承承受转子的轴向力,并确定转子的轴向位置,工作时轴瓦与轴颈之间同样有一层油膜将他们隔离。
汽轮机都装有盘车装置,因为当汽轮机停机后,上下汽缸存在温差,如果转子静止不动,便会因为上下冷却不均匀而产生热变形。
此时利用盘车装置时汽轮机在停机后仍以一定的转速连续的转动,就可保证转子禁运冷却。
同时,汽轮机启动时,也要进行盘车,使蒸汽冲转时平稳并均匀受热。
汽轮机还设有气风及轴封系统。
汽轮机运转时,汽缸固定,定子高速旋转,转子和气缸之间必须留有适当的间隙。
有间隙的存在就会有泄漏,影响汽轮机正常安全运行。
另外,由于低压缸内的压力低于大气压,也存在空气漏入汽缸的问题。
为此,汽轮机在汽缸的轴端设置了轴端气封,在它的作用下,漏气已大大减小,但还不能完全阻止蒸汽和空气的泄露。
为了彻底防止上述泄露,轴端气封需要配置一套轴封系统。
轴封系统从汽轮机中引出一股具有一定温度和压力的蒸汽到轴封供汽母管,有轴封供汽母管向轴封供汽室供汽,同时,轴封加热器的抽风机,将另一汽室保持在低于大气压状态,少量的蒸汽和空气就会被从这里抽走。
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阻止蒸汽从气缸内向汽缸外泄露和空气从汽缸外向汽缸内泄露。
进入轴封加热器中的蒸汽,在用于加热主凝结水,空气则排至大气。
汽轮机的动叶叶柄与汽缸之间,隔板内孔与转子之间同样存在着漏气的问题,因此,也设有叶顶气封,隔板气封。
3、汽轮机调节在火力发电厂中,必须随时根据发电机的运行工况,对驱动发电机的汽轮机进行转速和功率调节,以保证发电机输出的有功功率与外界负荷相适应。
汽轮机调节系统可分液压式调节系统,功率频率电业调节系统和数字电业调节系统。
现在大型机组都是采用后两种先进的调节系统。
调速系统方框图:定值机构,又称为同步器,在机组启动时由它给机组设定一个给定转速。
机组启动后,转速由敏感机构测量,并与给定值比较,比较的差值信号,经放大机构放大,然后送入执行机构,执行机构控制配汽机构来调节汽轮机的进气量,从而改变机组的转速使之趋近于给定值。
在机组并入电网后,根据电网的要求,用定值机构设定机组的输出功率,当负荷发生变化时,调节系统将通过同样的调节过程进行自动调节,使机组合理分担电网的负荷。
这里的反馈为负反馈,它使控制过程平稳。
配汽机构,多数情况下,汽轮机的第一级喷嘴沿圆周被分为四组,每一组分别用一个调节器门控制。
来自锅炉的主蒸汽,首先经过主汽门,然后进入汽轮机的调节汽门,调节汽门依次开启或关闭,可改变汽轮机的进气量。
汽轮机的转速和功率调节就是通过改变调节器们的开度来实现的。
4、汽轮机保护为了确保汽轮机的安全运行,除要求调速系统动作迅速可靠外,还必须设置必要的保护装置。
汽轮机的保护装置主要有:转子超速保护,转子轴向位移保护,轴承油压和油温保护,凝汽器低真空保护。
当上述装置中的任意一个参数超过或低于规定的允许值时,保护装置就自动发出讯号,是汽轮机主汽门迅速关闭,切断主蒸汽,使机组迅速停机。
5、汽轮机供油系统汽轮机的供油系统要向汽轮机和发电机的各个轴承提供润滑、冷却及密封用油,还要向汽轮机的调节和保护系统提供工作用油,常规供油系统主要有下列设备组成:(1) 主油泵,安装在主轴上,其作用是在汽轮机正常运行时向油系统提供高压油。
交流润滑油泵,又称辅助油泵,其主要作用是在启动过程中主油泵还不能正常工作时,向润滑油系统提供压力油。
(2) 直流润滑油泵及事故油泵,是汽轮机润滑油系统的最后一道备用泵,用于事故工况下,以直流电源工作向润滑油系统供油。
(3) 顶轴油泵,起作用是在启动前或停机后向轴承提供压力油将主轴顶起,使盘车得以进行。
(4) 冷油器,其作用是将轴承润滑油用冷却水冷却。
(5) 油箱,具有储存润滑油和使油液中的杂质沉淀的作用。
三、热力系统及辅助设备汽轮机本体与锅炉本体之间,由各种汽水管道、阀门及其辅助设备连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就组成了发电厂的热力系统。
热力系统除了要保证机组安全、经济、可靠地运行外,还要考虑机组能顺利启动、停机、切换设备、升降负荷等。
