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崔曜 李雨恒开栏的话:随着重庆入秋,天气逐渐转冷,电力迎峰度冬工作拉开序幕。
即日起本报开设“迎峰度冬保供电”专栏,报道我市抢抓秋季检修黄金期,全面部署、精心谋划、明确目标,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和措施对电网设备进行集中整治、综合检修,迎接即将到来的冬季高峰。
10月22日,位于南岸区长嘉汇的10千伏开闭所,机器人正在进行巡检。
记者 李雨恒 摄10月22日,在位于南岸区长嘉汇朗峯小区地下车库的10千伏开闭所内,一个黄黑相间的巡检机器人在开闭所内来回穿梭,灵巧地避开障碍物。
在另一边,国网重庆市南供电公司南岸供电中心南坪配电运检班工作人员阎嘉华操作系统,通过调试前进速度、旋转速度等参数控制巡检机器人,调整机器人眼睛(摄像头)升降高度……10月22日,位于南岸区长嘉汇的10千伏开闭所,机器人正在进行巡检。
记者 李雨恒 摄“机器人巡检是实现‘零停电’的重要工具,我们不来开闭所的时候,它根据设定好的路线自动完成巡检。
”阎嘉华告诉记者,机器人来回巡检,可对开闭所里的温湿度、烟感、臭氧、空调等参数进行监测,第一时间发现隐患。
位于南岸区长嘉汇的10千伏开闭所,机器人在充电中。
记者 李雨恒 摄“这样一来,极大减少了我们发现、处理隐患的时间。
”阎嘉华解释说,“零停电”指的是即使出现故障,非故障区域供电恢复时间将由原来的46分钟降低至5秒钟,迎峰度冬期间该供电区域居民几乎感知不到停电,对市民的生活影响降到最低。
“即便发生故障,很快也能恢复。
”阎嘉华举例称,长嘉汇区域就有三个开闭所,15个配电房形成了一个网架结构,可以经由不同的电缆通道给开闭所供电。
“这就好比有三个电源,一个出故障了,另外两个负荷可以转移过来。
”位于南岸区长嘉汇的10千伏开闭所,工作人员对机器人进行调试。
记者 李雨恒 摄目前,“零停电”示范区北起朝天门长江大桥,南至石板坡长江大桥,从长嘉汇扩容至南滨路、江北嘴沿线等,覆盖约4.5平方公里,惠及两江四岸核心区约5.4万户居民。
“未来电网将自主进行停电研判、故障隔离、负荷转移,全面实现零停电。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相关负责人解释称,“好比两江四岸核心区是一条高速公路,未来所有的收费口形成一个环网,一个收费口有故障,秒级速度将后续车辆引导至其他正常运行的收费口,避免因某一条线路故障导致的大面积停电事件。
”