因此,热力系统,特别是大型机组的热力系统,是相当复杂的。
热力系统的基本流程:来自锅炉的主蒸汽,首先在汽轮机高压缸里做功,从高压缸排出后,又送入锅炉再热器中再加热,加热后的蒸汽,又送入汽轮机中压缸和低压缸继续做功,最后,汽轮机的排汽进入凝汽器。
凝汽器管束里侧通有来自环境的冷却水,排气在管束外侧流过时不断放出余热,并凝结成水。
冷却水将吸收的热量排入环境。
从凝汽器排出的水称为主凝结水,为了提高系统的效率,主凝结水并不直接送入锅炉中,而是经过一系列加热器加热后再进入锅炉。
加热器的热源来自从汽缸的不同部位抽出的蒸汽,用它们对加热器中的水进行加热。
主凝结水通过凝结水泵升压后进入深度除盐装置进行水质处理。
然后,依次流过轴封加热器和四个低压回热加热器,在那里吸收来自汽轮机抽汽的热量。
主凝结水温度从30度左右不断升高,达到140度左右后进入除氧器。
除氧器将主凝结水中溶解的氧气等气体除去,以免对设备和管道造成腐蚀。
同时,除氧器本身也是一个混合式加热器,也可对主凝结水进行加热。
从除氧器下部水箱出来的水被送入给水泵,给水泵将水升到很高的压力。
从给水泵出来的水称为主给水,主给水依次流过三个高压加热器,温度达到260度左右后有进入锅炉的省煤器进行下一轮的汽水循环。
为了使用和管理上的方便,一般都将加热器进行了编号。
高压加热器为1,2,3号,除氧器为4号,低压加热器为5,6,7,8号。
热力系统特别是大型机组的全面性热力系统很复杂,我们分成以下几个系统进行讲述:1、主蒸汽及汽轮机旁路系统2、凝汽系统3、低压加热器系统4、给水除氧系统5、高压加热器系统6、补充水系统1、主蒸汽及汽轮机旁路系统锅炉与汽轮机之间的蒸汽管道与通往各用汽处的支管及其附件称为发电厂主蒸汽系统,对于再热式机组还包括再热蒸汽管道。
中小型机组的主蒸汽系统采用母管制,参数相同的几台锅炉的蒸汽都引到主蒸汽母管上,再由母管引至汽轮机。
这种系统灵活性较好,事故时锅炉可通过阀门互相切换,还可用于汽轮机锅炉数目不等的情况。
大型机组特别是再加热机组的主蒸汽系统都采用单元制系统,其特点是汽轮机与其对应的锅炉组成一个独立的单元。
大型再热机组通常还设有旁路系统。
机组启动时,锅炉先点火投运,而汽轮机高压缸尚未进气时,锅炉再热器中没有工制流过。
为了防止再热器干烧,将主蒸汽经减温减压后,直接引入再热器。
再热器出口的蒸汽又经过减温减压,直接进入凝汽器。
这样,整个汽水绕过汽轮机,形成了循环。
主蒸汽不进入汽轮机高压缸,而是经降压减温后,直接进入再热器的管路,称为高压旁路,也成I级旁路。
再热器出来的蒸汽,不进入汽轮机的中低压缸,而是经降压减温后,直接排入凝汽器的管路,称为低压旁路,也称II级旁路。
旁路系统是利用减温减压器的减压阀来降低蒸汽压力,同时将减压阀后,温度较低的凝结水或给水直接喷入蒸汽中来降低其温度。
除了保护再热器外,旁路系统的作用还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作用是:在启动时,参与主蒸汽参数的调整,从而加快启动时间,改善启动条件。
2、凝汽系统凝汽系统是指与凝汽器相关的管路和设备,主要有凝汽器、凝结水泵、抽气设备、冷却水设备等。
凝汽器是吸收汽轮机排汽的余热并将其凝结成水的设备。
凝汽器内,有规律的排列着冷却水管,前侧设有前水室,前水室被隔成上下两部分,上为进水室,下为出水室。
后部有后水室。
水室及管束外有外壳,外壳上部有汽轮机进气的排汽进口,下部有汇集凝结水的热水井。
冷却水从进水室流进,沿着下部管束流向凝汽器后部的后水室,然后折返,从上部管束流向出水室。
汽轮机的排汽从凝汽器的进气口进入,在管束外面放热,逐步凝结成水,汇集到凝汽器下部的热水井中,由凝结水泵抽出升压后进入低压加热器系统。
大型机组的凝汽器设计成方箱型,安装在汽轮机低压缸的底部,紧接低压缸的排汽口。
因为低压缸有两个排汽口,所以凝汽器也分为甲乙两侧。
汽轮机的排汽在凝汽器中凝结需要大量的冷却水,冷却水也称循环水,其供水方式有两种:一种为直流供水方式,也叫开式供水。
这种供水方式是用循环水泵直接向江河的上游取水,有循环水泵送入凝汽器,冷却水从凝汽器吸热后从凝汽器出水管排如江河的下游。
循环水泵一般安装在靠近水源的水泵房内。
4台300MVA机组循环水量每小时高达十多万吨。
另一种供水方式为循环供水方式,也叫闭式供水方式。
这种供水方式是在缺乏水源或水源离电厂较远时使用。
它必须有冷却塔、冷却水池、循环水泵等设施。
循环水泵从这些冷却设施的给水井中接水,在凝汽器中吸收排汽热量后,再送回冷却设施中。
利用水蒸发降温原理,使水降温后,再送入凝汽器循环使用。
冷却塔塔身较高,且做成双曲线形,起到通风筒的作用。
空汽从塔身下部进入,自然上升,有凝汽器出来的冷却水从冷却塔淋水装置的上部淋下,目的是增加水和空气接触的面积和时间。
冷却塔的下部是冷却水池。
3、低压加热器系统从凝汽器热井排出的凝结水称为主凝结水。
它首先被凝结水泵升压,经过深度除盐装置对水经行化学处理,然后进入轴封加热器,利用汽轮机的轴端漏气来加热,温度有所提高后,再依次流过四个低压加热器,主凝结水的温度不断提高,最后进入除氧器,由于主凝结水的压力较低,所以这里的加热器称为低压加热器。
低压加热器从外观上分为立式和卧式两种,被加热的主凝结水都是从进水管经进水室进入受热面管内,加热后从出水室流出。
加热蒸汽进入加热器后,在导向板的作用下反复从刷受热面,不断放出热量而凝结成水。
这种在加热器内由蒸汽凝结成的水称为疏水,疏水的出路有两种方式:一种叫逐级自流,即疏水自动由本级加热器流入到器侧压力较低的加热器或凝汽器中去;另一种疏水方式是采用疏水泵将疏水打入加热器的出口,将其与主凝结水混合。
深度除盐装置的作用是利用离子交换树枝对水进行进一步的化学处理,以提高水的品质。
300MVA机组的7,8号两个加热器合成在一起安装在凝汽器的内部。
低压加热设有旁路装置,这样在加热器故障时可将该加热器切除,主凝结水经旁路直接进入下一级,而不至于使机组停运。
4、给水除氧系统给水除氧系统的任务是:将主凝结水中的氧气和其它气体除掉,以免产生对设备的腐蚀,同时将主凝结水的压力和温度进一步提高。
来自低压加热器的主凝结水进入除氧器,在除氧器内进行除氧并加热后进入给水泵。
除氧器包括除氧头和除氧水箱两部分。
其中,除氧头为除氧和加热装置,水箱为储存除氧水的容器。
主凝结水从除氧头顶部进入除氧器,汽轮机的抽汽从除氧头的中部进入。
蒸汽将水加热到沸腾状态,水中溶解的气体就会溢出,溢出的气体从除氧头的排气管中排出。
除去气体的水落入水箱,再从水箱送入给水泵,给水泵的作用是为使给水获得更高的压力。
给水泵多采用圆筒型多级离心泵,其出口压力可高达20MPa,即200个大气压以上。
为防止给水泵可能产生汽蚀而损坏,大型机组均设置前置泵,从除氧水箱流出的水,先进入转速较低的前置泵,然后再进入主给水泵。
300MVA以上的机组经常运行的给水泵采用专门的小型汽轮机驱动,而备用泵采用电动机驱动。
对于200MVA及其以下机组的运行及备用给水泵,一般都采用电动机驱动。
因电动机转速不可调节,所以电动机与给水泵之间广泛采用液压耦合器来调节给水泵的转速,从而调节给水容量。
5、高压加热器系统来自给水泵的主给水依次流过三个高压加热器,将温度提高到260度左右,然后进入锅炉的省煤器。
这比将温度很低的凝结水直接进入锅炉可明显提高机组的效率。
高压加热器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等都与低压加热器相似。
只是因其被加热的主给水压力很高,故称为高压加热器。
高压加热器的疏水都是逐级自流,最后汇入除氧器。
高压加热器也设有旁路保护装置,当任何一台高压加热器的管系发生泄漏,只是加热器内水位超过极限值时,控制系统立即动作,关闭加热器进口水管,让给水经旁路直接进入锅炉。
此时不影响锅炉给水,机组仍可运行,只是经济性有所降低。
6、补充水系统机组运行中不可避免有汽水损失,因此,要不断向系统补充质量合格的水。
补充水必须经过一系列的处理才能保证其质量。
在化学水处理车间中,水首先经过澄清、过滤、除去杂质,在采用经过一系列离子交换器的处理,除掉水中的硬质盐类,成为合格的补充水。
为便于除氧,调节水量,补充水一般从细口的凝汽器或除氧器中补入。
四、电气设备在火力发电厂中,当汽轮机带动发电机的转子转动,并向转子提供励磁电流后,发电机就能发出电来。
为了将电能安全可靠的送入电网,发电厂通常是通过主变压器升高电压,再通过主母线、隔离开关、高压断路器、电流互感器等从输电线路送入电网。
发电厂电气设备按其作用不同,分为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
直接生产和输送电能的设备称为电气一次设备,如发电机、电力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电力互感器、避雷器、母线等。
发电厂电气二次设备则是对一次设备进行监视、控制和保护的设备,它对电厂安全可靠的运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下面从五个方面分别介绍电气设备的基本内容:1、发电机与电力变压器2、开关设备3、电力互感器4、电气主接线及配电装置5、电气二次设备1、发电机与电力变压器发电机是发电厂三大主机之一。
发电机由静止部分的定子和旋转部分的转子组成,旋转部分位于静止部分的中间。
发电机的定子包括定子铁心、定子绕组、基座、端盖、轴承等。
发电机定子铁心成圆筒形,又互相绝缘的硅钢片叠压而成,在铁心内部有放置线圈的槽,定子三相绕组按空间位置相差120度嵌放在定子的铁心槽内,槽口处用槽楔压紧。
槽楔下设有波纹板,可避免线圈震动和磨损。
大容量发电机定子绕组的每根铜线棒由两排空心线和实心线混合排列,在空心棒中通水冷却。
发电机转子包括转子铁心、转子绕组、滑环、互环、中心环等。
为适应汽轮发电机高速旋转,发电机的转子与轴锻成一体,转子铁心中还有两组对称的辐射槽,槽内安放转子绕组,槽中的绕组串联行成一对磁极,绕组两端的引出线引到滑环上。
转子的表面还有不同形式的通风沟,用与转子的通风冷却。
转子上的互环还有中心环用来保护转子绕组端部,防止因高速旋转造成绕组端部的移动。
发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当励磁系统提供的直流电通入转子线圈后转子就会产生磁场,由于转子是在不停地旋转,因此这个磁场便称为旋转磁场。
它和静止的定子线圈形成相对运动,相当于定子线圈做切割磁力线运动,由于磁极方向不断变化,和发电机定子三相绕组在空间位置相差120度。
所以,当转子旋转时,三相定子绕组中就会产生三相交流电动势,若外部接上负载,定子绕组就会有交流电流通过。
发电机发出的三相交流电由其定子引线端经三根封闭母线送到厂房外的主变压器。
根据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发电机要发出电能,必须有一套完整的励磁系统。
励磁系统有多种,这里介绍的励磁系统是由交流主励磁机、永磁式副励磁机、整流装置和自动调节可控硅整流装置组成。
主励磁机发出的交流电经硅整流后,通过发电机的电刷、滑环向转子绕组提供励磁电流。
而主励磁机的励磁电流又是由副励磁机经可控硅整流后供给的。
副励磁机的磁场由它本身的永磁体建立。
当把发电机的输出参数反馈到自动调节器后,整个励磁系统便构成了一个闭环的负反馈系统。
它能根据发电机运行工况自动调节励磁电流。
发电机的输出电压经主变压器升高电压后送入电网,发电厂的自身用电是将发电机输出电压经厂用变压器降低电压后供给。
主变和厂用变都成为电力变压器,它的功用一方面是变换电压,另一方面是传递功率。
变压器是按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铁心是变压器的磁路,绕组是变压器的电路。
铁心和绕组都装在充满变压器油的油箱中,变压器油可起到绝缘和散热的作用。
变压器油箱上装有油枕,它的作用是调节变压器油的油量和减少油受潮和氧化的程度。
变压器套管起到固定引线和保证引线的对地绝缘。
大容量发电机由于输出电流较大,它的出口母线都采用封闭母线。
封闭母线的导体用支柱绝缘子固定在外壳内,封闭的外壳可避免三相短路,提高供电可靠性,同时由于它的屏蔽作用,可大大减小导体的电动力。
2、开关设备发电厂正常运行时,电气设备的投入和退出、事故情况下电流的切除都是通过开关设备进行的。
开关设备主要有断路器和隔离开关。
户外式六氟化硫断路器,它由断路器本体及操纵机构组成。
其本体主要部件有:磁支柱、三连箱、均压电容和灭弧室等。
220kV六氟化硫断路器的两个灭弧室分别装在上端的两个磁套内。
断路器是串接在电路中的,上端两端的接线板分别与外电路相连。
断路器动静触头装在灭弧室内,断路器的接通与断开是受断路器的操纵机构控制的。
在操作操纵机构时,动触头会产生相应的动作,从而实现电路的接通与断开。
开端电路时,在触头之间产生的电弧将由压缩的六氟化硫气体吹灭。
断路器按灭弧介质的不同,常用的还有:少油断路器,空气断路器和真空断路器等。
隔离开关,起到隔离电源保证检修工作人员安全的作用。
隔离开关的动触头连在一折叠支架上,静触头连接在铝管母线上。
隔离开关还有其他形式。
3、电力互感器电力互感器的作用是将电路的高电压和大电流换成测量仪表、继电保护和控制装置等可用的100V低电压和5A或1A的小电流。
电力互感器包括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它们的工作原理与变压器相似。
高压互磁式电压互感器是将铁心和线圈安装在磁套内,它的原边与被测电路并联,它的副边与二次电气设备的电压线圈并联。
高压互磁式电流互感器的铁心和线圈也安装在磁套内,它的原边串联在被测电路中,副边与二次设备的电流线圈串联。
4、电气主接线及配电装置发电厂电气主接线是由一次电气设备相互连接构成的电气回路,它代表了电气部分主体结构。
电气主接线图是用规定的图形符号按一定的顺序表示全部的电气设备基本组成的单线接线图。
它作为电气运行和操作的依据。
为了保证供电可靠性和运行的灵活性,电气主接线常采用带有主母线的接线方式。
母线起着会集合分配电能的作用。
单母线接线方式接线简单,操作方便,但当母线及母线侧隔离开关故障时,将造成全厂停电。
为克服这一缺点,可采用分段断路器将母线分段,成为单母线分段方式,从而提高了可靠性。
将发电厂中所有一次设备及其辅助设备按照主接线要求用来接受和分配电能的电气装置称为配电装置。
按其电气设备安装地点不同,分为屋外和屋内配电装置。
屋外配电装置为了防止雷电波的入侵造成设备损坏安装有避雷;为了防止雷电直接击毁布置较高的电气设备配电装置四周设有避雷针;为防止输电线直接被雷击,在输电线上方设有避雷线。
5、电气二次设备发电厂电气二次设备都安装在控制室的控制屏和控制台上,它包括各种测量仪表、继电保护装置、监控设备、信号和各种自动装置。
各种表计可显示电气设备运行参数,电气设备运行状态可由光字牌、指示灯和音响显示。
高压断路器的开断和关合是由运行人员在控制屏上进行操作的。
控制室设有中央信号屏,所有事故信号和预告信号都有这里发出。
发电厂中提供给控制、信号、保护、自动装置的电源称为操作电源。
由于操作电源可靠性要求高,发电厂多数采用蓄电池作为操作电源。
200MVA以上的机组一般采用单元控制方式,即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的运行均在同一主控室内进行。
各个控制台包括报警屏,监测信号屏和操纵控制台等。
火力发电厂模型种类介绍:(一) 火力发电厂、机组类600MW机组火力发电厂整体模型 规格:1:100300MW机组火力发电厂整体模型 规格:1:100(二) 汽轮机类600MW凝汽式汽轮机模型 规格:1:10反动式汽轮机模型 规格:1:10LM2500燃气轮机模型 规格:L16000(三) 锅炉类引进型2008T/H控制循环汽包锅炉模型 规格:1:60 (哈锅)三台SHL10-1.3-A锅炉房立体布置模型 规格:2200*2000(四) 火力发电厂系统演示板火力发电厂生产过程灯光演示板 规格:1300*1600200MW机组发电厂全面性热力系统灯光演示板 规格:2700*2300(五) 电厂动力以及辅助设备类活塞式盘开弹簧安全阀模型 规格:1:5了解火力发电厂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